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注意各种题型本章考材料分析和简答题的可能性大。2010年考10分以上。2011年考材料分析15分(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考纲要求(1)教师劳动的特点(2)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4)学生的特点(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6)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教师劳动的特点选择、填空的可能性较大1.复杂性工作对象是人,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复杂。所以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2.创造性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必须融入最新的现代化知识,使知识学习具有新鲜感。同时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而且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一、教师劳动的特点3.示范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主体化及其与教育结果的一致性决定的。4.长期性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教师劳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5.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测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发挥在课堂内的作用,而且要走出校门,协调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二、教师的素养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具体来说就是:(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不同的书和学者表述不同,以上的依据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二、教师的素养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二、教师的素养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质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教师的人格素养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三、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简答或材料分析)1.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职业角色的变化(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即是“行动研究”。(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想作用。(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要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三、新课改背景教师观2.强调教师行为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二、学生(一)学生的特点学生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指儿童和青少年。1.学生是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人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具有自我意识3.学生是具有明显发展特征的人4.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二、学生(二)根据学生特点施教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要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2.承认学生独立性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也承认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多途性、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发展结果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对自己受教育的过程进行调控。提高学生自我意识。3.学生发展的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教学中要创设活动情境、活动机会促进学生发展。4.教学中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二、学生(三)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二、学生4.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学生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经历,建立起他与生活世界的意义关系。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课程和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5.学生是文化中的人学生是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人,也是文化传承的主体。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文化背景,要赋予学生人文关怀和文化熏陶。6.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他们的思想、言行都带有时代的印痕。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时刻考虑学生的时代特征以及时代对学生的心要求。三、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填空)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关于师生关系,有两种对立的观点(选择)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有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苏联的凯洛夫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美国的杜威三、师生关系(二)师生关系的意义(2011年已经考材料分析,了解)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互不关心,双边活动就难以进行。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三、师生关系(三)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2.民主平等作为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交知心朋友。3.教学相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4.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表现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谐人际关系。三、师生关系(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简答、材料分析)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既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人。第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第三,要发扬教育民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能以“权威”自居。第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三、师生关系(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目的,也是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三、师生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练习1.()是公民权利中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A选举权B被选举权C人身权D受教育权2.未成年人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主要有。A人身权B受教育权C名誉权、人格尊严权D人身权和受教育权3.教师的教育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A交往能力B管理能力C研究能力D学习能力4.“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这句话隐喻了学生的学习具有()。A主体性B客体性C被动性D强制性5.论述题:某中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以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作为是否进入下一环节的依据,而对于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同学的学习状况关注不够。一次数学课,班上成绩较差的A同学说:“老师,那道题目我不懂,你能不能再讲一下?”老师一听,冷冷地说:“上课不认真听,再讲一百遍也没有用。回去自己思考去。”而且这所中学的体育课、音乐课经常被语文课和数学课和外语课取代。请运用师生关系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