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学目标: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老师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讨论,自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图。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讨论,汇报。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练习设计:教材第3页。教学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于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做出选择优化,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课时秋游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这条船可以坐90人。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二、自主探究1、乘船问题。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2、乘车问题。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设计:教材第5页板书设计:秋游90-45-25=20(个)90-25-45=20(个)教学反思:要尽量去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多表达。学生做得对,就让他们自己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做得不对,就把错误指出来,让全体学生引以为戒,从而使犯错误的同学对错误的认识更加深刻。当课堂上出现多种算法时,教师不要急于去优化哪一种,而是让学生经过选择、比较,自己实现算法的优化,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选择最佳方法。第一单元加与减第3课时星星合唱队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合唱队的人数变了。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二、自主探究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比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及时纠正。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题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设计:教材第7页第3、4题。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52-9+15=58(人)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教学反思: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和答案。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不必做过多的铺垫,不用多余的提问引导。第一单元加与减第4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你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知识点,在小组内交流、班上集体汇报。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题右面的习题师: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尝试解答。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设计:教材第8、9页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第二单元购物第1课时买文具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教师可以和学生谈谈对人民币的认识,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填一填。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或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板书设计:买文具1元=10角1角=10分教学反思:通过创设购物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第二单元购物第2课时买衣服教学内容:教材第12、13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知道今天咱们要去哪转转吗?今天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我知道了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笑笑还告诉我们,今年暑假,她的妈妈给她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教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识这些人民币的依据。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师:如果笑笑的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