管理观察ManagementObserver总第547期第20期2014年7月中旬出版·29·随着军用车辆不断更新换代,新车型的技术综合性、复杂性不断增强,对维修保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探索新型车辆维修保障的特点和规律,构建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运行机制,对加速形成和提高新装备维修保障能力非常重要。如何全过程培养修理人员、全要素研究保障手段、全方位提高维修能力,是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1.着眼创新发展,扎实打牢新型军用车辆维修保障基础1.1加强装备保障理论研究结合新型车辆技术保障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新装备形成维修保障能力的内涵、要素、标准、方法和途径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努力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一是创新装备保障理论。更新装备维修保障观念,深入研究维修保障理论、内容、方法、机制、模式和管理等诸多课题,围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队装备保障需求,对新装备技术应用、维修器材储备和野战条件下的抢修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创新中实现装备保障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二是细化装备保障预案。结合部队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和野外化训练要求,按照“仗怎么打,新装备保障就怎么练”的原则,区分不同的作战背景、作战环境和作战样式,加紧研究与刘力伟(武警8630部队后勤部,天津300161)战法相配套的装备保障方式和手段、新装备自救互救和装备野战修理的特点和方法,并形成详尽的保障预案。三是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对新装备专业技术维修、训练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和配套维修器材不足的问题,不等不靠,立足现有设施、设备充分进行技术挖潜和改造,加大技术研究创新力度,积极组织人员研制、筹措维修必须的工具、备件、设备等,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维修水平。1.2加强维修保障人才培养新型车辆要尽快形成战斗力,维修保障人才是关键。目前,部队一些新装备科技含量高、配套资料少、维修人才短缺。因此,要按照“立足实际、着眼实战、信息主导、人才为先、系统建设、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强对新型军用车辆保障人才的培养。一是建立新型育人机制,加强新装备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岗位上练”的路子,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维修保障人才对新装备维修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借助地方、厂家和院校进行人才的多元化培养,不断为部队输送新装备维修保障人才。二是建立技术人才保留机制,加强人才的优化配置。建立维修保障人才库,并做好人员档案的充实和维护工作,在技术干部提升、士官选取方面对新装备人才进行重点倾斜,做好人才储备,防止人才流失。三是坚持按纲施训和依托部队自训努力提升维修人才能力素质。从本单位担负的新装备技术保障任摘要:研究探索新型军用车辆维修保障能力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提出通过打牢维修保障能力基础、建立健全新型军用车辆维修保障机制等措施,提高提高新型军用车辆维修保障能力。关键词:军用车辆维修保障能力4.结论城市俱乐部与高尔夫俱乐部的营销是会员制营销中的一部分。在城市俱乐部营销策略制定时,要想取得成功,如何培养顾客对本俱乐部的忠城至关重要,这需要会所从上到下做到从一而终,坚持不懈地坚守会所精神。参考文献:[1]肖建忠.会员制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2]熊定勋,谭受清.高尔夫营销[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7.[3]孙雷鸣.会员制营销在高尔夫球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姜延冬.我国会员制营销发展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政府与公共管理·30·务的特点和实战需要出发,把装备训练融入军事训练中。着眼于构建和规范新装备人才体系,广泛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结合部队实际把岗位练精兵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努力打造人才的良好平台。1.3加强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新型车辆的配套设施设备建设,要按照“系统、配套、规范、实用”的要求,整体规划、分批投入,挖潜改造、完善功能。