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文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兰陵地望徐州,星野奎娄。今天的兰陵是为苍山县南部重镇,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处两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县市区(临沂市苍山县、江苏省邳州市、枣庄市峄城区、枣庄市台儿庄区)交汇地带,全镇辖114个行政村,11.2万人,总面积135.41平方千米。夏商时属徐州之地。周时属鲁国之地。春秋时,鲁国在此设次室邑。战国中期,先入吴国势力范围,后入越国管辖,再后并入楚国版图,改次室为兰陵,并设兰陵县。是因其地四周丘陵上遍植萃取青色颜料的兰草而得名。荀子《劝学》篇有“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之句为证。公元前255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应楚相春申君之邀,先后两任兰陵令十七年。秦初属薛郡,后属郯郡。汉、晋时为徐州刺史部东海郡兰陵县治所。唐时先属鄫州后属沂州之地。北宋时属京东路济南府沂州之地。金时属山东东路沂州之地。元时属益都路沂州之地。明时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沂州之地(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此时沂州治所西南有罗藤镇巡检司,罗藤在今兰陵镇西10千米)。清时为沂州兰山县兰陵乡。民国时为临沂县八区。1948年,人民政权新置兰陵县,其治所在今台儿庄。1953年,兰陵县撤销,兰陵并入苍山县,为十六区。1957年改区为乡。1959年改为兰陵人民公社,1984年置兰陵镇至今。劝学圣地书香兰陵兰陵于官庄遗址属北辛文化系列,距今7000余年。黄帝时,大发明家仓颉在兰陵创造文字,距今约4700年。春秋时,鲁国执政大夫季孙行父在此设次室邑。季孙行父去世后归葬文峰山,谥号“文”,故后人又尊称之为季文子。从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鲁国执政33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他虽大权在握,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忠贞守节,一心安社稷,有廉楷模之称。他在兰陵推行经济改革,变“井田制”为“初税亩”,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顺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拉开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的大幕。史书上称季文子“三思而行”,季羡林老先生谈及此事时,曾深情地说老祖宗三思行,我是十思而行呀。有寿圣之称的高柴曾在此讲学,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荀子(约前313年-前230年),战国晚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百家争鸣的总结者、先秦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约从前255年起两任兰陵令(兰陵即今天的苍山县兰陵镇),著书立说,传经授徒,终老兰陵,长眠兰陵。有了阳光的播洒,大地才有了温暖和光明;有了人造卫星的导航,巨轮才会在茫茫大海上破浪前行;有了哲人思想的辉映,历史的天空才有了璀璨的群星;有了荀子的眷恋,兰陵才有了冠绝今古的美名。荀子的到来,开启了秦汉之际以兰陵为中心的连绵百年而不衰的培育传播文化、激扬文明、治国安邦的人才教育基地。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李斯、韩非、浮丘伯、张苍、贾谊、萧望之、匡衡等人,在秦汉时期,有的成为治世名臣,有的成为传经大儒。他思想中先进而积极的成分,不仅影响了那个时代,并持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刘向称赞说:“兰陵多学,盖以荀卿”。清代汪中认为:“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传之,其揆一也。”谭嗣同说: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梁启超指出:“两千年政治,既皆出于荀子矣,而所谓学术者,不外汉学、宋学两大派,而其实皆出于荀子,然则两千年来,只能谓之荀学世界,不能谓之礼学世界也”;章太炎认为荀子学过孔子,推荀子为后圣。荀子的精神气质基因已牢牢镶嵌在兰陵大地之上,形成成了“襟怀坦荡,敢爱敢恨,坚韧不拔,朴实仁厚,勤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兰陵气质、兰陵性格、兰陵精神。