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发展史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放射科张锐一、历史1895年德国伦琴(Roentgen)发现X线1901年获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1896年X线始用于临床医学1930~1960年大型X线机、断层摄影、特殊造影1960~1970年影像增强器、介入放射学的兴起1969年英国Hounsfeild发明CT,72年公诸于世,79年获诺贝尔医学奖1973年美国Lautebur发明MRI1975年PECT问世核医学长足发展PET-CT中心医用正电子回旋加速器生产正电子核素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化学合成系统PET-CT1977年美国Nudelman获得首张DSA图像70年代初超声二、医学影像学范畴普通X线诊断:透视、摄片、胃肠、断层摄影计算机成像:CT、MRI、CR、DR介入放射学:以治疗或诊断为目的核医学PET超声诊断第一节X线成像总论X线产生和特性定义:X线是真空管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条件: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被物质阻挡装置:X线管、变压器、操作台X线发生装置数字X线成像DR传统的X线摄影:胶片——介质DR:数字化优势CR:二、X线特性物理特性:短电磁波,波长0.0006~50nm与成像有关的特性:Y穿透性:X线本身:1.高电压:穿透强;2.低电压:穿透弱物质密度与厚度:X线衰减k荧光效应k摄影效应k电离效应三、X线成像原理三个基本条件–X线穿透力被穿透组织必须存在密度、厚度差异有差别的剩余X线经胶片、荧屏显像三个概念H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单位体积内含有物质的质高密度:骨、钙化灶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等低密度:脂肪、气体HX线图像上影像的密度:黑、白H自然(天然)对比:不同组织间存在天然的密度差别,未经修饰,X线通过该区域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H人工对比:某些脏器内无明显组织密度差,为了显示该组织脏器,在其内注入高或低密度物质,使之与周围组织间形成对比(胃肠、血管造影、PTC)X线图像的特点灰阶图像重叠的影像图像的放大和形状是真四、X线检查方法(一)、普通检查透视:要求暗适应,电视透视可免去摄片:比透视分辨率高,要求正侧位结合透视与摄片优缺点:透视可转动患者体位,多方向观察,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操作方便,费用低,可立即得出结论。缺乏客观记录。X线摄影对比度及清晰度较好,常需作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摄影,如正位及侧位。(二)、特殊检查体层摄影(Tomography):球管暗盒相对运动软线摄影:检查软组织,如乳腺(三)、造影检查将造影剂引入体内,增大器官与周围组织间的密度差别,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contrastmedia)。造影剂种类:高密度;低密度引入方法:直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间接:IVP、胆道造影造影前准备及造影反应处理:五、X线诊断原则和步骤(一)、原则:以X线影像为基础,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化验,归纳综合。(全面观察,重点分析,结合临床,得出结论)(二)、步骤:1.判断摄片条件;2.按一定顺序阅片;3.熟悉正常、变异与异常;4.认真观察病变区:(部位、分布;数目;大小、形状;边缘;密度;临近组织器官;器官功能;前后对照)(三)X线诊断结果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六、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X线检查:骨骼系统;胃肠道;胸部;泌尿;子宫输卵管;七、X线防护1、对人体造成损害的X线直接射线:从球管套漏出之射线二次散射线2、防护对象:医生;患者3、防护方法:屏蔽;距离;时间;条件(高kv、低mAs、厚滤过)等第二节、CT、MRI、DSA成像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一)、CT、MRI、DSA成像基本原理(二)、影像检查的临床应用X线摄片:骨骼系统;胸部造影:胃肠道;泌尿;子宫输卵管CT、MRI:神经系统;肝、胆、胰等DSA:血管造影要求掌握:X线的特性与射线防护X线检查技术:摄片和造影的临床运用X线诊断的原则与步骤概念:自然对比、人工对比等不同组织吸收X线的差别和黑白影象吸收X线少的物质—(肺)吸收X线多的物质—(骨)透视荧光屏上X线照射多—白荧光屏上X线照射少—黑摄片胶片上感光溴化银多—黑胶片上感光溴化银少—白密度低高透亮度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