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创造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创造力?靖江市城北幼儿园蒋卫红中华名族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不少重大的技术和发明成果,如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并传给了全世界,中国发明的火药通过火器给全世界带来了影响,中国的罗盘等为全世界的的航海技术产生了巨大的贡献。而如今,最需要创造力的21新世纪我们落后了。虽然,“中国制造”的产品琳琅满目,遍布全球市场,但大都是“贴牌”产品,当我们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贩卖廉价劳动力为代价创造了产品之后,中国企业赚到的只是一点点加工费,绝大部分利润被品牌拥有者——外商赚走了。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的订单来自外商,我们的流水线设备要花重金向外商购买……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没有创造力,受到牵制。是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在唐宋时代就已领先西方,却在明清时代落后下来。最近,在一项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中国人的创造力还在退步。那么,是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今天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到哪里去了呢?也许很多人会说,中国不是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吗?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近期成功摧毁废弃的气象卫星等不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吗?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自主研发”与“创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创新是指发明创造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而“自主研发”无非是追着国外先进技术后面去模仿。当然,“自主研发”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其所创造的价值却无法与“创新”相比。中国人较西方人缺乏创造力,这不仅是多年来学术研究的结论,也一向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中国人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按照中国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失去了创造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目前的教育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一直是重知识轻想象,重继承轻创造,重求同轻求异,重确定轻多样,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应试轻能力……在这些教育观念片面引导下,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强调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死记硬背”,在能力培养方面侧重的也仅仅是记忆力,理解力,很少在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方面做更大的努力。而据国外专家研究表明十七岁以前又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有这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路和思维非常开阔,不受限制,脑子中基本上没有思想上的束缚,再加上他们对社会规范的无知,可以不受约束地思考和做事,所以有着难以置信的创造力。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儿童本性中潜藏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否则,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正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以及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形成的教育观念,使孩子错过最佳培养时机,造成我们创造力的缺乏。一.社会评价标准导致孩子创造力下降在中国,从一个新的生命伴随着那声初啼来到人间,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好孩子,什么是好孩子呢?很简单,听话就是好孩子,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对父母和老师的训导、教诲和要求只许说是,不准说不,只能顺从、遵从和信从,不能拒绝、怀疑和反对。“好孩子”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作为对孩子的一种评价行为,自然会对孩子产生相对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形象,无疑会成为孩子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就会以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好孩子”。而在当下家长老师心目中的既定“好孩子”标准,认为考试好的学生就是样样都好,考试不好的学生就样样不好,中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强迫着去学习很多东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的。努力地盲目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还有同学的羡慕。就这样,慢慢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学习意识——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努力。成绩并不是一切,那为什么许多家长和老师却以成绩好坏来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高标准?在当今教育制度的限制下,只有分数高的学生考上大学的希望才大,所以分数就无形中成了评价学生的标准。然而考上理想的大学不仅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而且还是学生自己渴望实现的目标。唯分是利的思想占据了一切,读书就是为了考高分。学生只有在学业上获得好成绩,考取大学才会被长辈.亲朋好友看得起,在唯有考上大学才是成功或者说才能达到成才的‘门口’,踏上成功的台阶的理念控制下,才能被予以是成功了。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成功标准是考上大学,在这样的社会舆论控制下,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然是短短的八字谚语,但它却精辟地描绘出了当今社会现象和学生的无奈。这种对孩子的“听话、顺从”教育,却带来了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从根子上扼杀了人的创造力。二.家庭教育的偏差导致孩子创造力的缺失。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而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和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比如,家长鼓励孩子画想象画、科幻画,越是异想天开越好;鼓励孩子做小实验、搞小制作,饲养小动物;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西方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西方家长教导孩子: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做错事自己纠正,自尊并尊重别人,全身心锻炼,按兴趣学习。他们鼓励孩子成为梦想家,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成功者。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三.应试教育忽略孩子的创造力培养中国的教育是被考试和升学率异化的教育。中国人的教育方式吧,孩子一出世就被剥夺了自由,父母高高在上,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稍大一点,灌输的思想就是社会是残酷的,考不上大学就要找不到工作诸如此类,再到学校,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至此,中国人的心理扭曲过程基本完成,为畸形的成人社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小学生们向重点中学冲刺,中学生向大学冲刺,他们都像火线上的士兵,时刻准备着刺刀见红。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虽然说,现在我们要跟世界接轨,提出“废除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可事实呢?虽然国家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但目前尚不能脱离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于是孩子在繁重的课程和作业的重压下喘息,孩子还得再各种补习班和特长班之间疲于奔命。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校整个工作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不错,小学要为升中学服务,中学要为升大学服务。高考是个独木桥,我们必须要过。只要躲不过高考,成绩、分数就是硬道理,其他都是软道理。管理目标相当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分数、升学率,全部教育就是为了考分。以考为本的中国基础教育是不能承载一个创新型国家人才需求。考试有标准答案,孩子为了得高分,往往人云亦云,不敢创新,就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其次,由于考试有现成答案,考生只能步人后尘,在已知世界中徘徊。为什么中国学生年年获各种国际奥赛金牌,但中国至今无人获诺贝尔奖?根本原因是我们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更不培养人才。虽然说,现在我们要跟世界接轨,提出“废除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可事实呢?中国还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应试教育。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高分低能那是我们国人的最大悲哀呀!最后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下降。四.教育方法不当局限孩子的创造力发展西方学校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鼓励与众不同。这一点在美国的教育制度上有充分的体现。美国的学生作业和考试大多没有标准答案,教育的目的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写出自己的想法,生产出自己的作品。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也许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绝对是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思想,敢于挑战的社会公民。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比如,一位学生对物理、化学或生物不感兴趣,感觉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只选修比较基础的课程,而选修较多的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课程,只选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门,同样可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也能进入顶尖大学,同样有机会成为“精英”。中国学校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按部就班,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中国教育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熟练掌握,重视“精”和“深”,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从人的学习的本能出发,符合学习论,最大可能的激励孩子创造性,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学生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正是不能正视“学习是可以犯错的”这一规律,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创新思维。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创造力正一点一点的缺失?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是造成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着创造教育,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从长远目标来说对民族产业振兴有举足轻重地影响。联合国组织对人才的诠释是“具备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做出了或正在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能称为人才”对于知识和创造力哪个更重要,着重发展哪个更有利人的成长,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就已经明确地告诉了人们;“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