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泄漏、火灾现场处置方案环安部2017年3月2日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事故类型: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废有机溶剂综合利用车间、有机溶剂罐区、桶装仓库、有机废物暂存库、重油/柴油罐区事故征兆:(1)车间设备、容器或仓库、罐区储存容器等缺少定期及日常检查、维修和保养;(2)易燃液体蒸气明显浓重;(3)车间、仓库、罐区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4)不明原因液位下降;(5)作业人员经常不遵守劳动纪律,不遵守作业规程。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1)事故可能的时间: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夏季和冬季可能性更大;(2)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经济损失、人员受伤;(3)影响范围:公司局部场所。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该事故如果处置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衍生事故。应急工作职责1)应急小组组长:部门主管(不在时由现场负责人代行其职责)成员:现场负责人、现场工作人员、保安、行政人员。2)应急小组(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3)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应急救援指挥工作。(2)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全面指挥;接受应急小组组长的指挥。(3)现场工作人员:对身边发生的事故作出第一反应,包括停机、断电、灭火、抢救伤员等,并大声呼救。接受现场负责人指挥。(4)保安:负责现场警戒、保护。(5)行政人员:负责人员紧急救护,联系外部医疗。应急物资准备:灭火器、消防砂、过滤式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湿毛巾、生理盐水、防爆电筒、干净清洁的水和毛巾,其他常用的救护药品停止事故设备工作报警及消除点火源撤离无关人员佩戴劳保用品、备用灭火器材应急人员就地堵漏或转移物料隔离未受影响设施报告事故处置及堵漏情况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简易流程图应急处置现场应急处置程序:⑴通知事故设备停止工作,事故现场立即报告应急小组组长(说明泄漏地点、具体设备、物质名称、数量、报告人姓名、电话等),根据液体流动性和蒸气扩散的影响采用围堤设立警戒区。⑵现场监护,撤离无关人员、留下应急人员、严禁动火,堵漏处置时佩戴防护应急器材。⑶立刻清理现场,保护环境。⑷防止次生引起燃烧、中毒、窒息等危害,保证人身安全。具体处置方案:1)泄漏时消除所有点火源,切断燃烧物料的来源,备用灭火器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制止泄漏。一旦发生液体泄漏,均应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制止泄漏。易燃液体泄漏堵漏较为容易,可使用缠裹、堵塞、转罐、关阀等方法制止泄漏,从根本上消除险情。腐蚀性液体小量泄漏时,救援人员穿好化学防护服,戴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使用缠裹、堵塞、转罐、关阀等方法制止泄漏。大量泄漏时,不宜强行施救。2)控制流散。对泄漏的液体,要采取回、堵、截、收、导等方法,设法控制液体到处流散,易燃液体还要特别防止向地沟、槽等处流淌,把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小泄漏用沙土或不燃材料吸收,大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导流收容。3)泄漏时杜绝火源。易燃液体蒸气只要遇到明火或火花,即可能发生爆燃。因此,在液体流散区域内和蒸气扩散范围内要彻底消除火种、切断电源,以防不测。抢救过程中,可参照可燃气体泄漏时消除火源办法防止爆燃。4)回收液体。车间、仓库、罐区周围修建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与厂区内的应急池相通,危险化学品发生大量泄漏,将关闭通往雨水系统的阀门,打开通往应急池的阀门,其泄漏的液体顺着水沟流入到厂区内设置的应急池中收集。5)覆盖液面,减少挥发,隔绝空气。对一时难以回收且积聚较多的易燃液体,可施放泡沫覆盖液面,控制其大量挥发。对流散液体也可使用泡沫或砂土覆盖,以减少挥发,降低危险。6)驱散蒸气。易燃液体蒸气大都比空气重,一般都沉聚于地表或低洼处,不易飘散。室外可使用雾状水流驱散液体蒸气,尤其要对液体蒸气积聚处要认真驱散,室内则应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也可采用雾壮水驱散,对地下沟、槽等处也应采取措施驱散蒸气,以彻底消除险情。7)当采取上述措施难以控制险情或发生大量泄漏超出现场人员处置能力,应立即上报应急总指挥,建议启动二级响应,并按照综合预案开展救援行动。报警:1)报警负责人:应急小组组长2)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13)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采取电话速报形式,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4)联系号码、联系人姓名。注意事项1)应急处置时二人以上集体救援,互相照应,注意防止中毒、窒息、触电。2)救援人员在对易燃液体泄漏施救前,应带好防毒面具,在对腐蚀性液体泄漏施救前,应穿好化学防护服,戴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总之,应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再进行施救工作。3)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域。