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的建构第一节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意义一、什么是理论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二、社会工作理论的构成1、蒂姆斯,提出将社会工作理论分成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2、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的理论”两个层次。3、皮拉利斯提出社会工作理论的“三分模型”。皮拉利斯的“三分模型”中观理论:a)解释性理论b)介入模式理论宏观理论:实践理论:高低理论抽象程度结构部分内容实例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说明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一方面进行专门解释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一般说明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操作方法弗洛依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等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等危机介入模式理论、任务中心模式理论等自由联想法、批判式提问法等三、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作用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流派一、精神心理分析学理论二、认知理论三、行为主义理论四、社会系统理论五、标签理论六、沟通理论七、人文主义理论八、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九、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增权”或“倡导”理论十一、女权主义理论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精神心理分析学理论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人的一些本能,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一个人活动的内驱力。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是人的行为的调节系统。超我是社会道德权威在内心的表现,通过耻辱感和自豪感来左右自我的决定。本我和超我处于永恒的冲突之中,自我则从中起调节作用。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精神分析学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是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行为主义理论是以实验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理论相似,它也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不是应用精神分析学或认知心理学而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认为行为是社会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出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社会系统理论是以一般系统及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他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沟通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认为许多人的行为问题都是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地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等。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人文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意义世界”当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如现在与过去的理解不一致,自己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问题便出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努力“理解”这些人(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顺利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是以早期马克思与现代批判理论家(如葛兰西、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的某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作为一种人本主义,它也认为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然而作为激进人本主义,它对指出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正的事实。与一般人本主义不同,它认为人们在“意义世界”里经历的许多人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有依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改造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所遇到的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激进人本主义相似,它主张从社会存在、从经济基础、从阶级压迫中寻找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以阶级斗争或其他集体行动改变现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与激进人本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本身的改变,而较少关注服务对象心理、意识状态上的变化。女权主义是一种与激进人文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根植于60—70年代以来的妇女运动。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去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来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然而现实中许多可行的社会工作都是与个体、家庭、群体或小型社区有关的。为了能给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以理论上的指导,将这些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社会变革的大目标协调起来,一些倾向或同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增权”或“倡导”理论。这种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第三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知识基础由三个部分构成:——价值理念——理论与实践知识系统——问题解决的技巧具体来说,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包括:(1)解释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论和知识。(2)有关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理论。(3)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与职业伦理。(4)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提出了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指导和教育人的能力;对情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在专业关系中扮演一定角色的能力;理解复杂心理现象的能力;组织工作、完成指定工作任务的能力;发现和获得帮助案主所需资源的能力;评估社会工作人员的情感和专业表现的能力;提供咨询的能力;参加并领导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压力和困境中继续工作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在实务工作中应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的能力;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评估机构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