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基本对策摘要: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运营与发展,给企业以准确的“定位”,从而有效规避市场和行业风险。如果没有了企业文化的支撑,那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失去了方向,更谈不上发展。本文主要从建设企业文化的观点出发,对企业文化作了简洁的概述,指出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建设企业文化的措施和途径以及总结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趋势。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措施和途径若干问题未来趋势我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挑战,企业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文化管理水平的需求日益强烈。目前,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已经初露端倪。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学习企业文化理论,并把企业文化建设提上日程。“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只有精神力量生生不息。”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明白的一个道理。文化这“玄虚的玩意”绝对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文化,像高楼大厦里的钢筋、螺钉、焊缝,在装饰一新的大厦里,轻易不会被人看见,可这种叫做企业文化的东西却渗透到了大厦的每一个角落、节点和着力点,承载着大厦最沉重的负荷。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注定是永远长不大的企业;一个长大了没有健康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还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要想树立百年企业,就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一、企业文化概述(一)什么是企业文化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历来都有着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几乎每一个管理学家和企业文化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有人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做过粗略地统计后发现,竟然达到了180多种。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部分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彼德斯·沃特曼认为:“员工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从而也就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这种目标感来自对生产、产品的热爱,提高质量、服务的愿望和鼓励革新,以及对每个人的贡献给予承认和荣誉,这就是企业文化。”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气氛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我国学者许宏认为:“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张大中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综上,所谓“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有把企业领导人员和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行为,即企业中有益文化建设的措施、组织、制度等包括在内,它由三个层次的结构特征: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器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成为“企业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这种企业文化又被称为“企业精神”。(二)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从唯理性定义向非理性定义发展的产物。所以说对“企业文化”定义的表述就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各式各样。有人认为,企业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包括一整套象征、仪式和神话,它们把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传输给雇员。有人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包含为数不多的几个基本原则,它代表着公司存在的意识。而普遍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在我国,许多学者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一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个复合概念,由“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风貌或企业精神。第二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精神风格;第三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目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性概念,更多的是体现它的“社会性”,不仅包括传统观念和积淀,也包括现代概念的冲击影响。当然,也有人从“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来分别定义,认为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行为文化三部分组成,这和把企业文化分为“硬件”和“软件”或“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区分法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见,“企业文化”概念具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与外延有时可以非常广泛,大到无所不包,有时又可以十分具体,细致到某个事物。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一)误区一:一味粉饰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从企业传统行业特征使命远景等实际情况出发,力求使其能体现企业长期积淀的文化精华,并能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在此基础上方可追求语句精彩个性独特。然而在实践中,往往有企业一味粉饰语言,而将使用性至于其次,甚至全然不加考虑。某些学者到处鼓吹企业文化要“好听好记好传播”,好让大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不可否认,富含文化底蕴、富有地域特色、别致而醒目的文化表述应该如此。但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好用。(二)误区二:“人情味”等于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一个普通的思想误区就是:越讲人情味儿,就越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实,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是效率,是结果。关注结果的企业文化就是“压力锅文化”。安然公司一直奉行结果导向,凡是拿业绩说话,安然公司破产以后,压力锅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压,似乎关注结果成了愚蠢的管理理念,人们无限放大压力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但压力锅无论多有劲,绝没有想把自己炸开的意思。追本溯源,现代企业管理多缘起于军队管理,军令如山倒,阵地拿下了就是拿下了,没拿下就是没拿下,“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的说法,绝对不行。在企业,完不成合理业绩的人,是剥削者,因为他剥削了企业的劳动,剥削了同事的劳动。(三)误区三:缺乏危机意识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向员工展示企业的美好前景,体现企业的前途与员工个人愿望的实现息息相关。美好前景确实可以给人以鼓舞,但是只有吸引力没有压力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危机意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更谈不上美好的前景。因此,许多企业的企业理念大都突出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而以反危机为核心的企业观念尚未形成。事实证明,越是企业发展鼎盛时期,就越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企业的发展周期决定了企业不可能总处于阳光灿烂的春天,强烈的危意识才是帮助企业渡过漫漫东日的“棉衣”,而华而不实的企业文化理念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使企业在虚名和吹捧中走向灭亡。危机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企业只有具备居安思危的意识、构建团队危机意识、避免危机预见未来风险的意识、驾驭危机意识及时解决危机的意识,才能在危机突然袭击时不会过茫然。(四)误区四:“照猫画虎”,千篇一律,个性缺乏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过多的模仿着搬现象,缺乏个性和特色。一种流行的观念就是:企业文化是向别人学的,是“照猫画虎”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创新”等提法风靡大江南北,一时间,在员工的手册上,在宣传材料中,写上这些口号的企业多不胜数,根本不管这些提法能不能以及如何在企业贯彻实施,企业文化的提法人云亦云,缺乏与企业创始人或高层的血脉联系,不能针对企业业务的本质特点,因此对企业的实际运营毫无指导意义。(五)误区五:形式主义,缺乏内涵很多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得过于狭隘,在企业文化构建上往往流于形式。把企业文化要么等同于文化娱乐活动,一时间搞了很多重娱乐活动文艺演出,就认为是在搞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很幼稚的想法;要么等同于CIS设计,其实CIS仅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如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而以。形式主义简单化的企业文化主要有三种:口号式文化、刊物式文化、娱乐式文化(六)误区六: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企业管理中,并起协同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具有包容关联、互促共赢、相互补充完善的辨证关系。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人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文化的实践者。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自然就是人。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事,它需要所有人员参与。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旋律,是企业文化修炼的主角。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创者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人格代表,是企业文化修炼的主要和核心力量,起着主导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开创者企业家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主导。一个企业的文化,必然打上企业家的个性烙印和人格特征。企业家引导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方向。企业家的领导风格、领导艺术和个性风采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精心培育者。他对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最需要什么,最缺少什么,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因而能“对症下药”,从问题入手,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2)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积极倡导、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去确立企业的风尚,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推行、传播具有企业鲜明个性的合乎企业的先进的企业文化。(3)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教练”企业文化修炼,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家必须身体力行,并充当“教练”角色,手把手的教,用一言一行感染、感化员工,使他们不断抛弃旧习俗,创造新文化,使企业文化修炼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态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2、企业骨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骨干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是员工学习的楷模;是推动公司的火车头,是化难为易的魔术师;是前进的象征,是成功的保证。企业骨干是企业树立的榜样和标杆,使员工理智上明确方向,感情上奋发向上,行为上积极效仿。企业骨干处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或各个部门,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他们好比企业的中枢,一方面沟通和协调企业高层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员工,群策群力,执行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企业骨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具体化的作用、品质化的作用、规范化的作用、凝聚化的作用、形象化的作用。3、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者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人人参与,才能修成正果,修成大道。调动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就要做到:充分重视人,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正确看待人,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有效激励人,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全面发展人,使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