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红专厂的案例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提提要要::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研究广州红专厂的空间功能置换和游客感知,空间功能的置换具体表现为物质载体工业建筑和机器设备的外观改造及用途变化,而游客感知则通过分析游客对工业遗产空间的感知情况,探讨空间置换后产生和传达出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些意义与工业遗产价值的关系,可以更好的理解工业遗产空间的消费主义改造方式,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创意产业空间所体现的当今社会对工业遗产的态度。研究发现,游客将红专厂理解为一个文化艺术和休闲消费的场所,而不是工业文明的记忆空间。红专厂工业空间的创意产业园式改造,传递出的已经不是工业文化的内涵,而是新的消费意义,实际上是工业文化向消费文化转变的过程。这种再利用方式与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遗产保护是有所偏离的。关键词关键词::工业遗产;诠释;创意产业园;再利用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广州红专厂的案例研究范晓君1,徐红罡2,3(1.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沈阳110034;2.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510275;3.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510275)THEFUNCTIONCHANGEANDINTERPRETATIONOFINDUSTRIALHERITAGEFROMTHEFUNCTIONCHANGEANDINTERPRETATIONOFINDUSTRIALHERITAGEFROMAPERSPECTIVEOFCONSTRUCTION:ACASESTUDYOFAPERSPECTIVEOFCONSTRUCTION:ACASESTUDYOFREDTORYINGUANGZHOUREDTORYINGUANGZHOUFANXiao-jun1,XUHong-gang2,3(1.SchoolofHospitalityandTourismManagement,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henyang110034,China;2.SchoolofTourism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3.CenterforTourismPlanning&Research,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Abstract:Abstract:Heritageistheconstructionofthepast.Inthispaper,RedtoryinGuangzhouwastakenasacasetoexplorethefunctionchangeandinterpretationofindustrialheritageundertheinfluenceofconsumerism.Inmodernsociety,culturalcommercializationwhichcomesalongwithconsumerismandglobalizationimpactsChinadeeply.Undertheguidanceoftheartists,industrialsiteshavebeentransformedintonewculturalpro-ductionandconsumptionsiteslinkedtoartandcreativeindustry.InGuangzhou,alongwiththetransforma-tionoftheoldcityandindustrialrestructuringfromsecondaryindustrytotertiaryindustry,alotofoldfacto-rieshavebeenconvertedintocreativeindustryparks.Duringthisprocess,thefunctionsofindustrialbuild-ings,machinesandequipmentsarechanged.ThemeaningofCreativeIndustryParkisnolongerindustrialculturebuttheactualprocessfromindustrialculturetoconsumerculture.Therearethreecharacteristicsinthisconstructiveprocess:mainbodyofconstructionchangesfromtheoriginalworkerstoartistsandotherculturalproducers;industrialhistoryandculturehavebeendisassembledintopieceswithhighlyselectiveandfragmentationtrends;industryisbeautifiedandcombinedwithfashionandart,toconveytothepublicoftenpetty,art,nostalgiaandculturalperceptionandunderstanding.Keywords:Keywords:industrialheritage;interpretation;creativepark;reuse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ZH07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L14AJY008);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GJ08)范晓君(1978—),女,辽宁辽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遗产、遗产旅游。E-mail:fanxiaojun9@163.com。2014-08-072014-12-301003-2398(2015)05-0022-0710.13959/j.issn.1003-2398.2015.05.0042015年第5期总第145期人文地理22遗产是关于“过去”(thepast)的遗留,但是并非所有“过去”都是遗产,遗产是对过去的选择性建构[1],是与过去的关系的反映[2]。建构主义认为现实是通过主观过程社会地建构出来的[3],是实践和互动的建构过程,因此需要分析不同群体如何从各自的视角、利益与立场出发进行社会建构[4]。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认识到“遗产”并非专家的发现,而是一种社会建构[5],是由当地社会情境赋予的价值,具有一定主观性、经验性和描述性[6,7]。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中非常特殊的一种类型,工厂的机器设备和厂房与文物古迹不同,缺乏传统意义的美感,保留原有功能和原貌较为困难,主要通过再利用的方式保存下来[8]。工业遗产普遍面临保留和再利用的困境。