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镇五家岩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五家岩村位于飞龙镇西部,距场镇3公里,幅员1.9平方公里,耕地886.4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2户,1132人。全村属方山浅丘地形地貌,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期短,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盛产玉米、蔬菜、花生、水稻、小麦、红薯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全村标准村级公路达8.1公里,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150亩,重点发展生态素菜基地42亩,优质苗圃基地108亩。全村共有4个规模化的专业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该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交通区位优势。二、发展思路(一)盘活村集体资产。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山地、水等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招标承包等形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成立专业合作社。利用村上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户建立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塑造品牌,最终实现规模效益。(三)发展乡村旅游公司。利用飞龙—白坪新农村示范区的有利地势,依托梅托村的农业产业资源,成立乡村旅游公司,吸引周边人群来此旅游。三、发展目标2017年,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四、具体做法(一)盘活村闲置资产。利用1社、2社、5社堰塘出租,预计收益2万元。(二)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借鉴五家岩村光伏发电项目,将贫困村产业发展周转金30万元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站一个,预计年收入5万元以上。(三)发展现代农业。依托玫瑰庄园,成立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劳务输出和村集体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利润分红,预计收入10万元。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村200亩蔬菜大棚,鼓励本村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预计收入8万元。白坪乡高洞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高洞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白坪乡高洞村距白坪场镇1公里,国道350线过境,临遂广高速飞龙出口。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391户,1292人,其中党员3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545亩,属浅丘地貌,是国家级甜橙科级示范园所在地,建甜橙基地650亩、蔬菜基地300亩、花卉苗木基地500余亩。坚持“四化合一、四态推进”的发展理念,依托甜橙产业,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橙海阳光景区。目前,建有“桔子红了”、“花儿开了”乡村酒店和柑桔博览园、甜橙体验园、甜橙广场、甜橙长廊、甜橙商业街、农耕博物馆、白鹭湿地公园等乡村旅游景点及设施,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和“全国美丽宜居村庄”。二、发展目标2017年,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三、发展思路高洞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主要采取“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的发展思路。在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下,在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牵头下,白坪乡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首先,高洞村作为农业园区主战场,具有较好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力量优势。目前,高洞村80%的土地已流转给业主经营,大量农村劳力闲置。村集体以闲置劳动力为基础、以政策支持为契机,成立劳务公司,统一组织赋闲农民,为农业业主提供除草杀虫、为旅游区提供清扫保洁、为乡村酒店提供劳务派遣等服务,通过服务创造价值,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其次,高洞村乡村旅游借助旅游产业发展东风,利用闲置劳动力,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经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四、工作措施(一)发展现代农业。以前,高洞村大多数农民的农业产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存在规模小、效率低、品质不高等问题,原有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针对问题,村“两委”班子经过认真思考、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面向市场,统一组织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将承包地向种植能手或种植大户流转。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1100余亩,以种植甜橙、葡萄、花卉为主,尤其是发展甜橙产业650亩,已达盛产期,亩产甜橙4000斤,年产值1000余万元。高洞村抓住时机成立甜橙专业合作社,把本村果农和业主的甜橙统一回收,经过合作社分类分级处理,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武胜脐橙”品牌,合作社挣取中间差价,村委会按2%的比例提取村集体经济,仅此一项可为村集体年创收20万元。(二)发展民宿经济。全村有农家乐12家、民俗客栈23家,具备较好基础实力,但都是各自经营,不能接待大型的旅游团体。为解决这一现状,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对农家乐和民俗客栈进行集体投资入股,村集体参与业主经营,整合打造区域内民宿经济特色品牌,提升民宿经济发展实力,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一个集吃、住、玩一体的乡村旅游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安排接待,按5%的比例实行股份分红,预计今年增加集体收入15万余元。(三)盘活公共资源。在农业园区管委会的统筹安排下,按照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对本村所辖213个停车位和31个摊位进行收回,由村集体自行管理,计划采取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经营,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四)发展柑桔产业。充分利用村上的闲置地发展晚熟柑桔沃柑品种30亩,采取以土地入股分红,由村上出土地、技术员统一管理的方式,按照6:4的股份分成比例进行收益分配,预计此项可增加集体收入18万元。白坪乡白坪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白坪村实际,特制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白坪村位于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是《红岩》小说作者之一杨益言的故乡,有广安全国新时期党性教育特色基地现场教学点、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武胜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全村辖12个社,537户、1836人,耕地面积1000亩,发展甜橙产业820亩、鸡场1个、养牛场1个,有水库2个、塘堰17口、公路3.7公里、便民路15公里。