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观察ManagementObserver总第624期第25期2016年9月上旬出版·98·姁自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开始,愈演愈烈的生态灾难威胁到大自然和人类生存,文学批评开始直面破坏严重并且还在不断恶化的生态现实,以“生态中心主义”的生存范式为导向,对生态危机做出综合回应,生态批评主义随之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潮。1974年,美国学者密克尔在他的著作《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研究》中首次提到文学创作与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影响以及其在人类的福祉和人类的幸存中所发挥的作用。密克尔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探讨文学所揭示的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要细致并真诚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996年,生态旗手劳伦斯•布伊尔教授对生态批评下定义为:“在献身环境运动实践的精神指引下的对文学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他将研究内容聚焦于环境正义,深入到思想文化和社会层面,强化了公众对地球命运的关切,对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对环境非正义的耻辱感,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和发展政策。基于欧美学者的理论研究,我国已有很多学者结合自身国情,为构建我国生态批评理论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生态批评理论大概于二十世纪90年代正式传入中国,继而成为我国文学批评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张艳梅在《生态批评》一书中认为生态批评要求把视野投向被忽略的自然生态,把文学放回整体的世界中,借助文学文本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在书面文学领域已对生态批评理论作了细致广泛的研究,而对其在视觉文学中的应用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并且以往的生态批评研究多注重“生态批评”定义的探讨以及绿色生态文艺的研究分析,有关海洋——蓝色生态文本的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本文主要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指导探析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媒介传达的海洋生态理念,以及其对海洋生态文化传播的意义与价值。随着社会各界对海洋生态的日益重视,人们对海洋生态现状的了解日趋深入,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等媒体资源不断地被引入海洋生态文化传播的环节,电影便是其中之一。利用电影资源传播海洋生态文化能创造真实生动的场景,让观影者切实感受到人类给海洋生态带来的一些灾难性后果,如多种海洋生物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对海洋生态带来不可逆的破坏等。电影作为结合视听说三方面的多媒体资料,与传统的纸质或图画材料相比具有立体化、生动化并能够再现真实生活场景的特殊优势。作为一种高级语言材料,电影能够将书面材料中难以还原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在传播海洋文化方面,带有海洋文化的电影资源既可以传播世界海洋生态,是观影者·99·中国公共管理更深刻了解海洋文化,也可运用不同海洋生态状态的比较、人物角色对海洋的行为态度的转变对比将强观影者对海洋文化多角度、立体化的感悟与反思。电影资源中对政治经济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中西方文化、道德观念的呈现在社会上已引起不小的反响。因此,对含有海洋文化元素的影像资源的应用,将是未来世界海洋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以自然主宰者的身份大量掠夺甚至破坏自然资源,引发层出不穷的生态危机,归根结底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的自我角色定位发生了根本性错误。据调查显示,生活在地中海的僧海豹,由于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以及渔民的大量捕杀,目前仅存500只,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生态批评理论要求解构人类中心主义,不把任何一个自然群体作为中心,而是把自然生态看作一个整体。电影文本可以在拍摄对象和场景的选择上将人类与海洋生物视为大自然中平等的角色,以淡化人类凌驾于其他生物的理念,使情感表达的基线更为平等切实。例如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在拍摄电影《海洋》时,将镜头中的海洋生物看作人物、角色,捕捉他们的目光、甚至表情,以及每一个动作。这部电影中第一个亮相的动物海鬣蜥既能以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引起观众的注意,也兼具着暗示海洋随时代演变的含义。因为这种生物的寄居地远离人类活动中心,它们才没有对人类产生一种抵触害怕的心理。在那样的一个生态情景中,人类和海鬣蜥是自然界中两个平等的物种,他们之间没有阶级性。这种角色的设定方式更有利于宣扬环境正义,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促进海洋生态理念的传播。《海洋》上映后,诸多网友在网站、论坛上发表影评,呼吁社会公众对海洋生态的重视。有很多国内观众表示电影中美丽的画面让他们连片尾部分都不愿意错过。观众之间口耳相传,能够使电影名声大噪。人们在观影后表示其要在生活中形成海洋责任感,不食用珍稀海洋动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也表明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在海洋生态文化的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生态批评主义的“生态”强调整体性和互动性。