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说课人:宣小丽《囚绿记》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陆蠡的《囚绿记》,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说课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地位:《囚绿记》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咏物抒情的散文。作用: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提升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课标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散文有一定得了解但是没有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更是不甚了解。培养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获得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能力。学情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快速浏览文本,提取重要信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圈点、品位关键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出来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民族抗敌精神的歌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圈点批注这一传统而又有效的读书方法。•教学难点:透过绿的特点深入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引导在绿的象征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讨论探究法体验式教学法依据: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赞可夫教法和学法圈点批注法探究问题法依据:“授人以鱼,仅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将受用一生”。达尔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过程囚绿记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品析标题,把握内容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四、小组合作,探究主题五、课外拓展,完善自我美文导入法,由绿做为切入口导入课文,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在不同环境下的绿的特色,激发学生情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回顾《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两文标题与文章的关系,分析标题对理解全文的作用。分析“囚绿记”所包含的相关信息。二、品析标题,把握内容听配乐范读,思考问题:1、标题中的“绿”是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囚绿”的初衷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2、课文那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圈点——筛选信息——总结概括——展示成果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写作思路寻绿(1~4)赏绿(5~7)囚绿(8~12)放绿(13)怀绿(14)1、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那一段或那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一下好好品味。四、小组合作,探究主题2、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三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①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②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板书设计:蓬勃固执向阳绿•③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板书设计:蓬勃固执向阳绿象征向往光明、自由生命、希望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主旨归纳•作者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通过赞美窗前一株永向光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坚强的人往往都能像“常春藤”一样,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大家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囚”或“被囚”的经历或者体验呢?或者在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常春藤”。可以互相讨论一下。五、课外拓展、完善自我课堂小结囚绿记告诉我们: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凋落,我们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这才是顽强不屈的中国人应有的气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