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第一讲绪论1.历史的范畴历史认识≠历史自然的历史(以时间为考量单位)人类的历史当人类有自我意识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历史;对历史的记载是有选择的人类发现自然的历史各类专门史以自然变迁为核心的历史以人类活动为核心的历史以学科发展为核心的历史历史学自身的历史中国传统史学的门类正史类:二十四史以及围绕二十四史展开的作品以人物为叙述中心编年类(代表作品:汉纪、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线索纪事本末类(代表:通鉴纪事本末)以事件为历史叙述中心别史类(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逸周书》、《东观汉记》、《通志》、《东都事略》、《契丹国志》等)杂史类(事系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一事之始末,非一代之全编;或但述一时之见闻,只一家只私记。《国语》、《战国策》、《贞观政要》)诏令奏议类(《包孝肃奏议》、圣谕、圣训)传记类(《晏子春秋》、《列女传》群体传记(刘向)、《名臣琬琰碑传集》行状国史、神道碑、墓志铭(杜大珪)、《伊洛渊源录》朱熹讲述宋代道学传承的历史源于禅宗高僧传《名臣言行录》)史钞类(《通鉴总类》、《十七史详节》吕祖谦)载记类(阮孝绪《七录》“伪史“《隋书·经籍志》“霸史“《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江南别录》、《南唐书》、《朝鲜史略》)地理类(《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览》;《乾道临安志》、《淳熙三山志》等;《水经注》(在史部的水利地理部分可找到)、《洛阳伽蓝记》地方寺庙文化、《西湖胜览》)职官类(《唐六典》最早的成系统的著作模仿《周礼》六官、《翰林志》、《翰苑群书》翰林:负责任命中央文武官职的中央皇帝秘书班。《麟台故事》、《宋宰辅编年录》)政书类(志艺文者有故事一类。其间祖宗创法,奕葉(shi)慎守,是为一朝之故事。代表作《通典》政治体制类评论的开山之作,注重实用性/编史是杜佑的副业、《文献通考》、《元典章》、历朝会要最早:王《唐会要》、《宋会要集稿》;规矩《汉官旧仪》、《大唐开元礼》)目录类(《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晁公武、《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孟子》从子部儒家中移至经部,逐渐上升到圣人的地步、《经义考》朱彝尊;《集古录》欧阳修、《金石录》赵明诚等)史评类最早:刘勰《文心雕龙》中设《史传》(《史通》经验总结、《唐鉴》史论的开始、《唐史论断》孙甫,其编年体史书被焚、《唐书直笔》吕夏卿对旧唐书的批判;为新唐书发凡起笔)谱牒、玉牒、家传(由于存在偏袒的可能,因而未被收入四库全书)释道史学《灯录》、《道教通鉴》法华宗/天台宗最始用编年体,后来用纪传体,用以排除禅宗在释家的正统地位史学观念(如正统传)考古发现对早期历史书写研究的补充二十四史都是以纪传体为基础的史书两种基本形式:纪、传(纪传体不一定是正史)正史:皇帝钦点、官方认可由皇帝下诏,宰相编修廿二史:缺少《旧五代史》、《明史》十七史:去掉宋、辽、金、元史、旧唐书一般最有价值的是前三或前四史《汉书》较《史记》更为规范东观汉记由于尚未完成,因而未列入前四史中第二十五史?新元史(柯绍忞编,由徐世昌认可)、清史稿(赵尔巽)编年体:荀悦《汉记》复兴代表:《资治通鉴》史学成熟的代表书体:逸周书‘学习历史的四把钥匙:年代学、地理学、职官学、目录学入史学之门径,陈垣之书不可不看《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清代学者的史学总结《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章学诚《文史通义》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点石成金布衣将相、闺门无礼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脸上贴金张口即错(陈垣)赵翼《廿二史札记》披沙拣金观察细致,解释不清史记与汉书的区别:后者可以很轻易地看出书写排序,前者的书写章法不清。目录特点:名义上是个人传记,实际上是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状况。《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则是记述秦末到汉初的边地开发。