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马克思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理论与当代实际09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生产关系、生产力矛盾运动理论与当代实际---产权改革本专题大致涉及如下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理论与实际的矛盾及有关这些矛盾认识理论预测:公有制,实际状况: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且私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结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似乎与当代实际发生了极大的矛盾。第二部分: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由有关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引发的争论。近年来,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由有关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引发的争论不断:首先是:吴易风与张维迎之争。其次是:郎顾之争,又称第三次改革的论争。第一部分:理论与实际的矛盾及有关这些矛盾认识本部分讲授提纲:(一)、马克思生产关系、生产力矛盾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二)、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生产关系的两次调整(三)、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中生产关系调整问题之比较本部分内容提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然而,关于邓小平及邓小平理论迄今仍有人存有误解。有鉴于此,本部分试图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两代中央领导人两次对中国生产关系的调整的历史性考察,阐明毛泽东、邓小平虽然在调整生产关系的做法上截然相反,但都完全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殊途同归,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本部分还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中各自生产关系调整的对比分析,一方面证明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的第二次生产关系调整是极为合理的,另一方面,以史为鉴,对未来中国生产关系(即所有制格局)的发展走势进行了预测。一、马克思生产关系、生产力矛盾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的。以生产关系为其研究对象,又非孤立的仅仅考察生产关系,而是联系生产力、联系上层建筑,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体中来研究和考察。所以,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的研究与考察,又几乎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的一条主线。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把生产关系作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呢?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目的而论,一般而言,是想揭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而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研究的终极目的而论,则是要通过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过程的分析,找出社会制度更迭的一般规律,证明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运动的,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在其初期和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其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侯,该社会形态就开始走向衰亡,最终会覆灭,进而以新的社会形态取代之。马克思置身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顶峰的特定历史时期,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研究与考察,他较早地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自身的诸多问题和弊端,较早的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正是这一切,它们给予了广大劳动者以贫困与灾难,它们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面繁荣的深层,究竟还有无贫困,如何认识当今资本主义制度的繁荣、富裕与贫困,本书内容中将有专章进行分析和评论)妨碍了广大劳动者应得的幸福。恰恰又是这些事实,在马克思时代,大多数人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全社会广大劳动者还停留在“宿命论”的桎梏中,将自己贫穷归昝于命运不佳,先天不足,最终逆来顺受,故马克思的终极目的是要把广大劳动者从“宿命论”中解放出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改变自己的景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其研究对象,又非孤立的仅仅只研究生产关系,而是结合生产力,把它们放在一个对立统一体中来考察。在它们这个对立统一体中,马克思发现,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确,人类社会形态迄今为止的变化,无不与生产力发展状况有关。原始社会的原始公有制,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如果不是共同劳动共同享受,不是当是那种原始公有制,人类将难以生存。尔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出现了少量的剩余,结果便导致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萌芽并发展。在私有制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又与生产力生产了矛盾,不同形式的、不同性质的公有制又开始出现。总之,生产关系的每一步发展和变化,都与生产力发展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它在一定意义上又有力的反作用于生产,当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它则有力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便随之产生,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日趋尖锐,最终,当其不可调和之时,原有生产方式的“外壳”就随之炸毁,新的生产方式亦应运而生。就这一意义上而言,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更迭的基本动力的思想;关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即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等,迄今为止日益被实践所证实。也正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等思想和理论问世以来,不断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关注,他们为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研究之,并有选择的接受和利用之。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史上来看,迄今为止,其生产关系大致已有过四次调整。其中每次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西方资产阶级及其理论家为维护其统治而关注、研究、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应认真的研究、科学的认识、自觉的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思想。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和过程而论,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是在协调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以便中国生产力有一个大飞跃!