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消费情况2007年1-5月份受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拉动(GDP增长率以11%计)以及高耗能(高耗电)产业的过快发展,全国电力消费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全社会用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242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3%。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1.44,高于2006年全年的1.31。●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用电量增速大于其它产业和民用1-5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303.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用电量954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57%;第三产业用电量120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7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中,全国工业用电量为94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59%;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0.46%和19.32%。●用电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1-5月份,第一、二、三产业及民用电的构成是:2.44:76.84:9.68:11.04;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1.75%上升到2006年的74.89%,今年1-5月份又提高到75.89%,用电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十分明显。高耗能(电)产业用电增速较快,例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8.6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0.97%;电石增长22.53%,黄磷增长18.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6.15%,其中铁合金冶炼增长51.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1.86%,其中铝冶炼增长34.76%。■电力供应情况●发电装机稳步增长,发电量亦保持快速增长1-5月份,全国电源建设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2800.28万千瓦。其中水电199.13万千瓦,火电2446.89万千瓦,核电106万千瓦;在需求强劲增长拉动下,全国发电增幅达到15.8%,为近三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全国发电量12082.44亿千瓦时。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10592.33亿千瓦时,最高发电负荷合计38326万千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8.01%、17.49%。●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继续缓解,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降低1-5月份,由于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以及通过更加频繁有效的跨区跨省电力电量调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继续缓解,主要表现为总体基本平衡,缺电范围明显减少,缺电程度也明显减轻。但也存在像广东省那样电力供需紧张的省份。1-5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011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86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103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135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206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83小时。●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1-5月份,全国供电煤耗率为355克/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9克/千瓦时。全国发电厂用电率6%,其中水电0.48%,火电6.64%。线路损失率5.99%,比上年同期增加0.02个百分点。■下半年电力供需形势展望预计今年下半年的电力供需形势将继续得到缓解,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部分地区电力相对富裕的情况将显现;但是由于电网卡脖子、电源临时停机、电煤供应和来水极度偏枯等情况,还会发生区域性、季节性和时段性的供需不平衡,尤其在迎峰度夏期间。但拉限电范围继续缩小,程度也将减弱。电力相对紧张主要集中在南网的部分地区和华中的个别省区。2007年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考虑到中央正在下决心抑制经济(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预计2007年GDP增长率在9.5-11%%,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在1.35-1.42之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速度在12.8-15.6%之间,其增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宏观调控的力度,全社会用电量为31871-32660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将继续保持很高投产规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将持续下降,接近5000小时。■措施建议一是在当前电力供需逐步缓解的形势下,要做好电力结构调整工作,加大高效、清洁机组建设力度,“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逐步推行节能调度,以优化电源结构,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二是做好迎峰度夏的电力供应工作,要克服松懈情绪,立足电力需求增长的新特点、新情况,做好应对应急工作,提高供电质量。三是抓紧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规范有序用电,开展能效电厂试点,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好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季节电价、尖峰电价、可中断电价等杠杆作用。尤其要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四是各地区要加强负荷预测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工作,合理制定电网电源统一的发展规划,使电源建设有序发展,避免出现装机过剩的局面。五是抑制不合理需求,将用电需求降低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来。要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政策支持重点产业、重点环节和重点企业节能。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节约电力。完善进出口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作者:薛新民发表日期:2007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