4)严禁使用明火及产生火花的工具,穿防静电服(棉质工作服)进入现场。5)在引流时,要注意防止强酸或强碱等禁忌物相互混合。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火灾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事故类型:火灾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废有机溶剂综合利用车间、有机溶剂罐区、桶装仓库、有机废物暂存库、重油/柴油罐区事故征兆:(1)现场存在不明泄漏物;(2)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电气设备缺少检查、维修和保养而失效;(3)防静电和严禁明火等安全管理措施实施不到位;(4)作业人员经常不遵守作业规程。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1)事故可能的时间: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夏季和冬季可能性更大;(2)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严重程度:经济损失、人员伤亡。(3)影响范围:公司局部场所,并可能扩散至全部,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该事故如果处置不当,可能引发车间、仓库爆炸和周边场所火灾等次生、衍生事故。应急工作职责1)应急小组组长:部门主管(不在时由现场负责人代行其职责)成员:现场负责人、现场工作人员、保安、行政人员。2)应急小组(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3)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应急救援指挥工作。(2)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全面指挥;接受应急小组组长的指挥。(3)现场工作人员:对身边发生的事故作出第一反应,包括停机、断电、灭火、抢救伤员等,并大声呼救。接受现场负责人指挥。(4)保安:负责现场警戒、保护。(5)行政人员:负责人员紧急救护,联系外部医疗。应急物资准备:灭火器、消防砂、过滤式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湿毛巾、生理盐水、防爆电筒、干净清洁的水和毛巾,其他常用的救护药品应急处置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通知事故设备停止工作,设备、建筑火灾现场发现人员立即按警铃,并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说明着火单元名称、具体设备或位置、燃烧物质名称、着火范围、火势大小、报告人姓名、所在基层单位名称、电话等),拨打24h应急值守电话。(2)迅速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同时要保证人身安全,急救、转移受伤人员。(3)向相邻易燃液体包装桶喷水冷却,控制火势蔓延。(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转移火情现场其他易燃物品,防止火势扩大。停止事故设备工作组织灭火并按警铃撤离无关人员使用灭火器材灭火隔离未受影响设备、建筑报告事故应急救援情况报保护现场协助调查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简易流程图具体处置方案:1)查明火情①车间、仓库人员受到火势围困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伤亡人员的数量、所处的位置。②起火车间、仓库、罐区物质名称、种类和数量。③发生火灾的生产工序,火势对邻近设备和仓库的威胁程度。④建构筑物是否会发生倒塌等情况。2)扑救火灾①对装置出现跑、冒、滴、漏引起的火灾,要采取关阀断料的措施,同时用泡沫覆盖或干粉扑灭设备或落地火。高度易燃有机溶剂用水灭火无效。同时,尽可能转移周围易燃、可燃物质。②在建筑已经起火的情况下,消灭建筑火势,防止引燃车间内的溶剂。③车间形成立体火灾时,要按照上、中、下分别部署力量,消灭火灾。④对溶剂桶堆垛实施全面冷却,防止溶剂桶发生爆炸,扩大火势,处置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泄压装置发出异常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火灾现场。⑤溶剂桶已经发生爆炸,首先要大流量水流实施全面冷却,制止连续爆炸是火场的主要方面,爆炸被制止后,方可向溶剂桶堆垛喷射泡沫灭火,并根据泡沫灭火的效果,适当加大泡沫供给强度。⑥溶剂桶堆垛发生大面积流淌火时,应迅速筑堤堵截,防止溶剂流淌扩大火势。同时根据溶剂的理化性质,选用普通蛋白泡沫或抗溶性泡沫灭火。⑦对少量的溶剂桶桶,条件具备可转移疏散到安全地方。3)当采取上述措施难以控制险情或火灾情况超出现场人员处置能力,应立即上报应急总指挥,建议启动二级响应,并按照综合预案开展救援行动。报警1)报警负责人:应急小组组长2)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13)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采取电话速报形式,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4)联系号码、联系人姓名。注意事项1)应急处置时应以2~3人为一组,保持行动,互相照应,戴好个人防护器具并注意检查防护用品合格,且在有效检验期内,正确佩戴使用防火服、呼吸器等安全防护用具,注意防止中毒、窒息、触电、烫伤。2)危险区设好警戒线,并挂好标示牌,无操作权限的人员不得乱动现场设备。3)现场自救和互救时不熟悉现场情况和灭火方法的人员不得盲目进入危险区域,救人前先确认自己的能力和现场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对他人施救的需要。4)在火势较大,被困人员受到威胁时,要设置水枪突破火势封锁实施救人。对火场受伤、中毒人员要做好现场急救,并迅速送至医院救治。5)应急救援结束后要全面检查,确认现场无火灾隐患和建筑物坍塌的隐患。6)在转移物质时,应注意防止禁忌物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