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核心考点1——哲学一、哲学(世界观)1.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社会意识形态。二、哲学研究的问题1.世界的统一性、共性。物质第一性——唯物主义。精神第一性——唯心主义。2.世界存在的状态。联系、发展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孤立、静止看问题——形而上学。3.认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社会历史——历史唯物主义。三、哲学的基本问题1.定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内容:(1)区别: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联系: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四、哲学思想的发展(一)唯物主义1.定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2.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始基)。②形态:金、木、水、火、土;元气;原子(德谟克利特)。③缺陷:自发性、猜测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物质归结为原子。②②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③历史进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无神论,反对了唯心主义有神论;坚持科学理性,反对封建迷信宗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导,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所有的事物的共性——客观实在性。(二)唯心主义1.定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2.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①精神——认为是人所具有的主观精神。②形态——感觉、经验、意志、理性、思想(中国人认为的——心),最终导致唯我论。(2)客观唯心主义①精神——认为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②形态——理念、绝对观念、绝对精神、宇宙精神、神(中国人认为的道、理)。(3)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②阶级根源:在剥削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作为精神生产的垄断者,会夸大精神的作用。③认识论根源:割裂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会使认识的某一过程、某一阶段片面化、绝化、直线性。核心考点2——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三个本质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2.显著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3.最显著的特征:实践性。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变革(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1.研究对象上:关于物质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好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内容上:关键在于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自身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相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3.作用上: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理论基础。第一部分辩证的唯物论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核心考点1——物质一、哲学物质范畴的演变(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如水、土、金、气等。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但缺乏科学依据,过于简单化。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种概括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概念的。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二、物质范畴的涵义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它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指不依赖人的意识,但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三、物质范畴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核心考点1——运动一、内涵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及其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及其过程。二、运动与物质的不可分1.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反对唯心主义的观点。核心考点2——静止一、内涵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相对平衡,暂时稳定的状态。二、特点1.有条件性2.相对性(1)相对于运动的总体而言(是多种运动的整体),相对于这个整体,在局部未发生特定的运动。(2)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未发生机械运动的相对位置的移动。(3)在事物的量变阶段,未发生质变。3.局部性4.间断性三、运动的无条件性、绝对性、整体性、连续性就运动的总体,相对于另一个参照系,就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而言,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整体的。核心考点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一)相互区别1.运动:标志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及过程。2.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相对平衡、暂时稳定的状态。3.特点:运动具有绝对性、无条件性、整体性、永恒性、连续性,静止具有相对性、有条件性、局部性、暂时性、间断性。(二)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无条件和有条件、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总体与局部、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关系。(三)相互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四)割裂运动和静止二者之间的关系1.只强调运动而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观点。2.只强调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核心考点1——时空一、定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时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持续性,具有一维不可逆性。空间: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并存关系、广延性,具有三维性。二、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性1.凡是时间和空间的量度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运动来量度。2.凡是物质运动都要经历时间,占据一定空间。3.注意的倾向: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相互联系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割裂了时空与物质运动的相互关系,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最终走向唯心主义。(1)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自身均匀的流逝。(2)空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容纳物质的容器。4.现代科学论证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性: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非欧几何学。核心考点2——时空的四大特征一、时空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时空是物质所固有的。要坚持时空的客观性,即坚持时空观的唯物主义,反对认为时空是精神的产物的唯心主义时空观。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时空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如:马赫主义认为“时空是人的感觉调整了的产物”、“时空是人的主观思想的习惯性想象”。康德的先验时空观认为“时空是人类思维的先天形式”。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时空是客观精神的产物。如黑格尔认为时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绝对精神先创造了空间,再创造了时间。二、时空的相对性(有条件性)就具体的时空特性而言,具有可变性,如非欧几何学。三、时空的无限性就整体的时空而言,一维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三维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四、时空的有限性是指具体时空的有限性。五、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第四章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核心考点1——意识的起源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1.非生命物质的一般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心理。3.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的意识。二、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产生中劳动起决定作用)1.劳动是利用和制造工具的活动,既要求人达到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而且要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反映,从而提出了意识产生的客观要求。2.分工协作的社会劳动要求人与人之间要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了语言。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就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3.语言和劳动共同起作用使猿脑转变为人脑,从而产生了人的意识。核心考点2——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中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第一信号系统是人与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特有的)二、意识是人对物质的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2.意识的主体反映能力具有差异,但都具有客观的根源。3.意识还具有主观特征的不同,既有正确的反映,也有虚幻歪曲的、错误的反映,但都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都有客观原型、社会原型。核心考点3——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定义人所具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二、表现形式1.人的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2.能动创造性。3.对客观物质的改造作用。4.对其他生理器官的控制作用。三、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1.正确估计: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2.前提:遵循客观规律。3.基本途径:社会实践。4.条件:一定的物质条件。第五章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核心考点1——实践一、定义人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二、内涵1.实践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即在实践中人把自我主体的愿望、意志、要求,对象化在现实的客观物质上。2.实践是人类感性物质的活动,它表明实践不单纯是主观的,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有高于理论的品性——直接现实性)。三、实践的特点1.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2.能动创造性。3.社会历史性。四、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提供了所有人类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以是实践最基本的形式)2.社会实践——调节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科学实验——探索事物规律的活动。核心考点2——实践的地位和作用一、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之所以存在是在实践中存在1.实践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一切活动所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2.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生命体。3.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社会,从而把人与动物相区别,使人成其为人,从而把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二、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1.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作用的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引起了主、客体的相互转化。首先主体客体化,即在生产劳动中,把主体的愿望、意志、要求对象化在、实现在客观物质上来;其次,客体主体化,即在认识消费中,客观的东西转变成为主体的部分。2.正是在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相互转化中体现了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联系的中介。三、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中介(一)主体1.定义: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认识活动的人。2.特点: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3.基本形式: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4.主体和主观:主体是指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