西汉宣帝时,兰陵人太子太傅疏广、太子少傅疏受功成身退,为后世留下“摞铜散金”的动人传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成为树立正确金钱观的至理名言。《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孟喜,受汉宣帝遗诏辅政的重要大臣萧望之,汉元帝成帝时丞相匡衡,东汉光武帝时谏议大夫王良,皆出自兰陵。魏晋南北朝时,兰陵代涌人杰,光耀九州,西晋文学家束皙、魏文学家缪袭,均有作品传世。兰陵萧氏家族随晋室南渡后,为南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齐梁二代开国皇帝萧道成、萧衍,编纂《文选》的萧统,撰《南齐书》的萧子显等,皆在文学上见树颇多,有“萧家子弟多才俊”之称。唐时有兰陵萧氏传人,科举进士对策第一的著名散文家、诗人萧颖士。元末明初有著名戏曲作家贾仲明寄寓兰陵,写有杂剧16种。《太和正音谱》说:“贾仲明之词如锦帷琼筵。”他曾为钟嗣成《录鬼簿》中所载从关汉卿到高安道的82人撰写了《凌波仙》曲,以示凭吊,曲词中对这些作家的性格才具、生平经历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和线索。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奇人兰陵笑笑生撰写文学巨著、“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开文人独立创作长篇小说之先河。光绪甲午(1898)进士王思衍(1866—1938),兰陵插柳口村(今兰陵镇岔路口村)人,近代著名书法家,官至刑部主事,对书法、丹青、诗文、金石、篆刻等艺术深有造诣。王思玷的学生陈允升(1892-1977),为现代著名书法家,今罗庄区西高都镇常旺村人,现今临沂书法名家多出其门下。“五四”时期,兰陵人王思璞三读《资本论》,在外学成后毅然回到故乡,与王松和倡新风,办新学,哺育后昆。抗战时期,鲁南苏北一带国共两党的优秀人物中都有他的学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兰陵人王思玷(1895—1926,王思璞之二弟)任教于以王松和为校长的兰陵区立第一高等小学,任教期4年间先后在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风雨之下》、《偏枯》等七篇作品,被茅盾先生誉为“午夜慧星”。郭仲选(1919—2008),兰陵坊前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其书法以“雄浑凝练、宏丽博大”之风格饮誉西子湖畔。王鸿祯(1916—2010),兰陵卞庄人,著名古地质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鼎钧(1925—),兰陵人,现代著名散文家,其作品在台湾及欧美华人圈内影响甚大。积淀丰厚魅力兰陵兰陵历史上多为郡、县治所,从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来看,故城始建于东周。1988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正值兰陵镇整修地面,下挖80公分,多见灰土及东周简瓦遗物,故城南墙基址暴露,明显处宽约30米,板筑厚9—10厘米,呈现出东周至汉的特征。历史上,故城多次维修扩建,从秦皇汉魏晋至南北朝,城邑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城四垣已扩展到温岭(今兰陵镇驻地西南1000米)。宋元以来,兰陵历经兵燹,屡遭摧残,已近荒废,但城垣犹存,光绪年间刊行的《峄县志》载:“县东50里,古鲁之次室邑,城枕陵前,泇水绕其东,形势极壮,今县虽废,犹为巨镇,造酒尤甲一方。”从出土文物实地调查看,兰陵故城中心似在兰陵美酒厂附近十字路口。故城为长方形,土筑,分内、外城,东西有护城河,外城及护城河湮没淤塞成耕地。现存内城遗址东西宽885米,南北长1980米,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墙基宽约30米。故城四面原设有城门,北门为“文峰映秀”,南门为“衢通淮徐”,东门“东海镜清”,西门“逵达邹鲁”,清代四门前均立有过街牌坊,牌坊造型轩昂,雕刻精美,集中国吉祥文化一于体,似大雅之乐,如君子之仪,灿然民族瑰宝矣。兰陵农业经济开发较早,儒学渊源深厚,秦汉时期已经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元以前保持着“逵达邹鲁”、“衢通淮徐”的繁荣局面。大量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兰陵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东周时期以陶器(标本杯、豆盘等)为主。秦汉时期以铸钱、酿酒、制陶作坊遗址为主。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时,群众在挖土建房时发现多件“质蚁鼻钱”钱范,伴有大量的蚁鼻钱出土。1992年故城南部酒厂扩建厂房时,工程建设工地出土两件汉代青铜五铢钱范,同时出土大量的五铢钱。