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演变与俄罗斯的重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联的演变与俄罗斯的重振第一节苏联的发展、演变与解体•一、战后苏联政治经济发展与对外战略的演变•1、战后苏联政治体制与改革•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及其特征:党对国家实行统一领导;权力集中于党中央和政治的;实心干部任命制和高层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缺乏民主监督和约束机制;严格控制意识形态,的政治批判方式处理思想分歧和学术争论1、战后苏联政治体制与改革•苏联模式的弊端:的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政治民主逐渐受到破坏;的党代政,党政不分;个人崇拜恶性发展,集体领导名存实亡;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权力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束缚;党和国家机关官僚主义浓厚,腐化盛行,严重脱离群众;思想僵化教条主义泛滥。2.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第一,批判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第二,改革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第三,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改革基本上是在原有框架内摸索,权力过分集中的地段不但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发展。直至最后形成领导着个人极端专权(二)战俘苏联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1.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实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2.战后苏联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国家制定计划指挥经济•用行政的方法管理经济•长期实行封闭的政策(三)战后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1.战后苏联对外政策演变的过程•(1)斯大林时期(1945——1953)生平外交战略,对抗资本主义,大党、大国主义严重•(2)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三和路线)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霸权主义有所抬头,与西方频频发生危机•(3)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实行进攻的对外战略,以美国为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加紧控制盟国,第三世界抢占战略要地•(4)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1991)外交新思维•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缓和与其他国家关系2.对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评价•(1)对外政策的复杂性。冷战的背景•(2)苏联霸权主义的根源•沙俄军事帝国主义•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有很强的不安全感•外交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外交决策上缺乏民主和科学•(3)评价:霸权主义政策使苏联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对美的主动地位,但是从长远看这不仅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苏联受到世界人民的谴责,而且使苏联国民经济加速走向军事化,为以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埋下了祸根。二、苏联的演变与解体•(一)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演变•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改革的背景:经济停滞,政治腐败,意识形态混乱•改革过程•《改革与新思维》:宣扬社会主义异化论;倡导社会主义多元化,政治、经济、思想多元;全面民主化纲领;鼓吹人道主义观(一)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演变•苏共28大:1990年7月,通过《走向人道的、那一个人社会主义》纲领性文件•政治上:实行议会制、总统是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上:实行多元化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国际上:实行收缩的战略,对美国采取分忍让的态度(一)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演变•分社会出现全面危机:•经济:生产全面停滞•政治:苏共内部分化为三派•社会上民和矛盾日益尖锐,各加盟共和国纷纷表示独立(二)“8.19”事件与苏联解体•1.“8.19”事件•1991年8月19日•2.苏联共产党解散•3.苏联解体•1991年8月乌克兰独立。到12月14个共和国独立。1991年12月26日苏联彻底解体。三、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和影响•(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直接原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解体的内在的直接的原因和导火线。•2.深层次原因:•(1)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缺乏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2)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滞后•(3)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埋下了民族分裂的祸根•(4)争夺世界霸权,破坏了形象也耗尽国力•(5)苏共严重脱离群众,丧失了民心•3.外部原因(二)苏联解体的教训•1.加强执政党建设,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创新中创造先进的文化•3.创造先进的生产力,把经济建设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5.坚持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警惕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三)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1.国际共产党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2.标志两极格局的终结•3.深刻影响着欧洲形势的发展•4.影响了各类型国家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第二节俄罗斯联邦的政治与经济•(一)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变更与政治体制的转轨•1.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变更(1990——1993)•议会民主制的建立•“民主俄罗斯运动”的成立•总统制的确立2.俄罗斯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1993年10月事件•1993年12成立俄罗斯杜马•(1)确立了联邦制•(2)确立了总统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体系•(3)建立了议会民主制确立了总统集权下的三权分立体制•(4)形成了多党制的政治运行机制(二)普京时期的俄罗斯政治变革•1.改革和加强了联邦制•2.重点打击了严重违法的金融、工业和媒体的寡头势力•3.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4.重点打击了车臣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二、俄罗斯联邦的经济•(一)“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经济体制的转轨•1.“休克疗法”的主要措施•(1)实行紧缩政策,•(2)实行经济自由化•(3)迅速实现私有化2.对“休克疗法”的评价•(1)在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1.使俄罗斯商品匮乏局面得到一定改观•2.打破了几十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走向市场经济新体制•3.经济发展的自由度增强3.“休克疗法”的教训•急于求成导致经济恶化•第一,误将经济体制与制度混为一谈•第二,过分依赖市场,经济出现混乱•第三,把西方援助当成改革的动力(二)市场经济的确立与俄罗斯经济的复苏的发展•1.市场经济的确立•2.经济复苏与金融震荡•1997年(三)21世纪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普京的经济改革•1.21世纪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战略•“强国富民”,“实现经济快速增长”•2.普京的经济改革•(1)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税赋改革•(3)调整和完善现行金融体制•(4)改善投资环境•(5)打击经济犯罪•(6)逐步实现俄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3.经济持续增长•4.新措施与新目标第三节俄罗斯对外关系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一.冷战后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一)向西方“一边倒”阶段(1991-1993)•尽快融入西方世界。谋求西方经济援助与政治支持;以西方价值观定亲疏;开展西方外交;世界性战略收缩。•(二)“双头鹰”式的全方位外交阶段(1993—2000)•1992年底开始•1994.北约东扩后,加快•1996年全方位外交一.冷战后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三)强国外交战略(2000.07—今)•2004年10:独联体国家是重中之重,欧洲及美国是首要,亚太周边大国是关键,东欧、中东、非洲的拉美不可忽视,以谋求大国地位二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一)与独联体国家建立特殊关系•放在优先的位置,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拥有开放的边界,紧密的经济联系,以及军事的政治的联盟关系。•(二)积极发展与欧洲的伙伴关系•(1)积极恢复和发展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反对北约东扩•(2)重点发展与西欧国家的欧盟的关系:•经济合作、政治上加强对话与协调,巩固伙伴关系、安全上俄与欧洲国家的共识日益增多协调进一步加强(三)争取与美国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独立之初1994年“成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美国在政治上不认为俄国是平等的伙伴:北约东扩,军控和车臣等问题上,之间分歧增大。•2001年4月中美国飞机撞机事件•2001年9.11事件(三)争取与美国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俄美关系顺利发展的制约因素:•美国向独联体国家渗透与扩张,严重影响俄地缘政治安全利益•北约东扩对俄国形成外环包围•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限制和损害俄国的利益•美国不取消上个世纪70年代对苏联实施的歧视性贸易政策(四)稳步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4年,面向21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1997年,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解决边界问题《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5年到2008年合作纲要》•近年来能源合作(五)加强与亚太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三、俄罗斯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原苏联曾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核大国•能源大国•潜在的大国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