对于工业遗产的保留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完全保护为博物馆,另一种是改造为创意产业空间。这两种解决方案都面临着与遗产价值的关系问题,对于博物馆式的改造方式,需要重点关注展示和诠释是否体现了遗产的原真性。而创意产业空间的改造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需求为文化遗产的消费提供了动机和合法性,带来了文化商业化。作为“被创造的遗产”(creatingtheheritage),工业遗产也是通过对回忆的创造和商品化消费过程重新建构[9],是历史所塑造的当代产品[10]。这个过程是主观的、被现实所过滤的[11],是一个遗产被用作资源以满足特定目的的社会过程,也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最终结果是遗产的展示和诠释甚至清除,“祖先的遗赠和历史的遗留,在现代语境下被作为工具性的选择和认定,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时尚口味”[12]。在大批工业遗迹被推倒抹平的城市化进程中,这种因改造而得以幸存的工业遗迹,以另外一种方式讲述着工业历史和社会变迁。对工业遗产的消费主义改造和再利用方式,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成为席卷世界的时尚之举,被不断地推广和复制,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13]。在艺术家的引领下,原来的工业生产空间转变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空间,变得更加美学化和景观化[14],更具有旅游吸引力[15-17]。管理者以遗产的形式表达某种价值,而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对遗产所表达的价值作出自己的认知[3]。现实中对旧工厂改造的创意园存在着一定的争议,这些被保留但未被完全保护的旧工厂,究竟是不是遗产意义上的工业遗产?工业的物质载体上所附加的新的意义又是什么?对工业遗产创意产业园式的改造已经不是一个遗产化的过程,所以没有原真性的内在要求,但这种利用工业遗产作为物质载体的空间又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意义?这种意义与遗产价值的关系是什么?这些是值得探讨的。当工业生产场所转变为文化生产和消费场所,工业文化向消费文化的转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哪些特点?这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证材料的验证。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考量,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研究广州红专厂的空间功能置换和游客感知,空间功能的置换具体表现在工业建筑、机器设备的功能置换和意义诠释,而游客感知则通过分析游客对这些空间的主观体验和感知,探讨空间置换后产生和传达出来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些意义与工业遗产价值的关系,可以更好的理解工业遗产空间的消费主义改造方式,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创意产业空间身上所体现的当今社会对工业遗产的态度。旧工厂等工业空间,由于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空间可塑性强,因此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理想载体。在消费社会的推动下,大量工业空间被建构为文化产品,改造为创业产业园。工业的美学价值被重新认识,工业遗产成为文化和艺术领域的新宠,工业和艺术的关系成为工业遗产商品化过程的可视舞台。很多工业遗迹被用作摄影和歌剧等高雅文化的舞台或背景,或为电影或摇滚音乐会等流行文化所用。工业建筑环境本身开始受到美学角度的欣赏,它们被重新利用成为公寓、办公楼和公共建筑。工业遗产的美学诠释,可以视作一种与历史的和谐一致,但是这种理解仍然是以现有需要为目的[18]。目前对工业遗产改造创意产业园的研究受到了建筑、地理学、经济和文化学者的关注,研究视角主要包括:①宏观尺度的空间与城市规划角度;②微观尺度的建筑景观改造角度;③经济学角度;④文化研究角度。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工业遗产与城市功能的整体性关系[19],认为工业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空间的创意产业园利用方式是城市更新、城市空间转型中的一种模式[20,21]。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创意产业与产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结合原因,探讨了空间环境改造及再利用[22],肯定了创意产业园模式的积极作用,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鼓励、引导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良好示范[23],案例集中在北京[24]、上海[25]、广州[26-28]。从建筑和景观改造角度,提出创意产业园是后工业时代旧工业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方式[29],也是打造“创意城市”、“文化产业”的城市形象的常用方式[30]。通过上海、美国的案例,提出近代产业遗产保护对都市文化产业开发、城市场所精神营造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1]。以798和M50两个工业遗产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认为艺术区内的景观体现出了城市文化的符号意义和地方性内涵[32]。从城市规划、建筑景观改造和经济学视角出发的研究,都持一种经济、实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创意产业空间,强调了其对于城市再造积极的一面,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常见模式之一,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但是忽视了该空间的遗产文化角度。从文化角度考量,工业遗产涉及到中产阶级化和商品化,遗产讲述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原来产业工人退出了建构,工业遗产由新来的白领阶层赋予意义。伴随着主体的变化,工业遗产的意义也出现了不同的阐释,推广了精英阶层的消费观念[33],使工业遗产再利用成为所谓的“城市空间绅士化过程”[34]的一种形式。工人在工业遗产生产和建构中,话语权是缺失的,或者说由于观念等原因,他们放弃范晓君,徐红罡:建构主义视角下工业遗产的功能置换和意义诠释——广州红专厂的案例研究23了话语权。工人主体的缺位,使工业遗产被“新来者”——精英阶层所占有,并被赋予新的意义。由于主体对工业遗产原真性的忽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