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梳理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第六单元年、月、日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记忆方向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1)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方向标•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4.了解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5、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6.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7.并能看懂地图。知道建筑或地点在整个地图的什么方向,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8.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9.生活中的方向常识:(1)面对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2)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3)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如:22×18≈400或22×18≈360或22×18≈44020202020•三、笔算乘法:•①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一”)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②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表示“多少个十”)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四、提示:•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3、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4、列式计算,必须列综合算式,脱式计算。•5、几个特殊数的乘法(牢记):25×4=100,125×8=1000•6、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1、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常用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常用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第六单元年、月、日1、常用的是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年、月、日、季度、世纪2、1年=12个月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星期=7天3、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31天;有4个小月分别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30天,二月是特殊月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常用的节日纪念日:•元旦:1月1日妇女节:3月8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我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2016年10月1日是国庆67周年庆典。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举行开幕式汶川地震是2008年5月12日4、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第一季度:1月、2月、3月(平年共90天,闰年共91天)•第二季度:4月、5月、6月(共91天)•第三季度:7月、8月、9月(共92天)•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共92天)•平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5、判断平闰年,有两步:(1)用年份除以4(整百数除以400),(2)有余数的是平年,没余数的是闰年。•6、每三个平年一个闰年,即四年一个闰年,只有闰年才有2月29日。•7、平年和闰年•平年有365天(31×7+30×4+28=365),52个星期零1天,•闰年有366天(31×7+30×4+29=366),52个星期零2天。8、(同一年)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隔一年)12月和1月是连续的大月。9、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10、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11、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12、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与二月有关的练习,首先要分清是平年,还是闰年)13、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的,这年是闰年;非整百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其余的是平年。24时计时法在1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2)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24时的计时法,这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平时所说的晚上12时也就是新一天的开始,即凌晨0时,时针走一圈到中午12时,再走一圈又到了晚上12时,这时是一天的结束。也就是一天时针走了2圈,共24小时,因此1天=24时。•【普通记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下午、中午、晚上、凌晨”等时间词来区别,如上午时针指向9,应说上午9时,当时针第二次指向9,这时是晚上9时。•【24时计时法】时钟有两圈,分内圈和外圈,内圈数字是时针走第一圈表示的时刻,外圈数字是时针走第二圈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时刻,下午1时就是13时,晚上9时就是21时,时针指向外圈的几就读几时,不用再说上午或下午等时间词。•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到了下午的时间(+12);•24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加上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数字大于12的(-12)。•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24时计时法不加。•时间计算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两天的时间分开算,24是关键。第一天的时间直接减,第二天的时间再相加。4、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正确的列式: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补充:•长度转换率:•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千米=1000米•重量转换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时间转换率:•1年=12月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