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学习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写法。•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词语解释:①骇②掳③悚④惶急⑤疮疤⑥诘问⑦渴慕⑧霹雳lǔ抢走sǒng害怕huángjí恐惧着急chuāng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jiéwèn反问kěmù迫切地羡慕pīlì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hài惊吓,震惊玑:不圆的珠子。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这是一篇纪实性回忆性散文。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鲁迅儿时经常玩的地方阿长(?——1899),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姓名不可考。浙江绍兴东浦人,夫家姓徐,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做裁缝;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招进了一个女婿。在鲁迅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约三十年后,作者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她的深厚感情。解题:1.阿长是什么人?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回忆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文章围绕阿长写的事•1、她的身份、地位和名字的由来;(1-2段)•2、喜欢切切察察•3、限制我的行动,爱打小报告•4、睡觉时睡相不佳;(3—5段)•5、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6-12段)•6、讲长毛攻城时护城的故事;(13-17段)•7、谋害我的隐鼠;(18段)•8、为我买《山海经》。(19-29段)重点写为我买《山海经》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长妈妈”怎样的社会地位?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不幸)1-2段研读文本1、“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请找出体现了作者感情色彩的词句。2、在作者对阿长的描写中,你感受到长妈妈有什么特点?3-5段1.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2.爱告状3.睡觉时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饶舌多事,朴实中略带粗俗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懂得许多规矩:•1.元旦道恭喜、吃福橘•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6-12段——迷信、真诚、善良、渴望幸福我不耐烦•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且觉得这种“神力”没有什么好怕的13-18段我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无知却也淳朴敬意逐渐淡薄、消失(憎恶)当时国人认为大炮都是邪术,只要一碰见脏的东西就失灵了。这种迷信不仅她有,当时的统治者也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朝的钦差大臣弈山看见英国人的船坚炮利,认为英国人有邪术,于是让船装着马桶冲过去,成为殆笑一时的“马桶战术”。这种迷信不是阿长发明的,而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那么作者对阿长的这种敬意后来怎么样了?19-29段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对她发生新的敬意这种“敬意”持续了多久?请大家先朗读一下课文的第1、2段和30、31段文章开头和结尾作者对阿长的态度有很大的变化。“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本文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憎恶(1)——讨厌(3)——不耐烦(6)——空前的敬意(12)——敬意淡薄,完全消失(18)——新的敬意(26)——怀念(31)难道长妈妈只因为买了《山海经》就令作者对她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吗?让我们先看看有关《山海经》的叙述吧!请大家看这些文字,注意其中画线的词语,说说其作用。“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因为这是闲书,别人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读。“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思考:为什么别人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读的书,阿长却主动过来问呢?对作者非常关心、爱护•说明“我”对从她里得到《山海经》没抱希望,只是说说而已。“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霹雳”、“震悚”写出了“我”的震惊、感动,“赶紧”写出了“我”的期待和渴望“三哼经”点明了阿长的身份地位,并引发了“我”的思索——为“我”办这件事的,并非学者,而是连书名都会念错的劳动妇女,这也是为什么散文的题目要叫《阿长与山海经》的原因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所以“我”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我”对她根本没抱希望,她却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这在孩童的眼里,似乎“有伟大的神力”。••“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而且也确是当时“我”渴慕已久的。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刻画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其中属于“抑”的是哪几件事?•“切切察察”•不许走动•“大”字睡相•教给“规矩”•讲“长毛”故事•这“抑”的一面,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长妈妈善良的品格。•例如吃福橘,虽然作者说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在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善良真诚的愿望。•长妈妈的一些缺点,如无知、迷信,是那个时代的人都有的,鲁迅写这些也没有贬义,还让人觉得真实而有时代特色。思维拓展作者写这些“抑”的内容,不惜用一些贬义色彩词语,是要表现对长妈妈的不满吗,在这些内容里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那些感情?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阿长和鲁迅童年时生活中的几件事,生动地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赞颂了劳动人民淳朴、宽厚、善良、热情的品质,表现了童年时鲁迅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