一是抓设施配套。对部队原有配套设施,在“改建结合、以改为主”的前提下进行改建和调整利用,努力改善新装备库房管理条件,完善新装备库房和维修工房设施建设,使其适应新型车辆维修要求;对于无法通过改建达到使用要求的设施,应加大投入、科学规划,逐步配套完善修理工间、修理线,为装备的规范化维修提供可靠条件。二是抓机具设备配套。建立与修理任务相适应的维修设备工具、器材配套保障标准,采取请领、自购、自研、自制、改制等方法,积极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活动,走开上级统购、工厂求购、市场选购与自研自制相结合的保障路子,积极筹措、配齐新装备试修必需的各种修理检测机具和器材,为装备维修提供可靠手段。1.4加强技术资料配套建设根据新型车辆维修技术要求,一方面要收集整理好上级配发、随装配套及厂家和科研机构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装备使用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准确、及时搜集装备有关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修理检测的信息、数据和经验,并认真加以分析论证,通过理论预研与实修验证、逐项突破与整体合成、自主试修与协作攻关相结合的方法,完善、规范新装备修理工艺流程、装备维护保养规定、维修器材消耗标准和维修质量检验标准等配套技术资料,明确等级修理范围、维修器材消耗标准和战备器材配备标准,做到维护保养有规程、装备修理有规范、技术训练有教材,为装备的维修保障奠定技术基础2.着眼模式转变,建立健全新型军用车辆维修保障机制2.1建立装备技术攻关机制对于新型车辆的维修保障难题,应搞好总体筹划,优化整合现有维修资源,集中力量共同攻克技术难关。首先,应结合装备复杂程度、列装时间和分布范围等因素,认真研究、详尽制订技术攻关方案,从时间、人员、经费、器材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其次,应严格落实责任制,按装备型号和专业方向分别设立单装技术攻关课题组,明确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在具体攻关过程中,可采取以老带新、新老搭配的方式集体攻关,既培养和锻炼了年轻技术人员,又可将成熟的维修经验和做法传承发扬,有助于发挥集体智慧和建立一支年龄梯次配备、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队伍;对一些技术复杂的装备,积极构建装备生产厂家、科研单位、院校和部队“四位一体”的协作攻关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2制定维修器材储备标准对于部分新型车辆备件器材供应量较少或不及时,因装备技术保障标准不明确导致的维修器材盲目供应等问题,可借助新装备试修和执行战备训练任务的契机,探索新装备维修器材的消耗特点和规律,明确其储备和供应标准。突出重点、区分层次,既兼顾不同任务类型、区分不同行动规模合理确定保障需求,又突出可能担负的主要任务,根据装备不同类型、不同用途、不同性能区分档次进行重点储备,合理确定维修器材的最佳储备量和周转量,加大易损部件和关键部件的储备力度,使维修器材储备品种配套、功能互补、规模适度、满足急需,充分发挥经费、物资和技术的最大效能。2.3拓宽维修器材供应渠道采取“超前计划、军民结合”的方法,拓宽维修器材筹措渠道,确保按实保障、按需供应。建立器材供应保障中心,常用、易损器材要及时向上级申请补充,与生产厂家、装备器材定点采购单位建立紧缺器材筹供合作体系,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维修器材筹措供应体系。对部分军地通用的维修器材,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技术优势,直接到地方采购,走军民一体化保障的路子;对部分急需的专用维修器材,可直接到生产厂家购置,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保证维修器材供应的及时有效。2.4创新军用车辆维修保障训练机制加强训练机制建设是促进训练落实的有效途径。一是进一步明确军车装备训练管理机制。具体区分和明确后勤专业保障部门对军车装备训练、工作的职责范围,坚持按职尽责、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严格的责任制约束和规范新型装备训练。二是建立区域协作训练机制。统一调配训练资源,对新型车辆训练信息资源共享,大型综合训练场地设施统管共用,实现区域内车辆装备训练资源的合力配置、优势互补、联合保障。三是完善后勤装备训练考评机制。坚持训考分离、按岗施考,突出实战化、检验性和对抗式考核,准备评估训练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以考促训。四是建立车辆装备训练奖惩机制。把车辆装备训练绩效作为衡量和检验训练质量的主要指标,使之成为本单位、本部门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应明确规定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车辆装备保障训练不落实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增强车辆装备保障训练的责任感、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