Mar.3近现代学者的史学总结魏应麒《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1941金毓黻《中国史学史》(1938始撰,商务印书馆1941出版)刘节《中国史学史稿》李宗侗《中国史学史》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杜维运《中国史学史》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蒙文通《中国史学史》经学第二讲:早期史官、史籍与史学一、古代史籍与史学书写的渊源朱希祖将古代史官分为两类:历史官之史和书记官之史王国维:殷周以前史之尊卑虽不可考,然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中旗“制度(《仪礼·乡射礼》,《周礼·地官·乡师》)行军打仗时记载所获猎物的工具/军功党的汇总簿册“旗古今”说的出现(《吕氏春秋·喻大篇》)舜欲旗古今而不成(整理古今的历史)《国语·楚语》“左执鬼中,右持殇宫,凡百箴谏,吾今闻之矣。”“治中“解(江永《周礼疑义举要》,章太炎《文始》,“中”有簿书含义“本册之类”)“凡官府乡州,及都鄙治中,皆受而藏之。以三刺断狱民诉讼之中,岁终则令群士计狱敝法,登中于天府。狱讼成,士师受中。”中:案卷(簿书文册)“史”字从中解(王国维《释史》:“史”字从右持中,义为持书之人)历史书写的雏形1.卜辞(“癸巳,王卜在彭”《殷墟书契续编》)2.金文(“隹九月,王在宗周,命盂。”《大盂鼎》)3.出土简帛(《竹书纪年》、《系年》)4.《尚书》与《春秋》早期史官和史籍1.职业史官的出现(董、籍、尹氏)2.“史”与“巫”、“吏”的关系3.关于“左史”与“右史”中旗中正伯仲简册左史记年,右史记事;记言则《尚书》,记事则《春秋》。4.古代史官表(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刘节《中国史学史稿》)5.古史籍钩沉目录(志、记、史记、春秋、谱、书、经、箴等,参刘节《中国史学史稿》)中参孟子离娄下第二十一章《史记》前的重要史籍《竹书纪年》(以魏国为中心,因而对于魏国的描写也最为真实)要能从书本语句中看出语词的背景晋太康二年盗魏襄王墓发现不准(foubiao)述上古史与经传颇不同(益干即位,启杀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述战国史与《史记》多不同,《史记》多误魏惠王前后元:魏襄王、魏哀王、魏襄哀王(魏襄王全名)魏惠王在位期间改元田成子十世/十二世而有齐《庄子》成书较晚两宋以后的残佚和伪作的出现清以后的辑佚、整理(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方诗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册府元龟》《系年》发现与《竹书纪年》的再思考《系年》更接近于纪事本末体《战国策》的传承与价值其实质为教授游说之术的教科书1.《战国策》与短长纵横术2.《战国策》的本质3.《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与《战国策》其中很多事迹不见于今册今日所见战国策为整理而成(西汉刘向、刘歆)《汉书·艺文志》《七略》--《别录》(概论和笔记)4.蒯通(韩信谋士)、刘向、曾巩、姚宏、鲍彪与《战国策》流传蒯通之于《淮阴侯列传》北宋:官、职(文官职衔)、差遣曾巩:改正了《战国策》中的错误南朝宋姚宏、鲍照刻本(姚宏本保留了较多战国策原料,鲍照则改编较多。)6.诸祖耿(章太炎学生)《战国策集注汇考》、范祥雍《战国策笺证》《国语》与《左传》1.《国语》、《左传》体裁差异与叙事重合(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也许存在,但记言较记事更为真实与原始。)《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2.《春秋》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3.《左传》是否传《经》?《左氏春秋》(今文经家)/《春秋左氏传》(古文经家)叙述内容很可能不同。以春、秋来包含一年的流转,《左氏春秋》可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史书,和《春秋》无关;而若《春秋左氏传》则必与春秋有关关键:左传是否解释《春秋》(微言大义、简短)在不同的场合中会有褒贬不一的称呼;须借助儒家学者的传来读通?《谷梁》较《公羊》义长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党同门而妒道真”-----《左传》起止(BC.805-BC.453)与《春秋经》不同(BC.722-BC.481)?