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现代城13、14号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编制单位:四川亚泰建设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日期:二○一○年四月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土方工程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原因分析:(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原因分析:(1)边坡坡度偏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1.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防治措施: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处理方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1.4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原因分析:(1)基坑(槽)开挖较深,放坡不够。(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由于水的影响,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失去稳定性而引起塌方。(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取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m;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处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除,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等)措施。1.5边坡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原因分析1)采取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凸不平。(3)测量放线错误。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0.3m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处理方法:局部超挖,可用三七灰土夯补或浆砌块石填补,与原土坡接触部位应做成台阶接槎,防止滑动;超挖范围较大,应适当改动坡顶线。1.6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原因分析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泵连续排走或自流入较低洼处排走,使水位降低至开挖棉以下0.5~1.0m。处理方法: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根据情况采取排水、凉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小块石夯实,换土(三七灰土)夯实,或挖去淤泥加深基础等措施。1.7基坑(槽)回填土沉陷基坑、槽回填土局部或大片出现沉陷,造成散水坡空鼓下沉。原因分析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2)基层宽度较窄,采用手夯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防治措施:回填前,将槽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填、夯实;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处理方法:若散水坡面层已经裂缝破坏,应视情况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处理可用锤、凿将空鼓部位打碎,填塞灰土或碎石黏土混合物夯实,再重做面层。2.砌体:2.1轴线位移基础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错位。原因分析:砖砌体(1)基础收分(退台)尺寸未掌握准确,收分不均因而造成轴线位移。(2)控制桩埋设不够,采取间隔吊中,出现偏差。(3)放线错误,轴线偏差大,边线与中线搞错。防治措施:认真复核收分尺寸,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纵、横墙及隔墙基础砌筑应设置龙门板及中心桩,在横墙基础拉中心线时,应符合相邻轴线距离,以检查中心桩是否出现位移情况,如有位移应及时处理,认真放线,经常复核。2.2基础标高偏差基础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不一现象。原因分析1)砖基础垫层(灰土、混凝土)标高偏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的标高准确。(2)基础大放脚皮数杆未能贴近大放脚,找标高时易出现偏差。(3)砌基础未找平放线,造成各部分标高不一。(4)基础采用大面积铺灰砌筑方法,铺灰面过长,因停歇过长,挤浆困难,使灰缝过厚而出现超高现象。防治措施: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砌筑前对基层标高复核一遍,局部低凹处,用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皮数杆采用小断面方木或钢筋制作,尽可能夹在基础中心位置,以便检查;采用在基础外侧立皮树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核对水平标高;砌筑宽大基础大方脚,采取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采用小面铺灰,随铺随砌,认真控制灰缝厚度。2.3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清水墙同一条平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层冒线砌筑;水平缝下垂;墙体中部凹凸不平。