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工业学习要点掌握世界汽车工业史上三次重大变革日本的汽车工业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德国是汽车工业的诞生地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随后在欧洲出现了生产汽车的公司。最早成立的汽车公司有德国的奔驰公司、戴姆勒公司、法国的标致公司、雷诺公司、英国的奥斯汀公司、罗孚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欧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摇篮。1894年,卡尔∙本茨成立的汽车生产厂,开始大批量地生产汽车,1899年汽车年产量达到500多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即德国奔驰。1890年戴姆勒建立的戴姆勒汽车公司,在1900年11月第一辆梅赛德斯轿车诞生,年产量接近100辆。两个原本是竞争对手关系的公司由于受当时的条件所限,两个公司于1924年5月1日组成共同利益联盟,1926年6月28日合并为戴姆勒—奔驰股份有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名字的由来梅赛德斯是一名叫做艾米尔∙耶利内克的奥地利商人最小的女儿,耶利内克喜爱运动和技术,1897年,在戴姆勒公司订制了一辆汽车。他在法国的上层社会销售戴姆勒汽车,到1900年,已经订了29辆汽车。于是,1900年,戴姆勒与耶利内克签订协议,向戴姆勒订购了36辆总价值55万马克(相当于250万欧元)的汽车,但他只有一个要求,即将车名改为梅赛德斯—奔驰。梅塞德斯是一个西班牙高雅的女性名称,原意是优美(grace),慈悲(mercy)。第一辆梅赛德斯的设计者是迈巴赫。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历史悠久,堪称百年老号,其生产汽车的历史仅次于汽车鼻祖戴姆勒-奔驰。但与戴姆勒-奔驰不同的是,它的历史并不是从汽车业开始,在进入汽车业前,曾涉足五金工具、家用电器、裙撑、望远镜、夹鼻眼镜弹簧、锯条、外科手术器械、猎枪、收音机、缝纫机等不一而足。在汽车时代来临之前,标致自行车、摩托车和运输卡车的生产规模也相当庞大。阿尔芒·标致,是标致公司的创始人,1889年,对于标致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阿尔芒和著名的蒸汽动力学家莱昂·塞伯莱合作,制造了第一辆三轮蒸汽动力汽车,并在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这是第一辆以标致命名的汽车。1891年,标致首次采用前置发动机后驱动形式,奠定了汽车传动系的基本构造。1892年,标致首先在四轮汽车上采用硬橡胶轮胎,大幅提高了乘坐舒适性。1896年,阿尔芒在里尔成立“标致汽车公司”,专司旅行车和卡车生产。尽管以法国为主的欧洲汽车公司占据了当时世界汽车工业的统治地位,但都是以手工方式生产,讲究豪华,价格昂贵,限制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于是世界汽车工业发生了第一次重大变革—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T型车,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由欧洲转向美国。1892年,美国查尔斯∙杜里埃和弗兰克∙杜里埃制造出美国第一辆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福特T型车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T型车,此车一经推出,便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T型车的出现,使汽车从有钱人的专利品一变而成为大众化的商品,在长达20年的T型车生产期间,T型车被成为“运载整个世界的工具”。T型车的起初售价是850美金,而同期与之相竞争的车型售价通常为2000至3000美金。到了1920年代,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能扩大,价格已降至300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大概相当于今天3,300美金)。福特T型车带来了汽车工业的腾飞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亨利·福特对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变。传统的手工式生产已经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产量,1913年他率先建立了一条流动的生产线,从一个零件开始到一辆整车,都在这条流水线上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同时还将更多的电子产品装配到汽车上,将汽车分解成各个总成,底盘、车身、发动机等独立装配和拆卸,让客户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余地。T型车的没落虽然福特T型车一度曾经占据了世界汽车产量的半壁江山,但由于亨利∙福特仅注重生产成本,不重视产品改进,使多年生产的T型车显得单调、简陋。1927年5月26日,生产了1500万辆的T型车终于停产,被带有豪华内饰的通用雪佛兰型汽车所击败。然而无论如何T型车的神话都无法打破,450万辆的成绩值得骄傲,但也预示着福特从T型车之后开始下坡滑行。但它的可贵之处并不是存在的时间,而是在汽车技术与生产发展中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统一。现如今,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商品,一种交通工具,沉浸在历史中的人们享受着T型车带给他们的快乐,也可以让人们短暂忘却如今的萧条。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人就已经开始对美国汽车的一统天下不满。但是,由于当时欧洲的汽车公司尚不能一大批量生产、降低售价与美国汽车公司竞争。于是,以新颖的汽车产品,例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承载式车身、微载式车身、微型节油车等,尽量适应不同的道路条件、国民爱好等要求,与美国汽车公司抗衡。因此,形成了有汽车产品单一到多样化的变革。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欧洲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型车。例如:严谨规范的奔驰、宝马;轻盈典雅的法拉利、雪铁龙;雍容华贵的劳斯莱斯、美洲虎、神奇的甲壳虫、风靡全球的“迷你”等车形纷纷亮相。