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书香征文8篇【篇一】在我家老宅的屋后,有一颗格外粗壮的大槐树,根深枝茂。每到夏天,绿阴如盖。前人说:“门前明净无遮蔽,宅后偏宜绿树浓”。但每当风尘仆仆的我沐浴着清明的细雨,静静地注视着湛蓝色苍穹下的老宅,往事如同天际翻滚的云翳涌上心头,我突然间明白,家风为风,书香为水,是家族文化经过岁月洗礼之后所形成的磁场,是对每代人精神世界源源不断的滋养。我的爷爷和奶奶一直生活在山西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和大部分农民一样关心一家老少,三餐四季,五谷收成,但除此之外,在农务劳作的间隙里,爷爷总是会捧着书本废寝忘食地阅读,起初乡邻还取笑他:“大伯,您这么用功是打算考个状元不成?”爷爷只是笑笑不说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北方的冬天特别冷,大雪一下就是一夜,掩盖住了世间所有的喧闹和繁华。而就在这寂寥冷清的季节里,奶奶家总是会聚集着很多乡邻们来听爷爷讲故事,炕上坐满了,人们就站在地下,地下也站满了,人们就冒着严寒趴在窗口听。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从山海经到西厢记,从王侯将相到江湖侠士,从权谋宫斗到凄美爱情,人们就是这样聚精会神地听着,哪怕风已经钻进衣领,哪怕雪已经没过脚面。爷爷就是用这种方式,在一个个冷的近乎绝望的冬天里打开了蜷缩在这个萧条季节里的人们瞩望春天的心扉,点燃了北方这个闭塞落后村庄里的人们对于大千世界的好奇。后来有一个人曾来看望爷爷奶奶,因为时隔太久爷爷并没有认出他来,他说:“大伯,我是从小听您讲故事的明诚啊,当兵太苦了,但每当我想回家的时候总会想起您讲的孟母断机杼的故事,于是就打消了半途而废的念头,谢谢大伯啊,您的故事让我坚持下来,我现在已经转业分配了。”原来爷爷在农忙时节挤出来的读书光阴,经过反复消化提炼后变成了琼浆,在荒凉的冬日里浇灌着整个村庄的精神世界。而我并没有像明诚一样幸运,我似乎从没有听过爷爷讲故事,或许我听过却早已忘了。关于爷爷的印象是那样的模糊,我只记得他和所有老人一样有着佝偻的脊背和花白的胡子,只是他略微浑浊的眼睛里总藏着一种洞穿世事的深邃。爷爷过世那年我仅四岁,我依稀记得自己穿着肥大的孝衣跟着大人们一起跪在灵柩前,空气里弥漫着纸钱燃烧的味道,那味道和沉重厚实的棺木,凄婉动人的哀乐以及耳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呜咽声一起,构成了我对于那场匆忙告别的全部记忆。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贴近面对死亡,从那以后在童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与爷爷有关的一切,这种回避来源于对血脉亲情的不舍,对生离死别的无奈。以及久久地盘旋于脑海中却从未说出口的那句:“为什么你不能把故事讲完了再走?”,所以在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单薄的认知中,尽管知道爷爷很了不起,即便他的故事引人入胜,可以抵御严寒,可以融化冰雪,可以在天泽物德都丧失生机的冬天里让人们的精神焕然一新,却也还是无法抵抗死亡。爷爷去世后留给我的是奶奶的全部。奶奶坚定从容的品质就像天空中的启明星一样永久地闪耀在我灵魂里,清晰明亮。还记得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冬夜,还在上小学的我在灯下写着寒假作业,奶奶在把家务收拾停当后便坐在了写字台的对面,我写着写着抬起头,看见奶奶的目光落在我的作业本上,她的眼睛里闪着光。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的眼睛里有光,我明白奶奶眼睛里的光芒是她发自内心的对于知识的崇敬,所以我对她说:“奶奶,我可以教你写字。”奶奶说:“真的可以吗?要是学会写字那我这辈子就圆满了。”我说:“那我以后每天都教你写两个字。”就这样,每天写完作业后我都会教她写两个字。当年,奶奶已年近八旬,手也不再灵巧,握笔的姿势有些僵硬,但是她写字时那端正挺立的脊背,闪闪发光的眼神,周身洋溢的虔诚,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就这样一天、二天、一年、二年,在奶奶去世后,当我整理她遗物的时看到在奶奶家柜子的玻璃板下面压着我教她写字的几张稿纸,那字迹尽管笔体僵硬,但是大小匀称,每行都很工整。所以后来在工作上,每当我遇到不熟悉的知识想要得过且过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几张稿纸,想起奶奶当年学习写字时严肃认真的神情。