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森林区划和森林资源调查第一节森林区划第二节森林资源调查第一节森林区划森林经营单位通常几千或上万公顷,地域差异大,不易直接掌握全貌。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在森林经理时,首先必须做的工作就是森林区划(使有恒定的物理单位)。森林区划是森林经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第一步。一、概念森林区划(classificationbyforestcondition)是为了经营管理的方便,对森林资源进行地域上的组织,划分一定的管理单位。(分区划界)二、森林区划的在森林经理上的涵义1.森林区划可解决下列问题:可使空间有简明的分划;可使森林经理或其他工作的位置明确(Importantfororientation);可使森林作业的计划或执行上,有明显的空间范围(档案及收获统计亦然);便于调查、统计和分析森林资源调查的数据,也便于进行技术经济核算。为组织各种森林经营单位(如作业级)打下基础。便于进行长期的稳定的森林经营活动(如林场的建立,以场定居、以场轮伐),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可使对火灾的危害易于防范。2.森林区划的要求:森林区划,应适应森林的自然分界,从而成为森林的自然经营单位。故应尽量利用天然线作成区划,特别是经营单位之小班更应如此。森林区划,应尽最大可能不变动,使得有固定的位置与一贯的收获统计。把握森林区划的标准与主要观点,以确定面积的大小。过大显示不出区划的效用;过小则反失之简明,簿记也趋繁杂,特别是人工区划线过多,增多区划线地面与维持区划的费用。(二)中国的森林区划一般采用四级或五级区划:林业局—林场—营林区(分场/工区)—林班—小班;国营林场—营林区(分场/分区)—林班—小班县—乡(营林区)—村(林班)—小班一经区划,不能轻易变动。1、林业局的区划林业局是林区中一个独立的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企业单位。合理确定林业局的范围和境界,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重要保证。根据全国林业规划,我国各大林区已大部分建立了林业局。影响林业局境界确定的主要因素企业类型森工局和经营局;森林资源情况从长期经营和永续作业要求出发,林业局的经营面积一般以15-30万公顷为宜。自然地形地势以大的山系和水系等自然界限和永久性的道路作为林业局的境界,对于经营、利用、管理、运输、生活等有利,避免运材大翻岭、运距过长、管理不便、职工生活困难等尽量与行政区划相一致。林业局境界确定后,不宜轻易变动。其面积不宜过大,形状以规整为好,切忌将局址设在管辖范围以外。2、林场的区划林场的区划要考虑“以场轮伐,以场定居”,便于经营管理,合理组织生产,方便职工生活等原则。林场应尽量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自然地形及永久性标志为境界。场址选择在生产、生活、交通方便的地方。合适规模:过大,经营管理不便;过小,比较之下则可能非生产人员(固定人员)比例增大。具体而言:大型林场:1万公顷以上,最大不宜超过3万公顷;中型林场:1/3-1万公顷;小型林场:1/3万公顷以下。3、营林区的区划在林场内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开展林业生产活动和规划设计,将林场再区划为若干个营林区(或称作业区)。一个营林区应以形成一个运输系统为原则。它既是行政管理的基层单位,又是经营单位。营林区一般根据有效经营活动半径2.5-5公里范围进行区划,也应以自然界线(山脊、河流、道路等)为区划线。其界线一般应与林班线一致,以林班为单位进行区划。在山区营林区面积为2-3万亩,丘陵平原区一般1万亩以下(管理细致)。4、林班的区划林班(compartment):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计算和经营管理,将土地划分为许多个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它既是资源统计单位,也是永久性的经营管理单位。林班的必要性在森林内和在图上,明确森林各部分的位置、形状、面积。有利于制订各项施业的计划及其实施。有利于测量和面积的计算,作为小班测量的基础。有利于林业及森林调查簿的整理。林班的伐开线可用来作为通道及防害隔离线。林班的区划方法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综合区划法(1)人工区划法是以规正的直线,划分成一定面积的矩形或正方形的林班。林班线需人工伐开,在山区应用此法,既不便于经营又增加工作量。(2)自然区划法是利用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林班界线划分林班的方法。林班通常为两山夹一沟,沿林班线挂树号(勿须伐开)。缺点:林班的面积和形状各异。(3)综合区划法是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一般是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加部分人工区划而成,是山区区划林班的主要方法。可避免面积过大过小。(区划方便、统计方便、管理方便)。林班伐线及挂树号均作为永久性标记。在我国,经营强度较高的地区,林班面积为50公顷,中等的100公顷,较低的200公顷。因为林班是固定性质的区划,其区划线应尽可能地利用明显的山脊、河流、沟谷等自然地形。或者利用不轻易变动的道路、水路、防火线等设置林班线,没有这种适当的地物时,应设置人工伐开线进行区划。林班面积应尽可能使之均等,但其大小无一定标准。一般,经营面积大,林班也大,再有,择伐作业比皆伐作业林班要大。区划林班时,必须考虑到将来不至于变更。5、小班的区划(1)小班的定义林班是固定的经营单位。在同一个林班范围内,往往有不同立地条件及各种地类(地况),或者生长着各种不同林分(林况),需要规划营造不同的树种或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为了区别对待和合理组织林业生产,有必要将林班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地块,这就是小班。小班(subcompartment):是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别,而需要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地块或小区。它是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地域单位,也是调查规划的基本单位。(2)划分小班的依据主要是小班调查因子(地类、林分特点等)的显著差别。这些调查因子包括以下十类:土地类别;林种;优势树种或优势树种组;起源;龄级(组);郁闭度(疏密度);立地类型(林型);地位级(地位指数);出材率等级;林权。其中一因子有差异,经营措施会不同。和林班不同,小班面积没有限制,最大可以和林班一致,最小可以区划到0.067公顷。一般地,一个林班内小班划分的详细程度决定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地类和林分差异的程度,一个是森林经营强度。