《春秋经》是否不可怀疑《新学伪经考》《两汉经学评议》两部书的历法不同中国古代用阴阳合历“周天子颁历,诸侯视朔”不能晚于孔子,又称《麟笔》(西狩获麟——麟死意味着天下一统只是一个梦想)-----《左传》用夏历(夏历建寅,周历建子),如昭公三十二年一月、定公元年正月分别记载了晋大夫魏舒会盟诸侯(周历十一月已经是正月,可以改元)宋殇公之死-----《左传》多叙晋事孔门四科:德行科、政事科、言语科、文学科子游往魏国魏文侯为战国的第一个霸主文本、文献的传承很有可能被搬到了魏国曾子传统(躬行、实践)4.《左传》作者是谁?(吴起,卫国左氏中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瞽史(生理残缺者可能在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1)左氏应该理解为地名,而非姓氏(2)左传占卜亦有不准处,吴起之前的准,之后的不准。《左氏春秋》的涵义5.高本汉《左传真伪考》把《左传》进行语法和词汇比较证明它不属于东方文本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左传的意义:(1)编年体史书(2)作者的评论(君子曰),后世多沿袭此规则《世本》与《史记》1.《世本》的本质2.《世本》的体裁形式—《帝系》(皇帝传承)、《王侯谱》、《卿大夫谱》谱系传作《记》、《世家》、《传》与前三谱一一对应《氏姓》、《居》、《作》、《谥法》分类专门记载某一类事件3.《世本》与《史记》(清)雷学淇、茆泮林(伏无忌《古今注》)第三讲: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生卒年疑问司马谈卒于元封元年(BC.110)1.生于景帝中元五年说张守节《史记正义》,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2.生于武帝建元六年说司马贞《史记索隐》,郭沫若《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引张华《博物志》:司马迁任太史令时间为元封三年二十八岁(掉了一个横)不见于今日《博物志》3.张大可《司马迁生卒年考辨辨》,《司马迁生于建元六年说之新证评析》收入氏著《史记研究》4.司马迁卒年与《史记》断限问题参张大可《史记断限考略》(1)《史记·太史公自序》与《封禅书》本身有矛盾元封:司马谈与司马迁的对话太初:太史公自序天汉:受腐刑在天汉二年《史记》结构1.本纪《五帝本纪》至《今上本纪》,共12卷2.表自《三代世表》至《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共10卷(参张大可《史记十表之结构与功用》、《史记·将相表之结构与倒书》)3.书自《礼记》至《平准书》,共8卷4.世家自《吴太伯世家》至《三王世家》,共30卷5.列传自《伯夷列传》至《太史公自序》,共70卷Mar.17《史记》的流传1.“藏之名山,副在京师”抄了两部,防止销毁。2.杨恽与《史记》的传播杨敞之子,其父参与霍光案至迟到东汉,《史记》已经比较受到重视3.《史记》名称的变化《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杨恽的传记/代表了刘向和刘歆的看法)、《太史记》(应劭《风俗通义》)、《史记》(东汉桓帝以后),参陈直《太史公书名考》,《文史哲》1956年6号“史”字最初出现时是作为官职中的字看的,后来演变成为“历史”经传和史注(经传在西晋前各自成书)杜预开始,经传合体与佛教传入中国有关(“合本子注”)宋代后出现合刻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史记》的缺佚1.《史记》所缺十篇《景帝本纪》、《今上本纪》、《汉兴以来将相年表》、《礼书》、《乐书》、《兵书》、《三王世家》(可能与政治敏感有关)、《傅靳蒯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参阅余嘉锡《太史公书亡篇考》(《余嘉锡文史论集》,岳麓书社1997年)、张大可《史记残缺与补窜考辨》鲁惟一《中国古代典籍导读》何四维引吴德明作(史记的残缺)《史记》必须完成于裴骃写《史记集解》之前司马迁的思想1.多元性道家来源儒家来源多人次列传、相似人同列传天道思想对于天文方面,精于历算2.矛盾性政治大一统不赞同政治大一统,尤其是政治的专制统治。《伯夷列传》体现了两人对于周武和政治的疏离黄生与辕固生的辩论汤武革命的合理性民族大一统《五帝本纪》“百家言黄帝,其言不雅训”;《西南夷列传》追溯各民族源流司马迁并没有怀疑过民族一统的来源;两个黄帝(民族的追溯;封禅——东方文化系统符号)3.批判性《循吏列传》、《酷吏列传》,前者全部是战国时期人(可能性:其中循吏很多见过的是汉朝人),后者全部是汉朝人。《苍公扁鹊列传》:朱维铮《生病与》推荐书目1.对《史记》所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