多样化的产品成为最大优势,规模效益也得以实现。到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比1955年产量增长5倍,年均增长率为10.6%,超过北美汽车产量,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到1973年,欧洲汽车产量有提高到1500万辆。世界汽车工业有由美国转回欧洲。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发生在日本。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即丰田汽车公司和第二大汽车公司即日产汽车公司均创建于193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政府颁布了《汽车制造业企业法》,表明对发展汽车工业给与支持。二战中,日本政府关闭了美国在日本所建立的汽车制造厂。二战后,日本不允许外国到日本建厂造车。尽管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汽车工业仍然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型轿车的生产在日本逐年增加。1960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196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为汽车普及创造了条件。同时,日本各汽车公司及时推出物美价廉的汽车,其售价与20世纪50年代中期相比下降了30%~50%,于是日本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日本称1966年为普及私人汽车的元年。丰田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ToyotaMotorCorporation),创始人为丰田喜一郎,,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著名汽车制造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财阀,创立于1933年。丰田汽车公司自2008始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而成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厂商。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雷克萨斯、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等。丰田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前者要求工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后者要求做好技术服务,推行精益求精生产方式。两者紧密联合,相辅相成,推动了日本汽车业的高速发展。1973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200万辆;1977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400万辆;198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猛增到600万辆。1960年,日本汽车产量仅为16万辆,远远低于当时美国和西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水平。但到1980年,汽车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汽车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日本成为继美国、欧洲置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即世界汽车工业有发生了从欧洲到日本的第三次转移。日本汽车工业概况萌芽期二战以前是日本汽车工业的萌芽期。这一时期日本人开始制造汽车,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并出台政策进行扶持。1936年,汽车制造行业法正式在日本国内开始实施,日本汽车真正国产化的序幕由此拉开。二战前,日本汽车工业对欧美亦步亦趋,车型多为仿制。1914年,三菱重工制造了22台ModalA汽车,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款量产车型。ModelA的外观借鉴了菲亚特A3-3。基础期二战后的20年(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日本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阶段。日本经济在经历了二战的毁灭和战后十年的复苏之后,在1955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产业也在这一段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务车比例稍有下降,出租车加快发展,私人用车开始起步。随着经济的强势复苏,日本的民用车市场逐渐打开,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日本刮起了“三轮车”旋风,1953年,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摩托车第五大生产国。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纪7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高速发展。1960年时,日本汽车年产量仅为16万辆,远远低于同时期美国和西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产量。然而仅仅过了7年时间,日本汽车年产量就奇迹般达到300万辆,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而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世界汽车年产量在波动中持续增长,产品结构有所变化截止2015年2月10日,根据汽车贸促会整理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1-12月份,全球主要汽车产销国累计生产汽车86263834辆,同比增长1.01%%。累计销售汽车85195887辆,同比增长3.35%%。世界汽车工业全球化趋势步伐加快世界汽车工业正在进行新的技术革命安全、环保、节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