如今,院子里的花儿开了又谢,屋后的大树青了又黄,时光带走了爷爷奶奶,而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只是和爷爷当年一样,我也时常将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所以我也体会到了黛玉葬花的伤心,领会了诸葛亮空城计的用意,感受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坎坷,理解了豹子头林冲上梁山的无奈。和奶奶当年一样,我也一词一句地学习英语和日语,所以我在狄更斯的《双城记》里感受到了欧洲社会底层人民对于统治阶级压迫的痛恨,在川端康成的《雪国》里欣赏到了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里领悟了生活与艺术的矛盾,在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思考了金钱与梦想的终极意义。我顿时明白,爷爷的故事也许并不能抵抗时间,但他的精神早已穿透岁月,也许奶奶的生命并不能超越光阴,但她的品质早已烙印在我心间。书上说:“对一个人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活成他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并没有与他们在时光里渐行渐远,而是与他们一直在精神的世界里不断重逢。当我再次推开祖宅的大门,将墙上的蛛丝拂去,将地上的尘土清扫,将一切都还原成他们在时的样子,我用这种方式向过去的岁月致意,向故去的亲人献礼,向培养我人格和思想的家风致以最衷心的感激。在时间面前,任何物质和生命都终将解体,而爷爷奶奶的精神和品质所铸就的家风家教,伴随着书香一起,融进我的血脉骨髓里,代代不忘,生生不息。【篇二】我童年最初的记忆是从书开始的……当我还懵懂无知的时候,爸爸就坐在床头给我讲《童话故事》,那七个善良的可爱的小矮人,有魔力的红舞鞋,在花蕊里蹁跹起舞的拇指姑娘,守护着玫瑰花的小王子……那些文字鲜活且迫不及待地降临到我的世界。它们是一个个淘气的小天使,指引着我认真地与花接吻,与鸟共鸣,与人玩耍,我被这美好的感觉滋养着,深深地吸引着。爸爸托着我的小手抚摸着一本本神奇的书告诉我,等到我上学了,学会写字母,拼读音节后,就可以随着心境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就像串门,可以去拜谒温文尔雅的学者或心怀天下的英雄,去看世界之大,感触天地之大美。于是,我盼望上学,盼望早日拿到金钥匙,打开那个属于我和书的神奇天地。慢慢地,我长大了,从听书到读书,为文字和字母的魅力所风魔,开始和书一起旅行,无尽的书籍世界川流不息,带着我回首历史长河,触摸时代脉搏,照亮广阔未来。李白与我对酌,徐霞客同我旅行,苏东坡为我画眉。从童话、神话,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雨果,走向开普勒和爱因斯坦,走向那个广袤无边、气象万千的世界。有时候是世间旅行,魏晋风流、文艺复兴,我和古人坐而论道;有时候是地理的旅行,山海奇怪,奇花异卉,我和自然席地而眠;有时候甚至是梦想、理想、幻想的旅行,那种令人神往的幸福和怅惘,那种不可言说的美妙和斑斓。我时时刻刻都在等待新的召唤和复苏,就像我时时刻刻都在遇见新的可能性,未知性,新的自己。昨天的花园、教堂或者原始森林,今天或明天也许会变成一座小小的安静的禅音袅袅的庙宇,一片无垠的幽蓝的星空……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盈着爱的世界,感受不到自己的笨拙和迷茫。这是初恋的初恋,比世上的一切都更质朴。成长的岁月里,我愈发迷恋与书为伴的满足感,自由徜徉在书籍带入的多维时空里。我阅读前人的著述,感触天地的大美,阅读当下内心小小的悸动。“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富有智慧的书,它可以带来快乐、选择、力量、体面、安全、财富、同情心、正义感以及很多。当冬日大雪纷飞的时候,我想仰天长啸“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当觉得孤单,无人理解的时候,我仿佛看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当渐渐感慨人生短暂而仕途忧患日深时,我仿佛听见“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当牵起恋人温暖而宽厚的手时,忍不住念叨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哦,书,那里面有高明的见识、思辨的乐趣、神交的文明,它不仅仅赐予了我阅读之眼,还不知不觉中给了我沟通之心,敬畏之心,仁爱之心。当单纯的阅读已经无法满足我时,它又启迪我从书中的文字、故事、哲理跳出来,扎根现实的生活,深悟人生的本意。丰子恺曾说“倘其伟大不足与英雄相共鸣,便不能描写英雄;倘其柔婉不足与少女相共鸣,便不能描写少女。