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十章产业结构的演进本章在系统阐述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基础上,讨论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产业结构合理化及其基准、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竞争力是描述产业结构状况的重要方面,本章从理论上阐述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与理论基础,并以中国为例,讨论产业结构与提升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一节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产业结构会发生有规律的演进,根据不同的角度和实际需要,本节从四个方面讨论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一、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产业结构(IndustrialStructure)这一经济范畴,从经济学发展史上考察,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新概念。当时日本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中,是用产业结构一词来概括产业之间的关系的。产业结构的涵义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理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产业结构理论是指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理论,其中包括以研究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为宗旨的“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和以研究产业之间投入产出联系为宗旨的“产业联系理论”;而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中还包括研究产业内的企业间关系的“产业组织理论”。例如,“产业组织理论”的创始人贝恩(J.S.Bain),在1966年出版的《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InternationalDifferencesinIndustrialStructure)一书中所说的“产业结构”(industrialstructure),并非指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而是指产业内企业间关系。但他自己在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一书中,就已经把产业内的企业间关系用“产业组织”的概念来概括了。到20世纪60年代产业结构的含义仍未达成共识,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某个产业内部的企业间关系,也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还有的把产业结构视为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一般而言,产业结构有三种含义:第一,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指国民经济中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生产联系和241比例关系。如工业内部原料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主要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本章所称的产业结构是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次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技术创新、人口规模、经济体制、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基本制约因素。(一)知识与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1.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产业部门的诞生。按照一般的划分,人类社会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机器工业代替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生产力发生了质的突破。纺织工业的兴起,运输业的跃进(轮船和火车),钢铁和机械工业的崛起等都是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在农业方面,人们开始用蒸汽泵大量地灌溉农田,并用它来推动石磨加工农产品,农业生产机械化开始起步。人类的能源结构从以木柴为主转向以煤炭为主,工业动力由以人力、水力、风力为主演进到以蒸汽动力为主。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生产力再次跃升。在内燃机技术基础上建立了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电力工业崛起(发电、输电、配电系统),“弱电”工业产生(“弱电”技术出现,相应产生了电讯业、广播业等)。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工业生产进一步集中化,垄断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泰勒制”,形成了生产流水线等。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高分子合成技术及空间技术等为标志。原子能技术出现,带动一大批生产和应用原子能工业的崛起,其中有与原子能相关的机械设备、材料、燃料等工业;高分子合成技术引致塑料、橡胶、纤维、合金材料工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众所周242知,人类拥有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崭新的生产手段,大大节省了人的体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的脑力,使人们能用“电脑”代替各种重复性的脑力劳动,这是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计算机技术发展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使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得以普遍建立,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了主导产业。显而易见,这次技术革命带来了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第四次技术革命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通常也称为新技术革命,以生物工程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材料技术(如纳米技术)等为主要标志,这次新技术革命仍在展开之中,对其具体内容目前仍然说法不一。近20年来,高新技术的涌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网络技术和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将对各次产业的发展起日益重要的作用。技术革命促成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纺织工业基本上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工、钢铁等产业群则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产业,如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知识技术密集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动,而且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2.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技术创新过程是科学研究形成新的发明,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市场营销等环节构成的。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量。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古老的农业而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农业科技在形成自己完整体系的同时,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不断向农业科学渗透、交融,从而形成许多新的交叉点,拓宽了农业生产领域,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例如,温室栽培技术、滴水灌溉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等都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计算机工业的发展,不论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技术创新,近二三十年来,都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科学技术243方面的重大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大。(二)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经济最早在寒带地区和沿海地区得到发展,当今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印证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而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以及重工业的结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的产业结构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的产业结构差异十分显著。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中,确实受惠于其国内的自然资源禀赋。但自然资源禀赋决不是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国家经济落后,自然资源条件差的国家经济发达,自然资源条件相同的国家经济发展差别很大,说明了这一点。因而,自然资源的拥有状况往往并不被一些经济学家视作一国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条件。一些被普遍认为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或地区也以其不同的方式或途径走上了工业化发展与结构转换的道路,如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特别是日本这样自然资源奇缺的国家却在30年时间里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前列,虽然它因其它原因正经历着长达10年的困难时期。20世纪初开始,阿根廷跻身于世界上的高收入国家,其生活水平当时远远高于意大利,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更是如此。尽管阿根廷拥有世界上最高产的土地和大量矿产,但近年来阿根廷的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从一个侧面说明拥有大量自然资源并不能保证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许多原来难以采掘的资源得到开发,并能开展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天然原料;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缓解自然资源对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从纵向发展过程看,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可能越大。当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被制造业所取代,从而完成了起飞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时,它的作用与影响会趋于减小。(三)需求结构244需求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每一种价格时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或劳务,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哪一个都不能成为需求。而总需求(aggregatedemand)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包括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的总和,也可能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在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之前,经济学家所信奉的是“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理,但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现实彻底否定了萨伊定理,经济学中发生了以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凯恩斯革命。人们对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对一国经济增长、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影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从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看,个人消费结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结构、净出口等因素的变动均对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指出的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与过剩经济条件下,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居民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差距决定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层次,决定是否会产生排浪式消费,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中国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近30年居民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对产业结构升级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消费倾向理论表明,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而出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现象,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启动以及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部门逐步增加的基本因素。由于需要具有引导生产的作用,因而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需求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在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人们的生活处于温饱水平,对吃穿所需的产品需求占主导地位,同时居民储蓄较少,无力发展资本集约型产业。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需求结构的重点从必需品转向非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这种变化拉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物品的生产也迅速增加。因而,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中心的生产转向使用工业原料的以设备、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同时,在这一阶段,农业、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超过它们自身需要的过剩资金和劳动力,使资源向非必需品生产的转移成为可能。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阶段,物质产品已相当丰富,人们消费选择的余地大为扩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需求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为了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日245渐由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取代。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过程中原来的单品种、大批量的硬性生产流水线向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的柔性生产线的转变成为现实。目前出现的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完全可以使同一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在样式、颜色、品种等方面有所区别,从而使得企业的产品能够适应与满足市场上不断变化的多样性的需求。同时售前售后服务空前发展,促使以信息咨询业等为中心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