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明代诗文一、概况(一)研究概括明诗不被重视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鲁迅曾经说:“好诗被唐人做尽”。闻一多说:“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上也就完了。”(二)基本特点作家和文集增多文人社团活跃,文学流派林立,更替频繁复古风气浓厚民歌成就突出三、明代诗文的发展历程(一)明初诗坛:明初诗文三大家“吴中四杰”台阁体茶陵派(二)明中期前七子后七子吴中四才子唐宋派(三)晚明公安派竟陵派童心说晚明小品文第一节明前期诗文创作明代前期诗文概括: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明初阶段永乐至成化阶段1、宋濂(1310-1381)《宋学士文集》“开国文臣之首”2、刘基(1311-1375)《诚意伯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3、高启(1336-1374)《高青丘集》“才气豪健而不剑拔弩张,辞句秀逸而不字雕句绘”一、明初阶段(一)明初“诗文三大家”(二)“吴中四杰”“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徐贲、张羽。(一)台阁体明永乐至成化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典雅工丽。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二、永乐至成化阶段(二)茶陵派明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明成化之后,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粉饰太平的台阁体不相容。于是以李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荡涤台阁平正醇实的诗风。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其诗多是题赠之作和咏史之作,内容大体不出宫廷、馆阁的生活,故使茶陵诗风并未脱离典雅工丽的台阁体的影响。第二节明中期的文学复古弘治至隆庆(1488——1572)近百年,明王朝转向腐败衰落,农业文明向着工商文明转变,文人的精神观念发生裂变。明代诗文领域内文学复古流派的出现,体现了明中期社会文化思潮渐趋活跃的一个侧面。一、前七子: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流派。“前七子”是指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他们的文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空洞冗沓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都有现实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复古,文学的创造性显得不足。“前七子”的理论主张:1、复古论。提出了文必西汉、诗必盛唐的复古口号。2、主情说。不满理学风气盛行,提出“真诗在民间”的主情说。3、高度重视古代诗人的格调法度,强调诗文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技巧。二、后七子“后七子”是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李攀龙、王世贞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了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以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明史·李攀龙传》)。太强调效法古人,对于创作的法则又规定得太具体、细密,必然会对个性、情感的自由表现和艺术的创新,造成严重的束缚。三、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做田。四、“唐宋派”:明嘉靖年间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主张从学秦汉转为学唐宋,主要是借用与当时距离不远的唐宋名家比较通顺的文风,写出自己的个性,易佶屈聱牙为文从字顺。因此,他们的创作中也较多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唐宋派指出了前后七子复古派的弊端,却始终未能根本改变文坛局面,其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寒花葬志》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第三节晚明诗文概况自万历初开始,明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个领域,逐渐出现全面上扬的势头。在倡导个性解放,要求摆脱礼教束缚、肯定人的自然欲望、重视表现真实情感等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都显示出鲜明的一致性。一、李贽与童心说(一)生平李贽(1527一1602年),字卓吾,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明代杰出的思想者。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李贽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也是一位标新立异而对当时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家。“又世俗子与一切假道学,共以异端目我,我谓不如遂为异端,免彼等以虚名加我,何如?”——《答焦漪园》(二)李贽对明代文学的贡献:1、提出“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说”对理解文学创作主体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2、开创评点派,小说戏曲方面进行评点。《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李卓吾先生批判忠义水浒传》、《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文笔细腻,观点深刻。二、公安派:“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三袁”,即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公安派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寻找以独创的精神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有《袁中郎全集》。《叙小修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然真乐有五,不可不知: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一快活也。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女支舄,烛气薰天,珠翠委地,金钱不足,继以田土,二快活也。箧中藏万卷书,书皆珍异。宅畔置一馆,馆中约真正同心人十余人,人中立一识见极高,如司马迁、罗贯中、关汉卿者为主,分曹部署,各成一书,远文唐宋酸儒之陋,近完一代未竟之篇,三快活也。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四快活也。然人生受用至此,不及十年,家资田产荡尽矣。然后一身狼狈,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五快活也。士有此一者,生可无愧,死可不朽矣。(《与龚惟长先生书》)二、竟陵派明万历年间诗歌流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钟、谭均为湖北竟陵人,故名竟陵派。竟陵派在反对摹古,推崇性灵,表现自我等方面,与公安派是基本一致的;另一方面,又不满公安派末流的空疏肤浅,力图另辟蹊径,倡导用“幽深孤峭”的风格来表现“幽情单绪”。在创作上他们刻意求新求奇,喜用怪字险韵,处处表现出作者的孤寂情怀和远离现实的冷漠,形成一种冷僻苦涩的文风。“以凄声寒魄为致”,“以噍(jiào)音促节为能”——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谭元春《观裂帛湖》荇藻蕴水天,湖以潭为质。龙雨眠一湫,畏人多自匿。百怪靡不为,喁喁如鱼湿。波眼各自吹,肯同众流急?注目不暂舍,神肤凝为一。森哉发元化,吾见真宰滴。三、晚明小品文(一)小品文的起源与界定“小品”一词,始见于晋代,本指佛经的节本,详本为“大品”。如《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人幽滞。尝欲与支道林辩之,竟不得。今《小品》犹存。”后来将短小精悍、行云流水文章称为小品文。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体现着古代散文向现代方向的转变。特点:1、内容题材上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在风格上出言灵巧,情趣盎然,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人生趣味。2、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作家的性情跃然纸上。张岱(1597——1676)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散文的最后一位大家和集大成者。出身世宦之家,一生未曾入仕,明亡入山著书,生活艰苦,然始终隐迹不出。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嫏嬛文集》等。张岱《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第四节明末文坛继晚明江南士大夫政治团体东林党后,明末江南地区一些文人组织相继崛起。崇祯初年,太仓人张溥、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与此同时,松江人陈子龙和同邑夏允彝、徐孚远等创建几社,与复社彼此呼应。遗民诗人到了明朝末年,以东南地区复社、几社为中心的文人,重又申张七子的文学宗旨,在古典传统中寻求强有力的抒情表现,其中最著名的,是陈子龙与夏完淳。不过他们的诗作——尤其是国变之际的诗作,伤时感事,慷慨悲凉,在复古倾向中已无暇斤斤计较于古人诗法,这和前后七子仍然是有所不同的。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曾与夏允彝等结几社,与复社相呼应,为一时名士。清兵入关后,仕于南明弘光朝,任兵科给事中,后辞职回乡。南京被攻破后,因从事抗清军事活动被捕,乘隙投水而死。有《陈忠裕公全集》。字存古,华亭人。父夏允彝、师陈子龙,都是明末讲究文章气节的名士。他自幼聪颖过人,十二岁便已“博极群书,为文千言立就,如风发泉涌”(王弘撰《夏孝子传》),具有天赋才华。因受父辈影响,喜谈军国事。清兵下江南,他积极参与抗清斗争,事败被捕,慷慨赴死,年仅十七。有今人所编《夏完淳集》。夏完淳(1631—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