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王----阎锡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西王----阎锡山基本信息中文名阎锡山别名阎百川、龙池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西五台县出生日期1883年(癸未年)10月8日逝世日期1960年(庚子年)5月23日职业军事家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军衔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主要成就辛亥太原起义在辛亥革命中,阎锡山率民军一部北上绥远,曾攻克包头、萨拉齐并向归绥(今呼和浩特)进军;副都督温寿泉率民军一部南下河东,配合山西民军攻克运城、绛州并围攻临汾,在后方和侧背对清政府构成极大威胁。保境安民至1924年(民国十三年),阎锡山多次拒绝参加军阀混战,使山西维持了数年的和平与安定。对内,阎锡山以兴利除弊为施政大要,推行“六政三事”,积极发挥民众作用的“用民政治”,提倡发展民德、民智和民财。在阎锡山的管理下,山西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局面,河南、山东、河北等邻省的灾民大量涌入山西,寻求安居乐业之所。山西曾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自强救国同盟会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阎锡山提出民族革命的口号,同意由牺盟会组建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和太原工人武装自卫队,并给予武器装备。9月20日,根据中共的建议,又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场总动员委员会,组建新军暂一师,以续范亭为师长。村本政治思想1922年(民国十一年)3月,阎锡山提出“村政自治”的概念。就是希望山西进入“村民自办村政之时代”。随着“村本政治”的全方位铺开,民国所有的割据势力当中(包括南京的国民政府),除了中共控制的根据地之外,已没有谁的社会基层控制能力能够超越阎锡山的山西三不二要主义阎锡山奉行“三不二要主义”,即“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后来阎锡山概括为“保境安民”,要求“与邻省联络,使能不为我患,或竟邻疆乐与合作,进而为我用,代我御侮”。至1924年(民国十三年),阎锡山多次拒绝参加军阀混战,使山西维持了数年的和平与安定。六政宣言1917年(民国六年)10月阎锡山发表“六政宣言”,成立“六政考核处”,推行水利、蚕桑、植树与禁烟、天足、剪发(男人剪辫子),后来又增加种棉、造林、畜牧,合称“六政三事”。用民政治1918年(民国七年)4月以后,阎锡山推行积极发挥民众作用的“用民政治”,提倡发展民德、民智和民财,宣扬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封建伦理道德,对贩卖和吸食毒品、窝娼、聚赌、偷盗、斗殴、游手好闲、忤逆不孝等坏人进行感化教育和处罚;成立“保卫团”对青壮年进行军事训练。山西暂时出现了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的局面,河南、山东、河北等邻省的灾民大量涌入山西,寻求安居乐业之所。山西曾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重视教育山西教育当时也在全国领先。阎锡山很早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在《人民须知·民智篇》中他说:国民学校的功课,就是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等事,有四年功夫就毕业,学下算盘、写信、记账的本事。稍有钱的,再上高等小学校;实在穷的,也可自谋生活。这就是求知识的第一样要事。到1916年,山西每万人中有小学生290名,居各省之首。从1924年起,山西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在80%以上。他在家乡河边村创办的川至中学也设附小,共7排140间瓦房,礼堂、会议室、生化研究室、标本陈列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头4年不收学费,每年还给学生发一身校服、一双皮鞋(后改为帆布鞋)。这都是阎锡山自己掏的钱。其他也得到相应发展,到了1937年,山西有55所中学、17所师范、6所大学。黄炎培在《读中华民国最近教育统计》中说:民国初年山西学校、学生数量的增长“速而最稳”。民国的义务教育,则始自阎锡山治下的山西,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山西是中国义务教育策源地”。那样一个内忧外患,曾被蒋南翔呼作“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年代,阎锡山却在山西为学龄儿童们造了几十万张课桌,使山西学龄儿童受义务教育比例长期保持在70%的高度,同时阎氏能够将“受教育”与“当兵”、“纳税”并列,称之为“国民之三大义务”,放在《告谕人民八条》的首条,要求山西民众全体遵守,实属不易。窄轨铁路1928年,阎锡山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修建同蒲铁路的要求被拒绝后,他便提出要自筹资金修筑。阎锡山一向精打细算,在修筑同蒲铁路上有了极致的表现。阎锡山亲自算了一笔账,他算得很细。有一个很玄的说法,阎锡山修同蒲铁路,把水泥都算到修完以后只剩了几袋的地步。同蒲铁路从1932年开始动工,到1937年仅仅5年时间将近800公里的铁路修通。最后按照计划通车里数只差了十几公里,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就是现在也是很不容易的。在山西有一种说法,阎锡山把同蒲铁路修成窄轨,便可以从交通上将山西封闭起来,才得以偏安一隅。阎锡山认为铁路修成标准轨,外省的兵车可直接开进山西,不利于他的割据统治。若修成窄轨,遇有战事,可及时运兵出击,不利时可将机头、车厢全部拉回,而敌方则不能利用。铁路非修不可,却正值“中原大战”受到重创之后,阎锡山饱受资金之困,一下拿不出那么多线,所以萌生“窄轨”之念。据阎锡山故居副馆长介绍,阎锡山当时主要考虑到山西的经济实力薄弱。如果要买正规的宽轨铁路,修成以后50年都还不了债务。如果用德国人退下来的窄轨铁路,20年以后就可以赚到钱,不亏损。“当时修窄轨铁路时,地基做的是宽轨的。用现在的话说,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按宽轨标准做的,但用的是德国人退下来的窄轨铁路。而并不是人们说的,专门修窄轨铁路,不让别人进来。”阎锡山曾吃过实名制存款的亏。他早年曾用他族叔阎书康的名义在法国银行存款700万元。因阎书康早逝,法国银行不让提取这笔款。后来几经交涉,法国银行说他们有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用过的小火车头闲置不用,这笔款可以用小火车头相抵。因此,阎锡山便坚决主张修窄轨铁路。阎锡山故居阎锡山故居,国家AAAA级景区,阎锡山故居国家二级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边村(原属五台县),始建于1913年前后,总占地面积33000余平方米阎锡山一家太原解放战役,阎锡山死守太原,别看这个时候,阎锡山从太原逃往南京,但是他给了解放军致命的打击,就是,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死伤四万五千人,是从来没有过的重创。可见,阎锡山不是等闲之辈。纵观阎锡山的一生,是奸雄的一生,在阎锡山故居里,别看他的故居占地面积很大,宅子内,看出他的简朴,所以,阎锡山可以说是一代奸雄。,1930年的《时代》记述:“作为山西省的‘模范督军’,阎实际上耸立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处于各军阀的包围之中。尽管目前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为1100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使他显得出类拔萃。阎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部队、维持秩序的警察,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结语阎锡山作为地方长官的确是很称职的,能在如此混乱的时代,守的山西的一片祥和。他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乡民,作为当时的军阀实在难能可贵。阎锡山识时务,也擅长打小算盘,他的一举一动不但牵动着政局,还引发了种种争议,他拥护蒋介石,却也反过蒋,他围剿红军,却又和八路军联合抗日,他投身抗战,可是也小心避免得罪日本人。对于家乡山西的发展规划,阎锡山亲力亲为,不遗余力,他搞水利,推广蚕桑,发展教育,还建起太原兵工厂和火药厂,山西从贫瘠的农村蜕变成为进步的模范省老阎在山西的统治是成功的,而老阎退出山西,也不是老阎的失败,而是整个国民党大势已去,并不是单纯的军事失利,而是政治失败。谢谢观赏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