兰陵小仲村萧望之墓出土的陶楼铸造精美,再现了汉时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兰陵故城北面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刻,画面气势恢宏、雕刻精美,画面描绘了车马出行、乐舞场景,反映了汉时兰陵绘画、艺术等发展的状况。现今兰陵镇境内出土了汉时的铁制农业工具,反映了汉代兰陵农业繁荣发展的状况。兰陵酒历史可上溯到夏商时代,甲骨文中的“鬯其洒”就是兰陵酒的前身,解放后故城西修路时发现大量的商代陶质酒杯,后在别处陆续出土周、汉时期陶质酒杯,1999年临沂市博物馆举办的“临沂文物考古重大成果展”,展出了两件兰陵故城出土的汉代陶质酒杯,引起省、市文物考古专家的关注。1995年徐州狮子汉王陵出土两坛印有“兰陵氶印”的陶质器皿内装兰陵酒,飘香依旧,印证兰陵美酒历史之悠久。故城内还发现瓦砾、石堆多处,这是古老的建筑倾圮后留下的痕迹,另外还发现古代城邑生活设施水道、水井多处。佛教传入中国后,兰陵也大兴寺庙,现东北隅还保留着北大寺遗迹,是为王思玷先生小说《偏枯》主题象征物选材之处。据《临沂县志》记载,兰陵故城建有三皇庙、城隍庙等祭祀建筑群。近年来,通过调查、勘探,发现故城东南4里处丘陵地带密集分布着战国至汉的墓葬群。1995年抢救发掘宝鼓墩汉墓,1999年抢救发掘马屯汉墓,出土陶器、漆器、青铜器、玉器、木器、印章、古钱币等一批文物。2008年6—7月,山东省考古发掘队对兰陵金山古墓进行抢救挖掘,该墓位于兰陵古城东4公里处的金山东侧,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墓道长40余米,墓口发现祭祀用的小型建筑遗址,由于该墓历史上多次被盗,仍发现较为丰富的遗物,即有陶器、漆木器、青铜器等70余件套,其中龙纹金属师饰件等5件(组)被专家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木俑等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其地上建筑考古价值极高,在山东省首次发现。这些文物古迹都反映了兰陵古镇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今兰陵镇驻地西北新兴镇王楼村有人祖庙遗址。今兰陵镇驻地北10千米处有建于夏代的少康之子曲烈封地——鄫(缯)国故城遗址,是为中华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今兰陵镇驻地北10千米处为春秋时鲁国执政大夫季孙行父的长眠之地——文峰山,有季文子庙遗址。今兰陵镇驻地北2千米处有孔子弟子高柴墓遗址。此处同为宋代运盐河遗址所在地,旧时有“五路三港口,河南都纲寺”之说。今兰陵镇驻地东南2千米处为山东省重点保护单位——建于战国晚期的荀子墓遗址。据《临沂县志》记载,明代弘治年间沂州府知州孙昌曾在兰陵故城内建荀子庙一座。今兰陵镇驻地东北4千米处作字沟村有仓颉庙(也称苍颉,亦尊称苍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造字者)遗址。今兰陵镇驻地东北6千米处金楼村有青草堰遗址,为《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墓所在地。今兰陵镇驻地北3千米处造律头村有邱颖祠遗址(邱颖,民间传说中法律条文的创始人)。今兰陵镇驻地北2千米处有汉代太子太傅萧望之墓遗址。今兰陵镇驻地西北15千米枣庄峄城区萝藤村处有汉代二疏城遗址,据《临沂县志》记载,明代弘治年间沂州府副使赵鹤龄曾建二疏祠,明嘉靖年间沂州佥事李士元重修。今兰陵镇驻地东北5千米处兴明乡坊前村有元代沂州府兵马元帅胡义坟茔遗址。当时宋、金、元三方混战,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胡义自发组织民团护土保家,归者有数万之众。今兰陵镇驻地北6千米有解放战争时期鲁南大捷主战场糖稀湖大战遗址。陈毅元帅有诗赞曰:“快速部队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快速部队今已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梦牵魂绕深情兰陵在鲁穆公(前407-前376年在位)时代,次室邑还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忧国忧民的女性预言家——次室女,又叫漆室女。有一天,次室女倚柱长叹一声说到:“君主已经年老了,太子却很幼小。”邻家一妇人听了笑话她是多管闲事。次室女听后说到:“人老了必然愚钝,年幼必然不会治理国家,现在愚钝和无知碰在了一起,祸乱还会远吗?”没出三年,鲁国果真天下大乱,齐国﹑楚国先后侵之,百姓从此不得安宁。汉代刘向用《诗》经上的话称赞次室女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荀子任兰陵令后,通过十数年的精心治理,兰陵成为一个政令通达、礼仪分明、法制畅行、百姓安居乐业、军力雄厚、攻守兼备的边境重镇,在楚人心中兰陵就是君子之地。从此,兰陵随着楚国的脚步,传遍了神州大地,随着秦汉的脚步走遍了世界各地。自孔子、屈原以来,各代文人雅士多以兰来抒情言志者,他们以兰喻人,以君子、志士仁人比德于兰,兰花

1 / 8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