故大艺术家是大人格者”。虽然我离丰先生所描述的境界还相差甚远,但是对世间一切事物的热诚和强烈的表达需求驱使着我从读者到作者,那些日常的石头、砂砾、甲虫等等在我的眼中充满诗意,很自然地就把成长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融于文字里。我把自己的心移入儿童的天真姿态中去写童年,移入撑着油纸伞的丁香般的姑娘中去写江南,也把自己的心移入路边的小贩去写城管,移入职场的女性去写奋斗。与他们共悲共喜,共泣共笑。有人把文化人比作唐僧,把世俗的物欲比作白骨精,以此来告诫文化人要远离物质。可是啊,最晶莹的珍珠都自砂砾中孕育而生。这个世界,有美好就有毁灭,有高尚就有卑鄙,有仁慈就有漠然……书,让我走出自我的狭隘,坦然地面对世界的复杂,对人宽容,对物淡然,不去惧怕或者拒绝物质,坦然地靠它们生存,养活自己和所爱之人,怀着出世之心,做着入世之态。有书相伴,怎能迷失。它成熟在和谐社会中,浸润了思考的智慧,给予我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好像多活了三辈子:现在,过去和将来。在深夜的时候,我依旧会摩挲那些已经泛黄的书页,有时会热泪盈眶。书即生活,那一本本的书中刻录了我的成长和坚持,在一次又一次与生活的碰撞中悄悄地成为那个坚守初心,勇敢驰骋的自己……既有你相伴,我定不负流年。正如一切书籍的真正自由是在书架上某处,我的自由在成为自己的那一刻起。【篇三】我的父亲忠厚善良,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记得我家从湖南搬到河南的时候,最重、最难搬的东西就是父亲那一箱箱的书,那时候我还小,跟母亲一起埋怨父亲,父亲总是不吭声,笑嘻嘻地把扔出去的书再捡回来。无论家搬到哪儿,书柜里、桌子上、床上永远都有父亲的书。小时候没有别的娱乐方式,陪伴我最多的也不是玩具,而是父亲一摞摞的书。他的书信手拈来,从我记事起就对我无障碍全部开放。连环画、杂志、小说、散文、诗歌等等,拣能看懂的看,渐渐地我也爱上了读书。我家最美的家风就是阅读了,父亲从小就教导我要爱读书、善读书,我们沟通最多的也是读到了一本好书,一起或感叹、赞美,意气相投;或据理、争论,各抒己见。在我们家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养成了平和、安宁的家庭关系。父亲并没有给我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谆谆教导我如何做人,就是这样长期不学以能的家风,润物于无声无形的家教,在不经意的耳濡目染中、在持久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从16岁去外地求学,再到分配到外地工作,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屈指可数,自己独立走向扰攘的世界。由于学业和工作的繁忙,加上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有更多、更快捷、更吸引人的方式来打发时间,虽然书籍陪伴着我长大,但阅读习惯却没有一直陪伴着我,反正各种理由让我很难能静下心来欣赏一本书。琐碎的日常、感情的失落、纷杂的心情,一点点磨耗掉青春的激情,把生活过成了一地鸡毛。偶尔的回家,亦不想让父母操心,以客居他乡游子的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在他们面前压抑烦躁的心情,隐瞒抑郁的事实。可是终于有一次却因孩子的哭闹没有控制住情绪,歇斯底里般发作出来。他们觉得我怎么能如此的小题大做,我觉得他们都不能理解我谁还能理解我?激烈的争吵使彼此的代沟变成了不能逾越的鸿沟,尽管事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办法弥补,却总是词不达意,无法回归如初。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敏感、脆弱。在不经意间读到了一句话:人的语言总是最快传递信息的方式,但大多数不理智的情况下,出口伤人的话是无法收回的,不妨换一种沟通方式:“写下来”。写下来是需要时间和思考的,在脑子里过一遍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该说。我想到了父亲年轻时写给母亲的书信,于是把一切心情写成文字寄回了家,寄希望于它消除我们之间的隔阂,创造一个能够心平气和谈谈的机会。不久,母亲打来电话,哽咽地泣不成声,只说了一句:闺女,有空了回来吧……就再也说不下了。终于,我们三人能够坐在一起,那天是我们第一次促膝长谈,也是我以成年人的身份第一次把自己的想法掰烂了、揉碎了、摊开了倾诉。那天是父亲对我说话最多的一天。从此以后,与父亲的沟通多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