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巡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雕塑巡礼•古代雕塑简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雕塑艺术作品。•中国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它与其实用价值密不可分,从工艺手段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鹰鼎”(左图),高36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二足为三个支点,器型饱满,为此类雕塑与器皿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它们有的以配件的形式出现,如盖钮、把手等;有的以表面浮雕等形式出现。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等。•甘肃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可谓中国早期人物雕塑的开端,作者巧妙地将陶瓶的口部塑成一个人头像,制作细腻,形象生动。三是小型动物或人物捏塑,这种小雕塑都是古代工匠不假任何工具而信手捏制的,形体小巧,带有浓厚的人情味。•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塑猪”(左图)距今有七千年了。尽管作品只有6.3厘米大,可它的形象却非常生动,可见雕塑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腻。•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是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时的青铜作品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一些夸张、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而“司母戊大方鼎”(右图)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从总体看,秦代雕塑的风格特点是浑厚雄健,朴实厚重,气魄宏大,体现出封建社会上升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超常的审美特征。(左图)•两汉时期雕塑艺术具有浪漫、夸张和博大雄浑的气势,反映出雄健的民族气魄.这一时期的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形式发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饰。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霍去病墓石雕)•隋唐是一个政治经济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从而促使雕塑艺术的发展出现新高峰。•宗教造像艺术、陵墓的装饰雕刻艺术、陪葬的陶瓷雕塑艺术、肖像造型艺术等都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强化了雕塑中人的力度和力量的表现,如龙门石窟的力士雕像。此时的佛雕作品既博大凝重之态,又不失典雅鲜活之美。其雕塑风格的多样化与技巧的纯熟已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宋代时期佛教日趋衰落。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明显世俗化,那些神圣不可及的面貌渐渐模糊了,代之而起的是更接近现实生活的形象。古代雕塑分类陵墓雕塑•中国古人迷信灵魂不灭,特别是秦汉以来,统治阶级更加笃信天命,妄想死后继续享受无上的权力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厚葬风气盛行,帝王和王公贵族的陵墓中有大量的殉葬品,包括随葬俑,还在墓前或墓周围设置石柱、石兽、石人等大型纪念碑式的石刻。可见陵墓雕塑艺术是中国古代厚葬流行的产物,并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理想、审美形式和高超的艺术水平。一、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破土而出后,气势磅礴,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世界。说秦俑大,首先是场面大,三座兵马俑坑布置在近2万平方米的大地上,直观地再现了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如此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次是形体高大,陶俑平均身高1.8米,陶马身高1.7米,身长2米,在中国,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比秦俑更为高大的陶俑。说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可出土近8000件陶俑、陶马,这在世界雕塑史上可谓独秀一枝。说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头发、眉毛,都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说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二、霍去病墓石雕群•西汉时代遗留给我们的雕刻艺术遗产,有足以与秦陵兵马俑相媲美的巨型石雕,它就是早已驰名国内外的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在秦陵大俑未出土前,这批杰出的石雕,也可说是“举世罕见”的中国早期的雕刻宝藏了。石雕群中造型较完整的约十二三件,其体积大者高约190厘米、长约280厘米。小者高约60厘米、长约160厘米,是用秦岭山区硬度很强的花岗岩石雕成。其中突出的作品有马、牛、虎等动物雕刻,还有一件纪念碑式的雕像“马踏匈奴”。中国古代民俗及其他雕塑•中国的文化河流里有两大支流:一是官方文化;一是民间文化。