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一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一)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二)资产的特征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只有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才能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资产。不能根据谈判中的交易或者计划中的经济业务来确认一笔资产。一、资产要素2.为企业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企业拥有资产,从而就能够排他性地从资源中获得经济利益;有些资产虽然不为企业所拥有,但是企业能够支配这些资产,而且同样能够排他性地从资产的使用中获得经济利益。如融资租赁资产。3.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这里的“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三)资产的分类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两大类。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可以合理的预期将在一年之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之内被销售、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2.非流动资产除流动资产外的所有其他资产称为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一)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二)负债的特征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如企业购买材料没有付款会产生应付账款,从银行贷款会产生偿还贷款本息的义务。对于企业正在计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计划从银行贷款,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二、负债要素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由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而不是潜在的义务。企业不能或很少可以回避现实义务。3.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清偿债务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如用现金清偿债务或用材料、固定资产等偿还债务,或通过提供劳务来偿还等,这些清偿方式都会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三)负债的分类负债按其偿还期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1.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之内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利润、预收账款等;2.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则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长于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净资产)。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二)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所有者权益相对于负债而言,具有以下特征:1.所有者权益不需要定期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权益。三、所有者权益要素2.所有者权益无优先清偿权企业清算时,负债往往优先清偿,而所有者权益只能在清偿所有的负债之后才返还所有者。3.有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利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则不能。所有者权益投资者投入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主要由于资本溢价形成)盈利形成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三)所有者权益的分类(一)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二)收入的特征1.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中产生收入从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产生,不包括偶然发生的收入,如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就不能作为企业的收入,而作为一种利得。四、收入要素2.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如用商品低偿债务;还可能同时引起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如采用预收部分货款方式销售商品,同时收到剩余货款。3.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收入能够引起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收入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代收款项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因为代收的款项虽然增加了企业的资产,但同时也增加等额的负债,不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不属于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如企业销售货物收取的增值税、旅行社代客户收取的门票等。(三)收入的分类1.按性质不同(1)销售商品收入:商品、产品及其他存货等(2)提供劳务收入:旅游、运输、咨询等(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金融行业)、使用费收入(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现金股利收入(4)建造合同收入:建造房屋、道路、大型设备等。2.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1)主营业务收入: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广义):与经常活动相关的活动实现的收入。(一)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二)费用的特征1.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是指计算营业利润的扣除费用。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发生的损失不是日常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应确认为费用,而属于损失。五、费用要素2.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费用的发生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如生产产品耗用材料、以现金支付水电费等。费用的发生也可能引起负债的增加,如预提借款利息等。费用的本质是资产的转化形式,是企业资产的耗费。3.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一方面因费用会引起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费用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另一方面费用与收入配比的结果才能确定利润,利润会影响所有者权益,而费用的发生会减少利润,进而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4.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但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润费用的表现形式包括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流出或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消耗,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但该流出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抵减项目,因而不应确认为费用。(三)费用的分类1.按照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费用要素)(1)外购材料费用(2)外购燃料费用(3)外购动力费用(4)工资及职工福利费用(5)折旧费用(6)利息支出(7)税金(8)其他2.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1)生产成本(2)期间费用①直接材料费②直接人工费③制造费用①管理费用②销售费用③财务费用3.按照与利润的关系分类①主营业务成本②其他业务成本③营业税金及附加④销售费用⑤管理费用⑥财务费用(一)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二)利润的特征1.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利润的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收入大于费用,企业就可获利,反之企业就会发生亏损。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扩大收入,降低费用,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获利能力。六、利润要素2.利润是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尺度企业以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能为投资者提高回报,为社会尽可能多的创造财富,促进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因此,利润的高低是企业获利能力强弱的标志,也是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三)利润的构成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投资收益(减损失)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项要素还称为:财务状况要素;时点要素;静态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这三项要素还称为:经营成果要素;时期要素;动态要素;利润表要素。会计要素在数量上存在特定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通常称为“会计等式”(或“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等式”)一、会计等式(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二节会计等式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借款+所有者投入)这一会计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债权人和投资者(即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关系。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编制资产负债表等的理论依据。(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表明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关系。从动态考察企业某个时期的经营成果的恒等关系,称为动态会计等式。是企业计算确定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三)六要素之间的等式关系利润的增加则是企业资产流入和流出的结果,一方面会使企业增加新的资产,另一方面这些新增加的资产又归企业的所有者享有,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上述两个基本等式综合在一起表示为:资产+新增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等式表示的意思是会计期间任一时日(不论是期初或期末)全部会计要素之间的恒等关系。此时利润正在形成过程中,还未进行分配,因此等式中包含了收入、费用要素。该等式可看作是经营资金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反映。期末,收入、费用都转入利润,归所有者享有,即为所有者权益,因此上述等式又恢复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数和期初数相比较会发生变化,但其等式关系仍然成立。经济业务,也称会计事项,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引起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的交易或事项。交易——发生在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价值转移事项——发生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等式,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主要有:(一)会计等式两边的金额同时增加(二)会计等式两边的金额同时减少(三)会计等式左边的金额一增一减(四)会计等式右边的金额一增一减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变化表单位:元资产月初金额增加额减少额月末金额权益月初金额增加额减少额月末金额库存现金10001000短期借款30000②20000⑥600056000银行存款30000①100000②20000③5000④5000⑤3000137000应付账款15000③5000⑥6000⑧40000应收账款1000010000实收资本140000①100000⑦10000⑧4000④5000249000原材料10000⑤300013000盈余公积1000010000库存商品80008000未分配利润4000⑨20002000固定资产150000150000资本公积10000⑦100000应付股利⑨20002000资产合计20900012300013000319000权益合计20900014200032000319000经济业务类型变化一览表经济业务类型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双方总额1增、减不变2增、减不变3增、减不变4增增增加5增增增加6减减减少7减减减少8增减不变9减增不变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一)编制记账凭证的重要依据(二)设置账户的依据(三)构成会计报表的主要项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要求(一)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二)适应经济发展,保持相对稳定(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第三节设置会计科目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经济内容分类以工业企业为例,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