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揣摩品味有特色的语言。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学习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揣摩品味有特色的语言。一、导入: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2、联军远征中国历史资料简单交流。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攻占北京,焚毁并掠夺圆明园。3、检查字词:(1)给加线的字注音:赃物箱箧制裁给予恍若琉璃珐琅眼花缭乱惊骇晨曦瞥见劫掠(2)解词:不可名状: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三、整体感知:(学生带思考题,听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思考)(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四、合作探究:(默读课文)(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五、重点研读: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1、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2、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5、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6、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7、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8、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六、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珐琅()朱lù()晨xī()瞥()见箱箧()惊hài()2.写出反义词。文明()干净()朴素()赞誉()3.解释下列词语。①独一无二:②眼花缭乱:③不可名状:④荡然无存:⑤富丽堂皇:⑥丰功伟绩: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行径是什么态度?表达他怎样的感情?(二)比较阅读。(甲)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乙)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住,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节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5.甲文是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将它写得这样美?6.乙文这一带废墟指的是什么地方?7.甲文乙文感情基调、语言风格有何不同?8.怎样理解凝固的历史我为什么怅然凝望?9.体会文中画的句子,就乙文主旨谈点看法。三、写作。10.《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3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三、整体感知思考题:(1)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2)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3)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四、合作探究:(1)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2)明确: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五、重点研读:1.(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2.(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3.(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4.(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对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5.(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6.(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7.(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8.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一、1.fàlánɡ鹭曦piēqiè骇2.野蛮肮脏华丽贬低。3.①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②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③不能够用语言形容。④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⑤宏伟美丽,体面气派大。⑥伟大的功绩。4.雨果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给予强烈的谴责和辛辣讽刺。对被侵略、被掠夺者表示巨大的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5.是想表明,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品,它的被劫掠,更暴露侵略者贪婪无耻。6.被劫掠、焚毁的圆明园的残存遗迹--长春园一带。7.甲文带有热情赞美,极力渲染,语言富于想像,辞语华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乙文带有凝重深沉之感,语言形象,尊重现实感受。8.这遗留下来的当年的遗迹上,镌刻着侵略者肆意妄为的痕迹,记载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因作者为这尘封着的凝固的历史的废墟,长期没有变化而失望,总企望能看到废墟之上建立起--富强的新国家。9.对这些残存的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只有深刻意识到中国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