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子弟学校在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分析――北京ZQ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打工子弟学校在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分析——北京ZQ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研究作者:张雪萍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晓巍.邹泓.王莉.LIXiaowei.ZOUHong.WANGLi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9(9)以北京市4所打工子弟学校和3所接收流动儿童的公立混合学校的114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行为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学业行为问卷考察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特点,并比较打工校与公立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差异.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在外化问题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师生关系、学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2)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年级与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3)聚类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分为三种类型:和谐型、一般型、高危型,分别占27.9%、48.1%、24.0%.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类型校际差异显著.2.期刊论文谢尹安.邹泓.李小青.XIEYin-an.ZOUHong.LIXiao-qing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7(6)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流动性、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关心程度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小学高年级,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初一年级,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差于打工子弟学校;俩类学校初二年级师生关系没有显著的校际差异.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可分为疏远平淡型、亲密和谐型和紧密矛盾型三种类型,其分布比例分别为37.0%、38.1%和22.0%.3.学位论文许晶晶初一年级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自尊特点及与家庭因素的关系2006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来自北京、河南农村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一年级共490名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以打工子弟学生为代表的流动儿童自尊的特点,并且探讨了家庭因素对自尊的作用。具体来说,研究一考察了流动儿童自尊的特点;研究二探讨了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总体自尊的关系,并且描述了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研究三引入家庭经济状况,进一步考察家庭因素对总体自尊的作用,并描述了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的特点。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在总体自尊、外表、能力、成就感和公德助人等维度上,低于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之间没有差异,且流动时间长短对这些维度没有影响。2.在体育运动、纪律两个维度上,流动时间8年以上儿童的自尊与中短期流动儿童相比,在体育运动上,得分有增高趋势,在纪律上,得分有下降趋势。3.随着流动时间的变化,父母教养方式和经济压力知觉都出现了变化,主要发生流动3-7年的儿童群体中。4.家庭因素中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总体自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父母教养方面,父母采用“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越多,父亲采用“过度保护”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越少,儿童的总体自尊越高;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知觉到的经济压力越小,儿童的总体自尊越高。5.从家庭因素中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角度,来解释流动与城市、农村儿童总体自尊的差异。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在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方面都不利于儿童自尊发展。流动儿童与农村儿童相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于农村儿童,并且知觉到经济压力小于农村儿童,但是其父母采用了更多的不利于儿童自尊发展的教养方式。6.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与自尊的关系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在总体自尊方面,流动儿童与农村儿童相似,母亲的教养方式和知觉到的经济压力对总体自尊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在具体自尊的方面,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似,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具体自尊有最重要的预测作用。4.期刊论文徐焕文.杨立霞我国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2)我国打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有些打工子弟学校不具有合法性,资金投入不足,办学环境较差,师资薄弱,学生流动性大等问题.本文结合存在的问题探析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强调应给予符合办学条件的打工子弟学校合法地位,多渠道解决打工子弟学校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进一步改善办学环境,规范学校师资队伍,对学生的学籍实行动态规范管理.5.学位论文纪含笑流动儿童社会关系中的自我认同——基于昆明打工子弟学校的研究2009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儿童也逐渐增多,他们有的是跟随父母从老家迁移到城市,有的是直接就在城市出生。生活在城市与农村交界的社区中,既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又有着乡土文化的根基,他们的心理处于城市文化与乡村观念的碰撞中,受到自身限制和外部非公平机制影响,会出现一系列自我认同问题。由此可见,关注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状况就有现实的必要性。从本文的理论意义而言,本次研究试图拓展自我认同的概念,形成一个自我认同系统,同时在用社会关系分析认同状况时,加入了制约因素间的相关强弱程度的分析,以此扩展社会关系的解释力。从本文的现实意义来看,通过此次研究不仅可以显示出流动儿童的自我认同状况,发现他们在城市边缘生活的心理状态和问题,同时找出不同社会关系对他们自我认同的影响程度,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出相关建议。br  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从昆明四城区分布的城中村中选取八个打工子弟学校中的400个学生进行面访式调查。同时采用访谈、个案等调查方法相补充,分析得出流动儿童自我认同的整体状况:流动儿童自我身份认同普遍模糊,缺乏归属感,同时有成为城里人的强烈愿望。他们的自我能力认同整体偏低,出现自信与自卑的交织。在社会关系的影响方面,亲子关系是影响流动儿童自我认同的基础;师生关系通过老师给与学生期望值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流动儿童的同伴对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情感支持,对其自我认同影响显著。