二者合流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体面貌,但此中呈现出了一种有趣文化现象:官方文化是随朝代的更迭而发生着显著变化的,如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大朝代的产生与转换,江山易主,艺术的旨趣便截然相异;但在民间艺术中,却会顽强地、缓慢地坚守着某种“原生”状态而绵延千百年。•于是我们会问:“文化”的传承载体除了诉诸文字与图像之外,还靠什么?靠的就是民俗。•方言、习俗、礼节、宗教、祭祀、婚丧嫁娶以及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一个村庄、一条山沟、一条江、一条河乃至一片山坡间的芸芸众生们在所守持着的日常生活中的生老病死的生存中,所共同遵守着的习惯,这就叫民俗。为了遵守习惯而创造出来的寄托着审美愿望的图像们(只占民俗中之极小部分),就可谓之为“民俗艺术”了。雕琢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到五十三年(公元1778~1788年),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才琢成的历史人物故事群雕“大禹治水”•利用一块高2.24米、宽0.96米的大玉块,就其自然依势琢成,内容人物据说是根据一幅古画《大禹治水图》,原画无作者姓名,可能是宋代或宋代以前画出的,清代琢玉家就玉石的正面和左右侧面运用剔地突起形式,以浮雕、圆雕手法,把治水图中的山水、人物灵活安排。有险峻的山崖,有峥嵘的峭壁,山峡中急湍而汹涌的瀑布,崖坡上长满古木苍松,成群的治水大军,使用各种各样的凿石方法,开山通渠,引水畅流。有些开凿岩石的巧妙工具和机械,是在一般凿石场地上从未见过的。它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力量和无穷智慧。北海团城玉瓮•为椭圆形,高70厘米、长180厘米、宽135厘米,瓮外周身浮雕翻腾在海浪中的各种海兽,雕琢者运用不同的线纹,以表达出不同兽类的形神动态和海水的波涛激浪,形成一组气势磅礴的海浪奇景。就雕刻的题材内容和雕法的多样化说,虽不及那件《大禹治水图》雕刻精细复杂,并具有历史意义,但仍不失为我国现仍保存的一件玉雕珍品。驰名于广州的多层象牙球雕刻仕女人物江南竹乡嘉定的刻竹无锡惠山泥人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中国古代的宗教造像,除佛教造像外,还有其他的道教或儒家造像,但由于后者数量既少,在形式上也多是摹仿佛教造像样式,因而我们现在着重介绍的作品是保存较多的佛教雕塑。•中国佛教石窟的开凿,与印度佛窟有直接关系。首先因佛祖释迦牟尼是在幽静的山洞中修道成佛的,为了纪念他,也为了便于信徒们的出家修行,故多选择远离城市的僻静山区开凿洞窟,并雕塑佛像,供为信徒们礼拜修行之所。在印度就遗留有这类石窟群多处。中国西部的新疆.甘肃等地,在过去是由中原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沿路遗留有很多的佛教石窟群,只是那些石窟,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难于雕刻石像,因此造像多用泥塑,并在窟壁满绘壁画,所以新疆、甘肃一带的石窟特别显得绚丽多彩。但建窟制度传到中原地区以后,由于石质坚细,适宜用作雕像,如云冈、龙门等著名石窟群,则是以雕刻代替了壁画。雕工用锐细的雕刀,经过精雕细刻,呈现出与壁画同样的绚烂景象,而且更能坚固耐久,千年不变。一、四大石窟(一)敦煌石窟•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的武周山北崖,依山开凿,东西绵长一公里,始创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现存洞窟53个,共计1100余龛,有石雕造像51000余身。此窟前壁已崩塌,大佛露天,为释迦牟尼坐像。大佛前额宽广,直鼻大耳,宽肩,头部微俯,沉思端坐。(三)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伊水两岸,创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现存窟龛2102个,雕像10万余身,碑刻题记3600多品,以北魏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奉先寺最为突出。北魏时期的造像,面孔清瘦,身材瘦小,衣纹飘曳,颇具文士之风。与云冈造像的高鼻大眼、面庞饱满、身躯壮实、慈祥中透有威武之气的形象相比,龙门石窟创造了真正有别于外来样式的中国佛教石雕像。奉先寺卢舍那佛龛(左图)是唐高宗、武后时开凿的,当时执政的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二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完工。当时窟前有木结构建筑群,称奉先寺。奉先寺后被洪水冲毁,但属于寺庙一部分的窟龛造像依然存在,共有主佛卢舍那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11尊雕像。主像身高17.14米,菩萨身高13米,弟子、金刚约10米,是龙门石窟最大的雕像群。大佛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其视线角度与礼佛者仰视视线交汇,使礼拜者感受到佛的慈祥。(四)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城东南45公里处,秦岭山脉西端,因其外观“如民间积麦之状”而得名。凿窟始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后经多个朝代开凿,现存洞窟194个,壁画1300余平方米,雕塑7200余身,被誉为“中国彩塑博物馆”。其中,北魏、西魏时期的彩塑最为精美,形象已是典型的“瘦骨清相”(左图)的优美风格。佛、菩萨温柔亲切、秀丽婉约、宁静淳朴。二、乐山大佛•石雕,高71米,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开始修建,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坐落于四川省乐山市凌云山。乐山大佛通体高达71米,其中头部高14.7米,耳朵长7米,眼睛长3.3米,脚背宽8.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三、下华严寺菩萨像•下华严寺菩萨像,泥塑,作于辽代,约公元1038年左右,立于山西大同下华严寺内的薄伽教藏殿中。下四、晋祠圣母殿彩塑•中国宋代祠庙彩绘泥塑。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园林,其中有唐、宋、金及明各代遗存的文物。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