二、发展目标2017年,规划以发展乡村客栈、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整合旅游资源收取服务费、管理费等项目为辅,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力争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以上。三、发展措施(一)发展乡村客栈。随着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有的客栈资源和服务能力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计划依托红梅新村空置房屋和旅游大道两边民房,采取村集体自办、引进业主创办和鼓励群众创办的方式,大力发展民俗客栈。客栈按照“生态自然、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干净卫生”的建设标准,打造优美院落、温馨客房、生态特色菜肴等,让游客吃得高兴、住得舒服、游得愉快、留得住心,不断扩大乡村旅游品牌的影响力。预计每月接待游客200人以上,以200元/人/天的消费标准,按每年对业主和群众创办的客栈收取2%的集体服务管理费,则年村集体服务增收可达2万元以上;同时,村集体自办实体经济年经营收入可达6万以上。(二)发展现代农业。目前,白坪村共流转土地800余亩种植甜橙,按盛产期计算,可亩产甜橙4000余斤,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村委会计划成立甜橙专业合作社,把本村果农和业主的甜橙统一回收,再经过专业合作社统一初加工、包装,打造甜橙品牌,使本村的甜橙质量和品牌得到进一步提高。专业合作社挣取中间差价,其中,村委会抽取2%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此项收入达20万元以上。(三)发展乡村旅游。计划依托富强水库、素质教育基地等优势资源,引进上海中传九院联合开发旅游资源,以富强水库为发展中心,水库临近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发展水上乐园、四季花海、体育设施、水上漂流、农家乐等项目。村上以服务方式联合经营,收取5%的管理费作为集体收入。(四)收取服务管理费。对红梅新村、素质教育基地等区域的停车场进行统一管理,按3元/辆标准收费自营或承包外租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统一登记管理村民劳动力,统筹安排,由村上统一调动劳动力,为业主提供劳务服务,按管理费2%抽成作为村集体收入。通过有偿服务可为集体创收2万元。飞龙镇卢山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为有效提升卢山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结合卢山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卢山村位于飞龙镇南面,距场镇2.5公里,旅游大道、遂广高速穿境而过,有村级公路23公里,其中油化路5公里、硬化路18公里,已形成网状道路交通格局。全村有13个村民小组,748户,2311人,其中劳动力1237人,外出务工人员783人,共产党员42人,贫困党员10人。全村耕地面积1208亩,其中田775亩,土433亩。卢山村在全镇率先开展土地流转和新村建设、产业调整、乡村旅游度假区打造。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主要用于发展甜橙、花卉等产业;作为第一批启动建设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已建成张家院子新村点,入住108户群众,配套完善相关旅游、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引进业主开办农家乐6家、乡村客栈8家。2016年,全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万元。二、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源,努力增加有效投入,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确保到2017年底,卢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三、主要措施(一)推进“能人”治村。发挥“能人”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双带”作用,结合村“两委”换届,重点从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培养优秀人员担任村“两委”干部,将原村支部书记李斌文聘为卢山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专门负责管理旅游公司,发展村集体经济。(二)盘活集体资产。对所有集体现有土地、办公用房、广场、停车场等存量资产资源进行清理登记,并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盘活开发。将23亩集体土地出租,每年收入1.9万元;将集体所有空余办公用房出租,年收入0.7万元;滨水广场出租年收入0.7万元;停车场出租年收入0.45万元;小竹屋出租年收入0.15万元。总共年收入3.9万元。(三)实体运行旅游公司。一是发展甜橙产业。规范管理现有的甜橙产业,与企业签订股份合作协议,采取“企业+农户+公司”的三方共赢共管的模式,采取6:3:1的利益分配方式,预计年收入2万元。二是发展服务业。发展劳务中介服务,为政府、企业、种养大户等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外包、劳务中介、农业生产等有偿服务,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成立卢山村工程队,承建能力范围内的工程。两项合计年收入约5万元。三是发展物业经济。为新村点村民、外来投资业主等提供安全保卫、卫生保洁、维修管护等物业服务,从中获取收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年收入为0.5万元。此项预计收入7.5万元。(四)发展乡村旅游。一是在竹丝画帘上做文章,研发适合大众群体的商品,增加销售额,利润分红预计收入10万元。二是在原老活动室创办村集体所有的农家乐,预计收入10万元。三是设计具有本地特色的包装,打响卢山旅游这张名片,做好宣传,与业主签订版权协议,预计年收入2万元。四是将运动中心21亩国有土地以入股的形式与业主共同建设游乐场,预计年利润分红17万元。此项预计年收入39万元。三溪镇观音桥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观音桥村位于三溪镇东南,属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范畴,交通便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全村辖10个社,现有人口369户、1161人。近年来,全村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住现代农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围绕“富民强村、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的总体思路,全村上下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走在了全县前列。2016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6.5万元,全村直接或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相关经营者达380余人、人均增收5300元。二、发展现状(一)村集体资产、资源现状。观音桥村坚持“产村相融、农旅结合”发展原则,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种植蓝莓、甜橙、甘蓝等果蔬1300余亩。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观音桥新村聚居点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7655平方米,43户新村住户全部入住。建设朝门影视基地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分为十里垂钓长廊、民清一条街、观光采摘体验园、民国风情大院4个板块。打造的民国风情大院是迄今为止武胜县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清建筑,有住户48户,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开设有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