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报告大学生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专用如何认识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3党的十九大报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现状作出的科学论断习近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本章概要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1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转化的必然选择2为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我们清醒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中国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变、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习近平主席在杭州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的讲话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是发达经济体的1/4不足8%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足发达经济体1/5在世界500强公司中的数量居第二位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世界500强公司平均值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跨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关口”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客观要求。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曾长期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0.0%2.0%4.0%6.0%8.0%10.0%12.0%14.0%16.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09-2016年中国人均工资增长率2016年亚洲人均收入全球50国薪酬计划报告中国中国基本工资高出5%-44%印尼VS国内层面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170.882,951.153,415.838280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单位:美元数据来源:全球财经杂志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国际层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曲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以及逆全球化思潮均有所抬头。我国近9年来连续成为世界上受到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美欧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绿色壁垒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综合竞争优势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之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二、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转化的必然选择只有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破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消费转型剧烈发生品质消费成最大机遇二、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转化的必然选择恩格尔系数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其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60%50%-60%40%-50%30%-40%20%-30%20%贫穷温饱小康相对富裕富足极其富裕1978年2003年2015、2016年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跨入富足水平中国国情联合国标准三、为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2020年2035年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雄厚的经济基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形成先进的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指的是整个国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系统,在发展总量和速度、发展水平和质量、体制机制运行、开放发展程度等诸多方面均达到现代化水平和状态。本章概要更高效益的经济发展速度1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2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4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5更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6更平衡的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3一、更高效益的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643222004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7年现代化经济体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效增长,越是在更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上,越是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所有要素投入的生产效率,可以用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来表示。二、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将进入全面创新的时代、绿色发展的时代。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强国智慧社会三、更平衡的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着力于“共同富裕”,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着眼于实现“共建共享”,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蛋糕”做大。四、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特征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更加安全有效的宏观调控与政策协调机制更具活力的市场调节机制更具竞争力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有效率的政府服务体系五、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中国基本形成以“1+3+7”自贸区为骨架、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新格局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开放经济体系,是内外联动,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经济体系。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七国铁路部门正式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六、更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全面构建比较稳固的现代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级装备制造业以及门类齐全、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化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打造国土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要素密集程度较大、生态容量适度、城市群落连绵、区域发展差距较小的生产力布局结构。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本章概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4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6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凸显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重要性一系列制造业振兴计划美国稳定制造业中强国地位德国工业制造2025中国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和振兴制造业放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作的首位,促进我国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离不开金融和智能网络等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支撑及相互融合。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瞄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有需求、缺供给”的突出矛盾,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水平,持续释放巨大内需增长潜力。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国发达国家21%左右35%至40%人均3000多美元人均9000多美元全球第54位制造业增加值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中高端消费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加快形成供求总量、结构的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党的十九大报告技能劳动者1/5高技能人才不足6%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既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实施新“两步走”发展战略,成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世界各国都在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创新发展,争取主动权。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是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未来开拓战略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建立创新型欧洲探索欧洲复兴之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倡导创新文化培养创新团队创新将为我国中长期发展释放重要的内生动力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走好“七条路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绿色发展文化兴盛质量兴农乡村善治中国特色减贫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发挥和释放“长板”,即发达地区、优势产业、优势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通过“补短板”来释放“短板潜力”即后发地区、发展不充分的产业、尚未有效利用的资源要素后发优势和潜能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调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放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党的十九大报告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创新改革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权保护,推进产权保护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而且能够增强人民群众财产的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和稳定社会预期。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依靠行政力量控制资源要素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需要加快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推进以自由贸易为主线的开放转型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共商共建共享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特约报告员《时事报告》2018年第1期《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培勇等《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1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宁吉喆《经济日报》2017年11月30日1.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为何能保持中高速增长,“风景这边独好”?2.从主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