林地小班以0.1-1.0公顷以上为宜。如人工林小班一般最小面积为0.1公顷。划分小班的方法是在现地观测小班实际界线,目测勾绘于地形图上;丘陵山区,主要用对坡目测勾绘小班;在平原及山区对坡目测有困难时,要沿一定线路调查,遇有林相变化时要深入林内观察。小班界线在现地一般不设标志,亦不伐开。小班界线应尽量利用自然界线(如小路、山脊线)。目前越来越多地采用航片和卫片进行小班区划。第二节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区划完成之后,接着应进行范围广泛的森林调查,它为森林规划设计提供基础资料。森林经理工作最初即着眼于森林调查。一、森林资源调查的概述(一)定义森林资源调查:就是查清、查准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消长的比例关系,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动态规律。森林资源调查是制定计划,编制规划,确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二)意义制订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和修订一切林业计划和规划的依据。分析、检查、鉴定森林经营效果,预测未来的森林效益、木材生产潜力和森林资源发展的趋势。检查各项林业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及经营技术规定的执行情况。(三)森林资源调查的分类由于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和对象、深度和广度不同,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包括三大类: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一类调查)森林经理调查(二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1、国家森林资源调查(nationalforestsurveyornationalforestinventory)调查目的:为了迅速定期地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消长动态,为国家制定林业的方针、政策、规划和计划提供依据。调查对象:整个国家、一个省或一个大区,森林资源的数字和精度也只落实到上述对象。2、森林经理调查(forestsurvey;forestinvestigation)调查目的: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依据。调查对象:基层的林业生产单位,包括国有林业局、林场、乡村林场、村等。资源数字落实到山头地块,精度落实到基层生产单位。调查的内容除森林面积、蓄积、生长量外,还有立地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经营状况等的调查。3、作业设计调查(intensivesurvey)调查的目的:为作业设计提供依据。调查对象:某一林场的局部地段以及生产经营的某一方面。如伐前的伐区调查,抚育间伐调查等。调查内容比一、二类调查具体详细。各类调查各有目的和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一类调查:获得总体数据,不落实到山头地块。二类调查:资源落实单位小,内容多,项目细,主要用于编案。虽可获得总体数据,但调查时间长,成本高,精度难控制,不能代替一类。三类调查:时间性强、现实性强(最现状的数据)、针对性强,有短期的意义,必须单独调查。二类和三类调查尽管在局部地段有可能结合进行(近期),但近期内没有作业任务的地段则不必按三类要求进行,否则会增加二类的工作量和成本;(四)森林经理调查的内容在基层单位的森林经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是森林经理调查(二类调查),它直接关系到森林经营计划的编制。森林经理调查内容包括: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调查专业调查:包括为完成森林经理总任务或某一特定任务,所需进行的专项调查,如制表调查、生长量、出材量、消耗量调查、森林病虫害调查等。二、林业生产条件的调查(一)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调查。位置地势地貌:地形、山脉走向、海拔、坡度等。气候:光热条件,降水,湿度,常风,灾害性天气等土壤生物资源森林景观注:关注对森林经营有重要影响的自然因子(二)林业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地方发展总体规划、部门规划及各项计划。森林权属有关产业:农业、水利水电、矿山、木材企业、森林旅游等林产品的供需交通运输状况林业技术水平:技术装备、职工技术水平农村人口与劳动力的情况林区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三)过去森林经营情况的调查森林经营沿革建场史,森林演变,森林所有权和管理方面的变迁过去的森林经理情况森林采伐利用:历年采伐量、采伐方式、更新方式营林:主要经验和教训(树种及作业技术体系、整地造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营林效果等)森林保护企业管理情况:计划、财务、劳动、经济效益等。三、小班调查小班调查结合小班区划进行,使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小班调查卡片记载了根据目测和实测得到的各项调查因子。(一)小班调查项目地况调查林况调查小班内其它因子的记载1、地况调查地类坡向、坡度、坡位海拔土壤林权等2、林况调查按小班调查林况,调查项目包括:林种树种及组成年龄林分起源(天然、人工,实生和萌芽)平均直径平均高林分蓄积出材率立地质量等级(地位级、地位指数)疏密度(郁闭度)或立木度3、小班内其它因子的记载林木生长情况,林下植被、更新情况,特用植物情况,病虫害等(二)蓄积量落实到小班的方法目测调查法:求小班每公顷断面积(角规);测林分平均高;查标准表。由此得出小班每公顷蓄积。标准地或样地调查法:选有代表性的标准地(样地);每木调查;查一元材积表。由此得出标准地(样地)的蓄积。利用实验形数:求小班每公顷断面积(角规);测平均高;求小班每公顷蓄积量。M=G*(h+3)*f。本法在没有标准表和材积表的地方可采用。回归估计法:利用航空象片判读的蓄积量,或已有的森林资源清查的蓄积量资料,与部分现地实测蓄积量建立回归估计,推算小班单位面积蓄积量。包括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目测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抽样调查解决调查总体的蓄积量,目测调查取得小班的森林蓄积量。以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控制,以保证总体精度。当实测结果在抽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