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改革-----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方针)一、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方针)时间:1978年12月意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决策?有什么意义呢?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思想路线: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全会决定拨乱反正,为冤假错案平反,是从组织上纠正“文革”的错误。党的工作重心从中共成立以来经历了哪三次重大转变?1927年由城市转向农村1949年由农村转向城市1978年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含义: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同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内容:目的:实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怎样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改革的必要性——中国需要改革吗?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1、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改革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二、改革的必要性——中国需要改革吗?2、政企不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二、改革的必要性——中国需要改革吗?3、国民经济凋敝,面临崩溃思考: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发展各自存在着什么问题?农村:人民公社旧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城市: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企业没自主权,降低人们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生产效率。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必要性三、改革措施:(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阅读下面材料,想一想: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选在农村呢?在农村实行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缓慢,到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达到1957年水平,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1)农村进行改革的原因第一,改革前“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第二,国情决定,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局势就不稳定。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管理方式含义:是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特征:实质:前提:包产到户,自主经营土地公有制经营方式:集体----分户经营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内容:实质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作用:废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带动了城市改革。敢为人先的昨天: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小岗村部分按手印农民合影安徽、四川试点: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包干到户”保证书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丰收的小岗生产队农民结合图片和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想,凤阳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直接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种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竹编手工业生产。什么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支持农村改革的系列文件中央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权(2008年10月京华日报)【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革改地土社公民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合作社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地主私有农民私有解放生产力开辟农业发展道路农业合作化小农经济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私有制公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人民公社化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一大二公挫伤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土地公有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调动积极性农业大发展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现在有人这样概括农村经济改革的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分别应指的是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进城打工。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全面展开)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了官僚主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1)国企存在弊端2)农村改革的推动(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全面展开)2、过程:①开始:1978—1984试点。②展开:1984年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目标是,③深化:1992年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对比改革前后变化:项目改革前改革后管理体制高度集中,政企不分,排斥市场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制单一公有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分配制度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产权制度国有制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中国部分企业①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竞争力,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作用:1984年成立的青岛海尔集团,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定位于创新,建立机制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营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战略。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利润34亿元,海尔品牌价值已达330亿元。到2002年在全球有48个工厂、8工业园。②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创造条件。历史再现:国有企业改革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一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从单一的钢铁生产企业转变为以钢铁生产为主,金融、贸易、机械、运输、服务业等产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上海宝山钢铁公司锅炉探究:如何看待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企业职工下岗是不可避免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下岗职工增加(三)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认识市场经济误区: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你能结合世界现代史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吗?(举例即可)“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如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特征:(课本89页)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3)国家的有力宏观调控2.提出背景: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2)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理论探索?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宪法保证: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3)完善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课堂小结计划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折决策目标市场经济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加以说明。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2.从试点到推广。3.从农村到城市。4.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揭开改革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思想,进行探索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理论总结,形成特色)小结:我国的工业经济体制经历了哪三次重大变化?从建国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横批:“已经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