电影在对角色的故事性叙述以及前后风格的切换、情节的演进上展示海洋与人类的关系,给观众呈现一个整体的海洋生态图,传达人与海洋有机统一的生存状态。电影在风格的选取以运用上能够更加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人类与海洋关系,揭露人类对海洋生态施予的恶劣举措,引起观众、甚至整个社会的深思。以揭露日本海豚湾渔民大肆屠杀海豚的电影《海豚湾》为例,电影镜头聚焦于渔民屠杀海豚的残忍血腥的画面,给观众带来剧烈的视觉冲击。海豚湾渔民对海豚的杀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海洋动物的濒危。这种直观的艺术表达方式让观众直面悲惨的现实,反思人类与海洋的利害关系。人类与海洋都是大自然生态的一部分,都是构成地球生态整体的重要组成因素。大量的史学材料和文学作品表明,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发生着演变,经历了由惧海到赞海,又到斗海、乐海和探海,最后到亲海的过程。电影通过拍摄创造颇具视觉冲击的画面,利用风格与现实的反差效果,来加深影片的渲染力,以此强调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物种应与海洋这个生态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来维持地球生态的整体性。其次,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与海洋之间的互动是严整有序的。人类可以从海洋中获取资源,但是不可以肆无忌惮,而应取之有度。以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电影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即在人类日益频繁的作业下的海洋是否与我们意识中的广阔水体重合?纪录片能够用旁白来促进观众的情感发展。这些为数不多的语句恰到好处的安插在电影情节的演进过程中,辅助镜头画面。如电影《海洋》中“地球不属于我们,必须由万物共享。只有这样才有希望,物种多元化是人类存活的必备条件......”叙事性的电影如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通过人物的台词,如“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来引发观影者的共鸣,让观影者意识到保护地球环境、海洋生态的重要性要远高于人类对物质的极端追求。这些文字强有力地渲染了自然关怀,宣扬了环境正义,引发了社会关怀。除此之外,电影中的配乐能够辅佐画面传达海洋生态图景。如电影《海洋》通过配乐结合各个故事性的片段刻画了海洋生物栩栩如生的生活状态,向观众展示了海洋作为一个生态体的魅力。来自于大自然的和声与管弦乐相互交织代表了海洋与人类相濡以沫的亲密,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涤化影片主旨。海洋生态电影能够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展·100·中国公共管理示全球化进程与生态保护地关系和冲突,强化公众对海洋命运的关切,对海洋生态的使命感,对海洋非正义行为的耻辱感。电影是一门将文学戏剧、音乐、摄影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相较于其他媒体,电影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组接技巧在艺术表现力上更具独特的优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甚至还在潜移默化中作用着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电影业是文化传媒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人民币。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飙升到217.69亿元。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电影的主题越来越多聚焦于环境问题。近年来中外电影界出现了一些以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如法国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海洋》,路易•西霍尤斯执导的《海豚湾》,以及今年春节档大热的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等。电影作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更具直观性和受众性。电影市场的拓展有利于海洋文化在公众层面地传播。当今社会发展下的海洋世界正面临着多种海洋生物濒临灭绝的窘境,而这一社会根源正是人类缺乏对海洋生态的认识和理解。而电影能够以视觉文本向人类展示海洋世界,让人类更好的认清目前的海洋形势,重审自己的行为,清理肆无忌惮破坏海洋生态的社会陋习。同时,它们成功的票房纪录在昭示其在商业上的成功之外,也表明了海洋生态意识传播的高效性。如《海洋》共耗资7500万美元,但依然实现赢利。它在美国、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获得了票房成功。有很多观众将《海洋》作为一部科教片,带着小孩一起了解海洋这个生态体。《美人鱼》在中国创下了三十多亿的高票房纪录。诸多观影者在采访中表示其能够感受到欢乐表象下对海洋生态的深切悲伤。它们的成功意味着影片所蕴含的海洋生态意识在人类社会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并且这种意识是为人们所接受的。这种非强制性的人文关怀相较于其他规章政策更具社会教育意义,并且能够起到世代传承的作用。老一代人对海洋的认知与情感因为他们自身的经历被定义成不同的版本,但是他们对海洋生态的关切和保护却是一致的。而海洋对于新一代人而言是神秘未知的,这种生态文化的代际传承中体现的自然关怀和社会关怀必将延续下去。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指导来解构海洋生态电影中批判的人类中心主义,昭示生态的整体性和互动性,阐述了环保电影肩负的社会教育与传承意义。近年来各类社会媒体将蓝色生态批评与电影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海洋生态文化的传播。除此之外,网络媒体也是极具潜力的优势平台,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深入传播海洋生态文化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