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文常见句式——文言文复习第三讲古文句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看结构(从句子结构分)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察语气(从语气上分)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一、判断句对主语的性质、情况等作判断的句子。1.常见句式有:表肯定判断……者,……也(子瑜者,亮兄瑾也)……也(梁,吾仇也)……者也(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不借助形式(刘备天下枭雄)表否定判断用否定副词“非”(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2.用语气副词“乃,即,则,皆,诚”等表判断。(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2)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3)此则人之变也(4)环滁皆山也(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1)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2)巨是凡人4.如何分析“是”是否表示判断?①斯是陋室,惟我德馨用于主、宾之间,句前有名词或代词做主语,“是”表判断。②正是河豚欲上时“是”前有修饰成分“正”,“是”表判断。③是说也,人常疑之④是时曹操遗权书曰“是”为代词“这”,不表示判断。范例解析口头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其句式: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莲,花之君子者也。6、梁将即楚将项燕。7、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1、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12、刘备,天下枭雄。者者者者也也也也也即乃则为为非是二、被动句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多借助介词、助词表示。1.用介词“于”表被动①不拘于时②使不辱于诸侯③不能容于远近2.用助词“见”、“见……于”表被动①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翻译下面句子:3.用介词“为(wéi)”“为……所”“为所”表被动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④茅屋为秋风所破4.用“受……于”表被动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5.用介词“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6.用主动词表被动(无标志被动)①洎牧以谗诛②戍卒叫,函谷举③兵挫地削,亡其六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如:1、府吏见丁宁(我)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1、诚请见教。2、望见谅。3、请勿见笑。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温馨提示】一试身手1、此人力士。2、斯固百世之遇也。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个人是个大力士。和氏璧是天下共知的宝玉。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三、倒装句又称“特殊语序”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加“之”“是”提宾。倒装句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情况的句子。包括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定语)〔状语〕(定语)一.主谓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风(这风真是爽快啊)(你不明智,也真是太过分了!)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不仁哉!梁惠王也。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而来?“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安”,它们分别作“操”“在”“在”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第一种类型: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豫州今欲何至?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不然,籍何以至此?F、项王曰:客何为者?C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未之闻”“未闻之”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之”,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第二种类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动词宾语提前条件之一:不、弗、未、非、否、毋、无、莫这类句子一般含有否定词:翻译下列句子:•(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涉江》)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忌不自信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C第三种类型:(1)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B、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D、夫晋,何厌之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唯利是图。第三种类型:(2)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是”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3()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4()A城中皆不之觉。B唯余马首是瞻。C惟利是图。D马之千里者BD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1、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2、“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何以”“以何”“是以”“以是”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三.状语后置现代汉语状语应放在主谓之间或主语之前,介宾短语用于句末是补语。古代汉语的介宾短语放在句末却不为补语的叫状语后置。①亮见权于柴桑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翻译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具告以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以”、“于”、“乎”等。•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四.定语后置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②石之铿然有声者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且将军可以拒操的大势)(铿然有声的石头)(被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四海之大,有几人欤。①用“之”使定语后置。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用“……之……者”的后置。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④、中心词+数量词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③用“……者”五、省略句可以省略全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还可以省略局部的宾语、介词等。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前后省句子主语,中间省介词的宾语)忌之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句子的谓语)威操悉浮()以沿江——(省句子的宾语)船1、省略主语(1)承前省。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2)蒙后省。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对话省。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异蛇异蛇草木异蛇人公孟子王2、谓语的省略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③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鼓鼓择行3、修饰语的省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吾吾4、宾语的省略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②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③屠惧,投以骨。④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5、介词的省略①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②今以钟磬置水中③赐之彘肩小结:以上是动词宾语的省略①竖子不足与谋。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小结:以上是介词宾语的省略之之之之之以于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被动句:被兵势所逼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六、固定句式固定句式是指文言中的某些词语结合、搭配使用,成为固定结构形式,充当句子成分。有些固定句式有鲜明的语气色彩,有的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可以摸出规律,便于古文阅读。1、表疑问或询问语气的固定句式如……何(何如)若……何(若何)奈……何(奈何)谁……者何以胡为①“如…何”,又可作“如何”“何如”,可译为“怎么办”“为什么”等等例1:其如猛犬何?译文:又怎么对付那只牧羊犬呢?例2:樊哙曰:“今之事如何?”译文:今日的事怎么办?例3:吾欲之南海,何如?译文:我想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若…何”(若何),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办”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译文:一个国家容不下两个国君,你将怎么办?③“奈…何”(奈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例1:骓不逝兮可奈何?例2: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文:马不向前走,怎么办?译文:虞啊,我将把你怎么安排呢?④“谁…者”,相当于“……的,是谁?”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例2:谁为哀者?译文:给大王出这个主意的,是谁?译文:痛哭的人是谁?⑤“何以”,相当于“为什么”,询问原因。例如: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也可译为“靠什么”,表示行为的凭借例如:苟无民,何以有君?⑥“胡为”,表示问原因或反问,译为“为什么”例如:胡为至今不朝也?2、表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岂……乎况……乎何(以)……为(何为)庸……乎不亦……乎①岂……乎例: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译文: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难吗?②不亦……乎译文:把实行仁作为己任,不也是很重的任务吗?例: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译文:平常的人尚以此为羞`,何况一国的将相呢?③况……乎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④何(以)……为(何为)例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例2:则众何为不汹汹然?⑤庸……乎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还告辞干什么呢?译文:那么众多的反对者怎么会不对我大吵大闹呢?译文:那管他年岁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3、表揣测语气的固定句式得无……乎(耶)无乃……乎(该不会……吧,莫不会……吧)(恐怕……吧)例:日饮食得无衰乎?例:今君王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译文:现在您退守在会稽山上,这样之后才寻求谋臣,恐怕太晚了吧。(一)表示选择关系其……,其……。非……,则……。与其……,孰与……。其无间邪,其畏主人耶?(是与羊亲密无间呢,还是惧怕主人呢?)非死,则徙尔。(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后。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表逻辑关系的固定句式宁……,不……。岂……欤,抑……欤。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宁愿死,也不愿听到子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