总体来看,尽管这三者对其自我认同都有显著影响,但是相比起亲子关系来说,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影响更甚。br  因此,改善流动儿童的社会关系促进其积极的自我认同就极为必要。一是通过充分发挥父母的能动性影响亲子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和谐。二是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增进师生情感。三是父母、教师和社区服务人员需通力合作,营造和谐同伴关系氛围。家庭、学校和社区应该在整体合力中促进流动儿童积极的自我认同。6.期刊论文郭良春.姚远.杨变云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个案调查-青年研究2005(3)本文以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为个案,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从心理层面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具体包括:价值观、社会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得出结论:流动儿童在城市只能是局部的适应,如何从政策入手,切实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城市适应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7.学位论文徐林林在夹缝中生存——北京市两所“非法”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状况分析2009打工子弟学校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民的伟大“创举”。自产生之日起,该类学校的生存就面临着重重困境并长期处于“合情不合法”之中。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北京市两所“非法”打工子弟学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呈现。在对个案学校自身办学状况及外部生存环境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个案学校能够在“非法”的状态下产生并长期生存下来的内外基础及其持续性。br  研究认为,个案学校能够长期生存下来的内在原因,一方面与其在办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公立学校不具备或在短时期内无法具备或需很高成本才能提供的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个案学校的生存还是建立在规避自身不足的基础之上的。由于个案学校特性中的优势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其生存的维持是以满足教师“教”为先、次之考虑学生“学”为基础的,其低成本运作是以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代价的,因而比较脆弱。br  个案学校能够公然以“非法”的身份在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生存十多年,原因还在于不能一蹴而就的社会转型为其提供了足以让其生存的外部基础(或外部空间),这种外部基础主要源于制度的刚性、政策的难以完善性、流动儿童教育需求存在的现实性。由于个案学校生存的外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社会体制的改进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的,因而随着体制的完善和政策的修订,孕育个案学校产生及生存的外部空间将越来越小,甚至最终趋于消失。br  鉴于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是国家应尽的义务,本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下思考与建议:(1)应明确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义务主体是“国家”,而非只是某一级或某一地区的义务;(2)重新定位“非法”打工子弟学校,它属于民办教育,但又不能将之等同于普通的民办学校来对待;(3)地方政府在对待“非法”打工子弟学校时应更多地“以人为本”而非“以校为本”;(4)转变观念,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会导致外来务工人员的无限增长;(5)继续降低城市公立学校接收流动儿童的门槛,还流动儿童接受公共教育的自由和权利。8.期刊论文王慧义务教育边缘化摭谈-辽宁教育研究2004(8)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日益凸显.高额赞助费、借读费,迫使他们在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之外,以自发形成的边缘化方式接受教育.他们与城市学生在教育权利上是不平等的.本文对这一问题的成因作以粗浅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9.学位论文胡心怡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特点及其与学业卷入的关系2009“未来取向”指个体对未来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计划和评价过程。当个体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未来取向也会产生相应变化。流动儿童青少年随父母来到城市,生活环境、受教育和选择职业的机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考察流动儿童青少年的未来取向特点及其与当前在校表现的关系,能够全面地了解环境的改变对儿童未来取向的影响,以及流动儿童对其未来发展认识,并能够为帮助流动儿童制定适当的未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br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选取了北京市2所打工子弟学校、2所公立学校以及河南省某乡镇1所中学的925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对未来取向和学业卷入的特点进行了考察,比较了流动儿童和城市、农村儿童在未来取向上的差异,以及流动儿童群体内部未来取向的特点,并考察了流动儿童未来取向与学业卷入的关系。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br  1.流动儿童提及未来受教育领域目标的人数百分比低于城市儿童而高于农村儿童;提及未来职业领域目标人数的百分比低于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无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的未来受教育和职业领域的计划显著低于城市和农村儿童,对未来受教育和职业的外部归因显著高于农村儿童。br  2.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提及受教育目标的人数百分比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而提及未来职业目标的人数百分比低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受教育和职业领域的计划、内部归因和乐观性均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br  3.流动儿童中,女生提及受教育目标和职业目标的人数百分比均多于男生。男生在未来受教育和职业领域的外部归因和乐观性方面显著高于女生。另外,男生在未来职业领域有着更高的内部归因。br  4.流动儿童的学业卷入显著低于城市儿童,而与农村儿童无显著性差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学业卷入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br  5.流动儿童受教育和职业领域的计划、评价对学业卷入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br  6.在受教育和职业领域均存在着三类具有典型未来取向结构的流动儿童,即清晰型、模糊型和矛盾型。流动儿童群体中,教育清晰型/职业清晰型的流动儿童学业卷入水平最高。10.期刊论文王瑞敏.邹泓.WANGRui-Min.ZOUHong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2)目的:了解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城市儿童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4所打工子弟学校、3所混合学校和4所公立学校的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运用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修订版、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学生多维生活领域满意度量表对1018名流动儿童和447名城市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整体上,公立校城市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最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