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小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020/5/2415/24/2020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哪些是重要的句子?1)从形式上说: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2)从内容上说: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即文眼;3)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4)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5)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埋葬了。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起始句、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关键句等。譬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段首句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许多同学都觉得无法回答。其实其前文是评述马克思在科学上的贡献及其对其他科学家在科研成果上的关注,其后文是评述马克思的伟大革命实践。再依句“因为”和“首先”可知,这句话是说明马克思为什么重视科学研究。于是本句的意思是:马克思重视科学研究是为了用科学来推动革命实践。私敌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4、从分析写作背景及其表达意图入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5、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对含有修辞格语句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含有比喻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试题考查的重点。6、从分析相邻句入手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对于那些关键性语句,要特别注意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抓住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看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这相邻的上下句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7、从分析语句的感情入手准确把握语句的感情因素,是理解文学作品中有关语句的关键。文学作品往往以情动人,有很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些必须借助于感情的线索去深刻领会。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理解句子应注意的问题•1、不要人为地“拔高”•这是指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于人,通常表现为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句往上加。•2、要学会多角度理解•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它的组合因素复杂,甚至是多侧面的综合体,所以理解的角度就不能是单一的。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涉及的机会极少,这里便不再举例阐述了。•言外之意是某一语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作者临时赋予的意思,这种意思虽没有直接说出来,却是发话人向听话人传达的主要信息。•策略1识别语句与语境的不谐调,领悟言外之意•某一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语境(交际中的话题、目的、双方的关系、场合等)不谐调时,往往它就有了言外之意。所以和常规的交际比较,识别出语句与语境有了不谐调的情况,便要调动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来领悟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请看示例。•(1)甲:刚才和你说话的人是谁?•乙:那是我母亲的丈夫。•(2)某著名哲学教授因情面难却,推荐一名学生担任哲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的推荐信写道:亲爱的某先生,某君英语出色,经常出席导师讨论会。•例(1)中乙的回答没有扣住“和你说话的人”这一话题作答,答话的字面意义和语境不谐调,根据人伦关系的知识,使可领悟出言外之意是:那人不是我的生父。例(2)中教授的信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信的内容与交际目的相悖,和正常的情况比较,便可领悟出言外之意是:某君不宜担任哲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例一: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侯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3分,意思对即可)根据答案的形式,我们将这一题型概括为理解句子的蕴含义。•策略2依据修辞方法,通过联想解释言外之意•说话人为了借助形象来启示听者、读者调动生活感受来领会他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时,常运用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方法。所以可以依据这类修辞方法,联系语句的字面意思和语境,通过相似、相关、相反的联想来解释言外之意。请看示例:•(1)(他)又说,我必须把它(法语)记在心里,永远别忘记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都德《最后一课》)•例(1)中带横线的句子有言外之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囚犯来说是有机会犯得自由;那么,牢记自己民族的语言,对亡了国的人民来说就是能重新复兴自己的国家。