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史主讲李明清一.哲学是什么?“哲学”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思是“爱智慧”。“智慧”是指宇宙自然最深邃,最根本的奥秘,标志的一个至高无上、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柏拉图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合人,我们人只能爱智慧。这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具有功利性和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智慧本身。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哲学家们把“智慧之爱”变成“智慧之学”就成了他们千方百计企图实现的梦想,这个美梦一做就是2000多年。二、学习哲学的意义1.是训练理论思维的唯一途径。2.有利于我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3.是树立历史感和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4.是引导我们自考人生的意义等重大问题的最理想的向导。三、教学计划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第四章柏拉图哲学第五章亚里斯多德哲学第六章晚期希腊哲学第七章基督教哲学的诞生第八章早期经院哲学第九章经院哲学的亚里斯多德主义第十章英国的经院哲学家第十一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第十二章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第十三章笛卡尔的唯理论第十四章唯理论的发展第十五章英国经验论第十六章法国启蒙哲学第十七章康德的批判哲学第十八章绝对唯心论第十九章黑格尔哲学体系第二十章黑格尔哲学的余波四、基本要求1.请勿缺勤迟到早退,到课率在90%以上2.作业及时认真完成,以便老师批阅计分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4.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如有疑问及时提出第一编古代哲学古代哲学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前后延续了1000多年。把它划分为早期自然哲学、雅典时期哲学和晚期哲学三个阶段。这部分包括教材前六章的内容。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古希腊哲学的特质:1.非宗教的精神2.思辨精神非宗教的精神古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突出地表现在神话中,古希腊神话所表现的世界观有以下特征:第一、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第二、神人同形同性。第三、迷狂的宗教精神。第四、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思辨精神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的特点有:静观、辩证、演绎、理智、实践。第二章早期的自然哲学从本原的数目是一还是多,是变化还是不变化的角度看,早期自然哲学可以分为:1、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利亚派3、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2、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4、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一、伊奥利亚派(一)泰利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二)阿那克西曼德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2.认为万物的生成是“无定”的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归复于“无定”。3.认为一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消亡。(三)阿拉克西美尼1.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2.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四)赫拉克利特从外在形态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从内在本性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的原则。1、火是世界的本原。2、逻各斯学说逻各斯的含义: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3、生成辩证法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对立和谐的关系对立也是统一的关系对立也是相对的关系二、毕达哥拉斯派1、灵魂不朽2、最好的和谐、净化灵魂的手段、是音乐、哲学和数学。(一)灵魂观念(二)数本原说1.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的规律性。2.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三、爱利亚派1.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2.“神”是唯一的、绝对的、普遍的和不变的3.“神”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一)克赛诺芬尼(二)巴门尼德1.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2.对“是者”的认识,重要的是:“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能够被说的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3.论证了“是者”有如下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4.区分了“真理”和“意见”以及相对应的两种认识能力。(三)芝诺1.“二分法”2.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3.“飞矢不动”4.“一倍的时等于一半的时间”。芝诺否定运动的可能的四个证论:四、元素派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2.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3.四根的组合和分离是外力的作用,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4.在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同类相知:由于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同类的根相接触时(叫“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思想则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1.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2.他认为种子本身没有致使种子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作“心灵”。他第一个把“心灵”理解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3.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提出认识是“异类相知”的理论。异类相知:指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认为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1.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即绝对的充实,不可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的,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2.他认为原子的性质有: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原子的分离使物体消失。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别。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中。3.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4.在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响论和约定论。影响论:认为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印象中的印象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影。约定论:认为对于像声音、颜色、味道等的感觉,不是事物的本性生成的,而是人为造就的。第三章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一、智者运动(一)智者的含义1.智者:原义为有智慧的人。在此专指“职业教师”,主要是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其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意义,也有对文明的破坏。(二)智者运动的原因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史上的追求。2.为适应希腊求其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三)智者在社会政治上的两种学说1.“自然说”:该学说在讨论人事问题时,认为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到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人的本性是什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其一、弱肉强食其二、天生平等2.“约定说”:该学说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有不同的看法:民主制度法制德治3.智者批判精神的原则:怀疑注意、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我想是真的,就是真的;我相信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二、智者的代表人物(一)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的话说,“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该命题被后人赋予了各种含义:成为表现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主观主义、唯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命题。(二)高尔吉亚高尔吉亚的三个命题:1.无物存在。2.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3.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三、苏格拉底(一)“认识你自己”命题的含义: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命题的意义:重新激发对真理的追求;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二)“德性就是知识”1.命题的含义:认得德性是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技艺,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2.命题的意义:无人有意作恶,如果一个知道什么是善,他就会去实践它。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三)苏格拉底方法1.认为做的只是要有正当的方法。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3.苏格拉底方法——“助产术”。第四章柏拉图柏拉图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一、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一)“理念”的含义:是事物的共相;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是事物追求的目的。(二)“理念”的特征1.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2.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3.不变性和永恒性。4.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5.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6.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是“善”,而“善”是理念追求的目的。8.单一性和多数性:它即是同类事物的理念,又是不同类型事物的理念。9.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三)关于“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学说1.“分有”说2.“摹仿”说二、柏拉图的知识论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领域。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知识形式:低级的知识——数学理性的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对象: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主体:囚徒知识形式: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三、柏拉图的灵魂说(一)对灵魂的三重区分:1.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理性: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激情: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本性。2.灵魂的各部与各种德性相对应,是政治关系的基础理性——智慧——保王者激情——勇敢——武士欲望——节制——生产者(二)灵魂回忆说:认为学习就是回忆第五章亚里士多德1.理论科学:形而上学、数学、物理学、逻辑学2.实践科学:伦理学、政治学3.艺术一.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主要内容(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1.物理学的含义: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即自然科学。“自然”指运动的事物的本原和原因。2.论运动第一.对运动的表述:事物的运动就是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变化。一个运动要成立,必须有三个要素:形式、缺乏和质料。称之为“运动三本原”。•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第二.对事物运动原因的解说——“四因说”质料因: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留存于其中的东西。(生命离不开躯体、圆离不开弧等)形式因:即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生命不在于躯体,而在于生命,生命的本质在灵魂。)•动力因:指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策划是行动的原因、父母是孩子的原因等)•目的因:即事物要实现的目标。以上四个原因,又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第三.论位移运动1.对运动的分类:性质的;数量的;位置的,即位移运动。2.位移运动最基本最重要认为位移运动只是在事物受到外力的推动,被迫离开自然位置,进入另一个事物的位置才发生。(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1.“形而上学”的含义:形而上学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科学的,其他科学研究对象只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于是译作“形而上学”。2.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批判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质、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一般和个别的思想。第一、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柏拉图的理念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体共同本质的目的;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