二、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生产关系的两次调整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迄今为止,大致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变革或调整。第一次是由毛泽东同志组织和领导,时间是建国初期即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主要内容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由邓小平同志组织和领导,主要内容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调整单一的公有制模式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仅从形式上看,两次调整截然相反,后者似乎是对前者的否定,是一个明显的倒退,但从结局上看,二者殊途同归,具有几乎同等重要的意义。认真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邓小平的历史功绩和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第一次变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新政权所面临的经济基础上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它们包括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遗留下来的官僚资本、民族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形成的农村个体私有制和城镇个体私有制。有鉴于此,在经济建设初期,首先解决的问题即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实现上述任务所选择的具体途径则是没收官僚资本,将其改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将其转化为全民所有制;通过典型示范、说服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民和城镇个体私营经济走集体化之路。那么,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把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作为革命刚刚胜利、经济建设刚刚开始时的首要任务呢?从其历史背景来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之初,曾面对的国情是国破民穷,政局动荡,社会黑暗腐败。苦难深重的人民遭受着多重剥削和压迫。为了拯救劳苦大众和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组织、领导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漫长而艰难的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受剥削、受压迫最深的劳苦大众为主要的依靠对象。是广大劳苦大众的支持、参与,是人民群众的浴血奋斗才使中国革命得以成功,长使新的政权得以建立。正因为以拯救劳苦大众,消灭剥削和压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所以,在革命成功后,他们理所当然的把消灭私有制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在中国农村中表现为改造中国农民的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使其变为集体所有制。这一过程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显得很急、很快。例如,革命成功后,刚刚进行完土地改革,中共中央就于1951年12月制定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要求各级党委试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地区有些农民在土改中分得土地后,来不及充分施展自己的经营才能,当然也不了解单个经营的缺陷,就开始进入了带有集体化性质的互助合作轨道。之所以如此,应该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以高度的战略眼光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尤其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主观愿望上,一方面担心分的土地的农民缺乏经营经验和能力,在天灾人祸面前重新丧失土地,形成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受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之影响,过早的注重了协作会形成新的生产力、集体化有利于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实际方面来分析,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所担心的情况,以及协作和集体化的优越性也确实存在着。土地改革使农民分的土地后,生产积极性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又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缺乏牲畜或其他生产资料,缺乏劳动力,特别是在农忙季节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至于在农村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以及采用新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仅靠个体农民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例如,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由陈永贵组织成立的互助组,该组当时共9户人家,参加互助组的成员则是5个小孩4个老人。5个小孩中最大的16岁。4个老人中最年轻的也有50岁。该互助组没驴没马没劳力,陈永贵则是他们中间唯一的壮劳动力(映泉:《陈永贵传》,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30页)。如果陈永贵当时不把这些老弱残兵组织起来,很难想象他们各自发展的结果。正是互助组这个集体形成的协作和生产力,使这些老弱残兵能够生存和发展。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进行的同时,城市也于1950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初期主要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纳入加工定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0年,接受加工定货的私营工业产值占私营工业总产值的29%,1951年增加到43%,1952年底增加到56%。1952年底还出现了少数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企业,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此后,经历过全行业公私合营、向工商业资本家支付定息等,到1956年底即在工商业领域完成了消灭私有制,建立起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消灭工商业领域中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采取的措施。因为私有制的工商企业中,无疑存在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取消私有制从而取消剥削,不仅符合革命的初衷,而且有利于调动作为生产力重要构成要素的劳动者的积极性。此外,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利于集中统一配置全国生产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避免无序竞争等。这些也许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当时的初衷和出发点。过渡时期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第一次生产关系调整与变革,在中国经济史上曾发挥过较为重要的作用,有着较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从总体而言,它使战乱造成的残破不堪的国民经济,较快的得到恢复;它使人民生活很快趋于稳定,使人民的吃穿用得到了起码的保证。具体而言,在工业方面,到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工业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704亿元,比1952年的349亿元增长了128、6%(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第165页。)其中钢产量由1949年15、8万吨增长到53万吨;原煤由1949年3243万吨增长到13000万吨;化肥由1949年的2、7万吨增长到249万吨;发电量由1949年的43、1亿度增长到166、3亿度。(同上书,第167页)在农业方面,由于集体化能较为合理的有计划的分工协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能集中经营也就有更大的经济实力能够较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