通过相似联想可以得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例二: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4分)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___________现象。答案: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的(词语选得对而前后不衔接的扣1分)根据答案的形式,我们将这一题型概括为理解句子的比喻义。《阳关古道苍凉美》(2008年全国卷I)相关语段: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参考答案: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答案解析:这篇散文描绘了阳关古道的由来及作者游历阳关遗址的见闻、感慨,文思隽永,意蕴深厚。本段主要写阳关的自然风貌,“绿色的海洋”的本体就是“宽广的绿色林带”,“突然闯进”暗含了作者的惊喜。结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5.根据上下文,解释“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的含意。•策略3从语句省略的前提或结论,推断言外之意•说话人为了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表述得很委婉,常常把推论过程中最主的的内容省略不说,而只说推论中的前提或结论。所以理解这类语言现象造成的言外之意,可以通过分析出推论的过程,说出前提或结论,来推断出言外之意。请看示例:•(1)1988年11月美国大选后,刚当选的总统布什召见鲍威尔说:“我想我应该有我自己的国家安全顾问。”•例(1)中的布什总统只说了推论的大前提,而小前提“你不是我的国家安全顾问”对鲍威尔来说是不言自明,这里主要的信息在结论上,即“鲍威尔必须离职”。•策略4把握虚词用法,从语境中归纳出言外之意•一些虚词的使用是有严格的语义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发话人通常是不说的,但语境(上下文)一定满足了这些语义的条件,所以带有这类虚词的语句往往就有了言外之意。请看示例:•1961年夏天,雷锋到佳木斯执行任务。8月3日,他乘车回沈阳,照样扶老携幼,帮助列车员忙这忙那。•第三包乘组的列车员小王见他一刻也不闲不着,想起了在报上读过的雷锋事迹,眼前这个浓眉大眼的年轻战士会不会就是雷锋呢?•“照样”这个虚词使用的语条件是:条件处境变了而做法没变。作者用了这个词,使得画线的句子有了言外之意,即雷锋是在出差后,十分劳累的情况下仍坚持做好事。我们从这个句子的上下文交待的内容中可以归纳出这个言外之意。•策略5从变换的句式中领悟言外之意•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各自的表达功能是不同的,但陈述句和祈使句都能换一个说法来表示各自的意思,即变换成疑问句。这样变换过来的疑问句就有了言外之意。反问句用疑问句的方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也有言外之意。如:那是我的错吗?表示的意思是:这不是我的错。又如:你能打开窗户吗?在一定的场合表示的意思是:你打开窗户。有的疑问句,发话人和受话人关系不同,会有不同的言外之意。如:你要命,还是要钱?如果说话人是强盗,那么言外之意:不交钱就要你的命。如果双方是夫妻,言外之意则是:别拼命干了,身体要紧。•有时祈使句能变换成陈述句来表意。如:屋子真热。•在一定的情景中表示的意思是:你打开窗户。•书面语中语句结构形式的变化也能表现言外之意,如:•临日,贾母带着蓉妻坐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坐一乘驮轿,贾珍骑马率了众家丁护卫,又有几辆大车与婆子丫鬟等坐,并放些随换的衣包等件。•画线的句子结构与前边三分句不同,采用了无主句与前边对照,作者以示贾府主仆等级分别。这层意思作者没有明说,而是通过句子结构变化形成的对比来表现的。这种“言不尽意”要比通过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之间的变换表现的言外之意隐含得多,不仔细品味是领悟不到的。[点拨]准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答题一般要注意什么?1.找到句子的位置,明确信息区域。在读题目时,要能够迅速从文章中找到句子的位置,以它为圆心,“投石探波”,根据句子本身、与它相关的文字、文中表达的意思或层次转换的词语等,来确定句子所管涉的信息范围。2.分析所给的句子,抓准对象和角度。要根据句子以及相关的文字,对句子所涉及的对象、句子所谈论的问题的角度等有比较明白的了解,这是在信息区域内理解意思的基础,也是进行判断的基础。3.结合文章情境、文段和选项比照判断。句子的意思不是孤立的,总是与上下文中一定的内容相关,每个选项也是由原文的某个层次、某个句子提炼概括而来。选项的意思是否在句子关涉的意义范围之内,是否与所考的句子的角度吻合,是否与原文的表达一致,都须要逐一进行细心的阅读比照,通过比照来发现正误。此外,还应该注意题目是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还是选择错误的一项。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4题。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4.对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A.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B.美国的那种转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品种是无法对付害虫的。C.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D.那种能抗虫害的作物,在抗虫害的同时,又保护了一些害虫。[答案]C[解析]此题是考查画线句子的意思。理解句意常用的方法就是提炼句子的主干,压缩句意,把选项与原句进行对照。原句主干: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出现害虫。可以简明地看清原句意思是,“玉米和棉花导致出现害虫”,并且这只是“可能”。在四个选项中,A、D项相差太远;B项是说无法对付害虫,实际上,害虫还未出现。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5题。水约占人体体重的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比例并不一样。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