原因分析1)砖规格偏差较大,两个条面大小不等,砌筑时随意跟线,易使灰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大条面偏大较多,不易将灰缝砂浆压薄,而出现冒线砌筑。(2)墙长度较大时,拉线不紧,挂线产生下垂,跟线砌筑后,灰缝易出现下垂现象。(3)当第一步架墙体出现垂直偏差进行调整后,砌第二步架交接处易出现凹凸不平。(4)操作不当,铺灰厚薄不匀,砖不跟线,摆砖不平。(5)经常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度。防治措施:砖规格偏差大,应注意跟线砌筑,随时调整灰缝,使宽度大小一致,砌砖宜采取小面跟线;挂线长度超长(15~20m)时,应加腰线,腰线砖探出墙面3~4cm,将挂线搭在砖面上,由角端穿看挂线的平直度,用腰线砖的灰缝厚度调平;当第一步架墙体出现垂直偏差,第二步架调整时,应逐步收缩,使表面不出现太大凹凸不平;灰浆要铺平,摆砖要跟线,每块砖要摆的横平竖直;瓦工应带托线板,吊线锤,经常检查表面平整度,做到三皮一吊,五皮一靠。2.4立柱、门窗、洞口、阳台、上下左右不成线砖砌立柱、门窗洞口和阳台边线,上下左右不在一条直线上,出现歪斜,错边等情况。原因分析1)砌筑前没有弹线,轴线偏差。(2)多层建筑弹线时,没有固定在一端轴线上量尺。(3)平面不弹线,砌墙不吊线,标高控制不严。防治措施:层层弹出墙体中心线和砌筑边线,砌筑大角时校准垂直线;皮数杆上应标明楼地面、门窗洞口及圈梁标高;每层弹线,应从同一端轴线上量尺,消除偏差;立柱、门窗洞口、阳台逐层分中定位,弹好砌筑边线;安装时先测好标高,上下吊角吊边;砌筑时做到左右拉通线,上下挂线锤。2.5干砖上墙,砌体粘结不良砖未浇水湿润,采取干砖砌筑,砖与砂浆出现粘结不牢现象,降低砌体强度。原因分析1)班组浇湿砖制度不健全。(2)水源不足。(3)脚手架上的余砖未淋水,接砖时未浇湿砖。(4)湿砖磨手。(5)制度不严。防治措施:建立专人在砖笼上浇水的制度;避开供水高峰,尽量利用早、中、晚时间在砖笼上浇水湿砖,或建蓄水池,贮水浇砖;脚手架上备水桶储水,坚持浇湿已风干的砖;接砖时,瓦工应带水壶,先浇水湿墙,后铺灰浆砌筑;坚持戴指套砌筑;建立“干砖上墙,推倒重砌”的制度。2.6灰缝厚薄不匀,砖墙挑手(螺丝墙)砌筑灰缝厚薄不一,造成在一个层高的砌体,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不能交圈,成螺丝形。原因分析1)灰缝无控制,拉线不直,皮数杆与实际砖行不一致。(2)未坚持皮皮挂线砌筑防治措施:按进场砖的实际尺寸画皮数杆,房屋四角、楼梯间或纵横墙交接处立皮数杆;拉线要直,皮数杆与第一层砖不符时,应用豆石混凝土找平;按皮数杆砌好大角,坚持皮皮拉通线,线应绷紧、平直,做到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跟要对平。2.7砂浆不饱满砖层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竖缝内无砂浆,有瞎缝。原因分析1)采用M2.5或M2.5以下水泥砂浆砌筑,搅和不匀,和易性差,挤浆费劲,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易产生空穴,砂浆层不饱满.(2)采用大缩口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达2~3cm,使砂浆饱满度降低。防治措施:砌砖尽可能采用和易性好,掺加塑化剂的混合(微沫)砂浆砌筑,以提高灰缝砂浆饱满度;改进砌筑方法,避免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括浆法、挤浆法,“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砌筑方法),严禁用干砖砌墙。2.8砂浆强度不稳定砂浆强度忽高忽低,或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原因分析:(1)水泥不合格,受潮或过期,活性降低。(2)砂子内泥土杂物含量超过规定。(3)计量不准确或材料不计量。(4)制作、养护砂浆试块不合标准,试块未按实际养护温度换算强度。防治措施:进场水泥必须有合格证明才能使用,立窑水泥抽样检验体积安定性必须合格;砂子应满足材质要求,如使用含泥量超过规定的砂,必须增加水泥用量或增加搅拌时间,以除去砂子上的泥土;采用重量配合比,设磅秤,坚持计量;无底试模,必须放在铺上报纸的干砖上;气硬性混合砂浆试块,应放在不通风的室内(气温20±3℃,自然湿度)养护;水泥砂浆试块,应放在潮湿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0%)保存6昼夜,其余时间放在水池内养护;当试块养护的室温达不到规定标准时,应将28天强度按实际养护温度换算。2.9温度裂缝在房屋顶层两端出现八字形裂缝,在平屋顶外墙顶部两端屋檐下,或顶层、二层圈梁2-3皮砖的灰缝位置出现水平裂缝;在转角处纵横墙相交处,形成柱横墙包角裂缝;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梯邻接部位发生竖向裂缝。原因分析:(1)平屋顶房屋,未设保温层或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线膨胀系数不同(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作用下,屋面伸长受到砖砌体约束,而产生较大剪切应力将两端拉裂而出现八字形裂缝。(2)檐口及圈梁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原因分析与上述相同。(3)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变形,在该部位受到约束,而出现较大拉应力将砖墙竖向拉裂。防治措施:屋面尽可能设保温层,减少温度变化;屋盖施工尽量做好保温层;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制,或留置伸缩缝或在屋面与砖墙间设置滑动层,以减少屋面伸缩对墙体的影响;对较长、平面形状较为复杂、构造和刚度不同的房屋,可设置变形缝,或加设圈梁;提高砂浆强度和砌筑质量,在易裂缝处设置水平钢筋。2.10地基沉陷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陷,造成砖墙出现斜向、水平或垂直的裂缝,裂缝宽度上大下小,往往是由沉降小的一边向沉降大的一边逐渐向上发展。原因分析1)在软土地基上或软硬地基上,因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受到较大的剪力,当结构刚度和施工质量差时,便在纵墙的两端,多数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