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人教版新课程选修课教材介绍及教学建议•一、人教版语文选修课教材总体情况介绍•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例•三、《中国小说欣赏》简介及教学建议•四、《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简介•五、《语言文字应用》简介及教学建议•六、《先秦诸子选读》简介及教学建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简介及教学建议壹教材总体介绍编写指导思想•在义务教育阶段古诗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阅读,以求提升审美境界,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坚实的基础。•适应高中生文言文的学习要求,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同学们阅读古代诗文。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自己的鉴赏探究,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诗文集中编排,有助于认识诗歌散文各自的文体特征。同时,通过文学史知识介绍,将已学过的作家作品贯穿起来,获得对古代诗歌和散文发展概况的大致了解。•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采用全新的单元编排方式。诗文分列,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诗文各分三个单元,繁简适度,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尽可能从大处着眼,抓住跟两种文体本质属性有关的主要之点,充分体现两种文体的基本特征,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从选目看,各单元所选作品,均不在一个平面上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和鉴赏需要作多层次安排。•以引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出发点,教材的编写与设计,有着强烈的方法指导意识。•总之,这本教科书既区别于大学读物,也不同于一般的大学读物。它力求将接受式学习与自主探究式学习同时并举,给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同时又立足于激发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供措施。教材内容(一)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意旨)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第三单元:因声求气、涵咏诗韵(体会诗歌的声韵)•教材内容(二)•散文部分•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教材内容(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单元内容设计•赏析指导(短文):总领•赏析示例(诗作):示范•自主赏析(诗文作品):教师指导下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推荐作品: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单元内容设计•“自主赏析”部分后面都附有“探究•讨论”和“相关链接”,提供同学们自主赏析的凭借•“探究•讨论”问题设计层级明显,注意多方面比较、引申,符合单元要求和认知规律,极富价值。•“相关链接”资料广泛丰富,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湘夫人》“探究•讨论”•一、背诵这篇作品诵读提示:1.此诗为男(湘君)女(湘夫人)对唱的乐歌。2.《楚辞》中的语助词“兮”字,往往表示节拍的停顿,是衬字。此诗中“兮”字的位置和《离骚》不一样,不是在句末,而是在句中,将五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句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节奏较之《离骚》迂缓。3.注意把握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幽怨、哀婉的情感基调。【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略)【引导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解决“基本口粮”】三、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真正读懂古诗,为进一步欣赏打下基础】四、思考下面的问题,理解作品的主旨。【结合单元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进一步探究这首诗的主旨。三个问题可以看作探究主旨的路径,学生经由对三个问题的回答,不仅能更好地鉴赏这首诗,而且也可从中学会一些鉴赏的方法】•1.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参见“相关链接”中王逸、刘勰语)。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参考答案•同意。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他的幽愤深广,富于悲剧精神。这一切,都体现在《湘夫人》中。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远多于希望的情况下,又透露出来不可抑制的哀怨、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不正透露出屈原的身世悲剧吗?•2.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诗中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著、深挚的爱情,共同过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3.说说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境气氛,对于全诗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彷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三、四句写沅湘秋景,清丽如画。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起,这凄清、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五、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问句,如湘君所唱“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湘夫人所唱“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和他们要表达的爱情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即景起兴的艺术手法,从而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这些问句都用自然现象的错位、颠倒,比喻诗中主人公的爱情不顺利,愿望得不到实现。《湘夫人》“相关链接”•一、《九歌》的创作缘起《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湘夫人》“相关链接”二、后人对《九歌》之评述《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九歌》中的)这些神道们——实际是神所“凭依”的巫们——按照各自的身份,分班表演着程度不同的哀艳或悲壮的小故事,情形就和近世神庙中演戏差不多。(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楚辞编》)欣赏要点与教学建议(一)•注重语感•展开想象•深入体验•力求领悟欣赏要点与教学建议(二)•指导赏析•示范赏析•自主赏析•推荐赏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排•教学目标•单元说明•作品赏析整体感知语言品味关于练习有关资料提供的相关课例(一)临沂一中类延勇《将进酒》(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之“赏析示例”)(二)临沂四中王建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之“自主赏析”)(三)沂南一中李杰《伶官传序》(第四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之“自主赏析”)(四)苍山实验中学李淑娜《登岳阳楼》(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之“自主赏析”)(五)莱芜一中田军《将进酒》(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之“赏析示例”)贰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一体化设计案例•体现层级•符合鉴赏规律•教、学、评合一•1.亲近文本——诵读“诵读提示:•(1)此诗为歌行体,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长短相间,交错、回环,注意读出时缓时及的节奏,体会诗人半吐半吞、欲说还休的情感。•(2)最后两句连用七言,如滔滔洪水,奔涌而出,诵读时要注意音节中所体现出的感情高潮。”(选修《拟行路难》)•音读—义读—情读—美读2.“诗歌素描”(理解、感悟、语言转换训练)◎曾冬《唐诗漫步》◎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白话散文(三十年代国立清华大学考题)曾冬《唐诗漫步》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许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深了。雨渐渐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下红盖头的那个晚上。朦胧中,抓起你柔若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依靠。我拥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渐渐沥沥的雨。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实验区学生作品举例:学生习作:……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绿油油的麦稞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曲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被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悠扬的啼声擢破了夏日的沉寂。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高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永远无法埋没人间绝响。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二班魏延宝)临沂市高一期末考题以下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二联,请你仔细阅读,然后根据说明写作。(6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①本诗写情,但无一字及情。诗中借百花残、蚕吐丝、蜡炬成灰等具体意象含蓄表露出内心缠绵浓烈的情思。请将这四句诗改写成白话文,宜讲求文字的精致与文气的流畅;•②将古典诗改写成白话文时,不必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处理,原诗所描述之人、事、物、时空背景都不宜忽略,叙述者的口吻、人称也不应改动,有时要增加局部描写以补足情境。•③本诗写情,情感缠绵浓烈,意境蕴藉有味,改写的文字应该忠实保留这种氛围,以与原诗相映。•(改编自台湾高中写作教材)•改写文示例:•冲破了障碍,排除了阻挡,好不容易我们才能见面。相聚,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呀!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短暂的片刻,我们也格外珍惜。而当面临离别之时,我内心痛楚哀伤,就像东风不再,原本受春气滋养的花朵顿时凋零一般。•还记得蚕总是不断吐丝,就像我对你的眷恋,直到生命步上尽头才会终止;此时此刻,对你思念不尽,又像案上燃烧的蜡烛,我以不停的泪水耗尽生,直到烧成灰烬才无泪可流。•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我们不能相伴相守,只好独自愁苦,让思念如利针刺进心坎,时时牵扯,时时挣扎。我希望你知道,虽然我的身远在天涯,但我的心永伴你身边。命题说明:改写是一种以某篇现成作品为基础,按照写作要求,在对原文形式或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后,所写出的新作品。改写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发展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命制此题主要为了给高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提供一种借鉴。3.“我最喜爱的一句诗”征文活动(鉴赏、审美)学生作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那是明月松间照的恬淡;一串淡远的音符飘过,那是清泉石上流的润泽。清馨怡人,淡远悠扬。松间明月朗朗照亮一弯纯净的心湖,一片菊花飘香的圣土。石上清泉涓涓地流,流去满身的疲惫,尔后如一只初醒的鸟儿径直飞向那一片苍茫的绿叶。漫步林间,任身上映出松针的翠影,浮现出亘古的幽静,任脚步下踏出轻快的步伐,与石泉流水对唱、和歌。不知不觉间,流出了一个安谧的梦,梦中以树根为枕,静静地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王维安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