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摘要:道德教育作为塑造灵魂的科学,在中外文化相互激荡、科技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愈来愈显示出其重大意义,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由于中西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道德教育也各具特色。认真比较中西道德教育的异同,对于我国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建设是大有裨益的。关键字:道德道德教育中西比较启示灌输渗透开展中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世界各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一些模糊观念,有助于解决国内的某些争论。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是夺取和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阶级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的重要过程。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也普遍重视大学德育工作,把德育置于大学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研究和加强德育工作。诚然,西方高等学校没有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地规定德育有关课程,给人的印象好像西方国家对大学生没有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但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大学生灌输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从未放松过,为培养接班人的目标从未动摇过。他们所采取的德育,形式上丰富多样,方法上潜移默化,通过渗透,使学生确立起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信念及伦理道德观。一、中西方道德教育的差异由于种种原因,中西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通过各自的学术阐述和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稳固的文化积淀,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经不自觉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作用于过去,乃至当今、未来。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不同:1、中国道德教育重人性,西方道德教育重神性。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本文化。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中国文是重人而轻神。这就势必在教育上重视人性,发扬人性,轻视神性。与西方文化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教会控制,灌输宗教意识,大异其趣。这也是“中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处即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中国道德教育历史的独特和优异之处就是其世俗性或人世性。中国教育的使命即是在于改善现世的人生、现实的社会。现世的人始终是教育的目标和主体,宗教始终没有在文化教育阵地上取得至高无上的垄断地位。人始终没有成为神的奴隶。西方道德教育重神性与其西方文化极富宗教性密不可分。自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之后,西方教育逐渐沦为宗教的奴仆。办学被教会垄断,教师被教士包办,教材的内容是充斥迷信的宗教经典,道德教育被教会所控制。教会排斥一切《圣经》以外的书籍,扼杀一切独立思考,蒙昧主义笼罩着西欧尘寰。到中世纪,西方教育思想中的神性色彩愈加浓厚,宗教教育明确要人做执行上帝意志的工具,时时惦念着所谓末日审判、教派分裂、宗教战争、迫害异教徒等,把教育中的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如恩格斯在论述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的形成及其落后状况时所指:“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即使到了近现代,世俗教育逐步成为现实,张扬神性的宗教教育还仍然是西方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中国道德教育重道义,西方道德教育重功利。从价值系统上进行分析,中国文化的特质是偏重“义”与“德”,看轻“利”与“力”,是突出刚健自强之类个人修养的思维模式。中国人最讲“礼”,“礼”就成为最具中华文化的原初性和普遍意义。以人为本,讲求理性,必然重视根据人的理性而衍生出来的行为准则,这种重德的文化必然反映在教育上首重道义,这与西方教育讲求功利迥然有别。西方的功利主义为边沁所首倡,但其基本精神却滥觞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承认猪的生活是不苦于忧虑的,但人不应当像猪一样自我满足。他虽然也承认“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承认社会利益,但只有“个人利益是惟一现实的利益”。后来的西方思想家与教育家,如爱尔维修、洛克、卢梭等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使西方文化教育展现出功利主义的风貌。西方文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个人主义,使人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和权利,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求和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与享受,在促进西方社会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所形成的急功近利、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下降、拜金主义弥漫、享乐主义抬头、亲情淡漠、人际冷落等种种现象似乎也不能等闲视之。3、中国道德教育重政事,西方道德教育重自然。中国教育重政事而西方教育重自然是中西文化模式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呈现的不同反映。中国文化传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顺天应物”、“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平等,“万物相育而不相害,众遭并行而不相悖”。西方文化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主张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几千年来来中国的教育强调了教育所具有的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政治功能,虽然在形式上抬高了教育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导致了教育功能的“窄化”,从而限制了人们对自然的求索,把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迎合周围的人事关系上,而不能像西方人那样注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自身的创造力量和生命价值,形成了屈于权威、为富贵利禄奔波的消极心理品质,视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形器之末”,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西方自然科学获得快速发展之时,中国教育仍处在单纯注重社会领域的旋涡中,几千年教育长期呈现知识偏颇的不良状况,致使人才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全方位和多元化,影响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4、中国道德教育重群体,西方道德教育重个体。中国教育看重群体,而西方教育注重个体,这是中、西文化传统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根本歧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差异,也就是强调群体,忽视个体。我们比较注重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强调个人服从集体,维护集体荣誉,而有针对性的对个人的道德教育则注意不够。重群体的价值取向,对于教育人民讲求国家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强化民族的凝聚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系统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诱发了家长主义、王权主义乃至专制主义,压抑、约束了人的个性与能动性。西方国家则比较注重个人意志和创造力、个人奋斗激情的解,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进取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视为当代人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西方国家在学校中就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调适。这种心理咨询工作,有利于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排除心理疾患,增强学生的独立、自由意识,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中国道德教育重灌输,西方道德教育重渗透。中国道德教育崇尚灌输,西方道德教育讲求渗透,这是中西道德教育方式问题上的不同反映。在中国,推崇“我讲你听”、“我说你服”式的正面的、强制“灌输”教育方法已经沿袭了几十年。课堂仍是道德“灌输”教育的主渠道,通过不同的阶段学习了程度不同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但课堂道德教育收效甚微。仍有不少学生并没有获得相应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教育方法如长期不改,必定会产生抵抗心理和抵触情绪,轻视道德教育。西方的道德教育不是采取简单的,正面的,强制“灌输”,不是向学生直接说“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或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注重层次性和渗透性。采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不单靠课堂教学来确立信念、培养感情、锻炼意志、规范行为,还通过学校文化传统与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影响,使校园文化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6、显性化和隐性化。1、在我国,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表述,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内容基于目标,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教学内容全面,也包括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明确的高校德育体系。完成这些课程的途径主要是以老师讲述为主,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道德观意义和人格内涵。这种带显性化特征的道德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界限分明。在西方国家,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少有统一明确的表述,一般是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道德教育内容。各国道德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情怀;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美国学者黑渥勒曾在1970年提出“隐形课程”概念,所谓“隐性课程”说的是学生在学校可以无意识地接受某种影响。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西方高校很少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而是把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文教育及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倡导多渠道、全方位渗透,达到隐性教育效果,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完成道德和人格的修养。7、单一性和多样性。任何国家的道德教育都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但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各阶段皆有所不同。从道德教育各阶段来看,我国的德育内容、形式在各阶段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单向的课堂传授和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主体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学生日趋成熟,主体性、独立性特征在他人身上都有所凸现,对于灌输教育易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德育课就显现出边缘化、弱化、形式化特点。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教育方式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即道德信念,还易造成学生道德行为不稳定。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途径上都力求多样化,综合利用学校、社会、家庭和各种软硬件设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影响。很多国家都极为重视社会文化设施对年轻人的熏陶,如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在手段上,国外高校普遍使用各种先进科技教育方式,如电影、电视、广播、唱片尤其是互联网等来辅助对学生道德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此外,国外高校也非常重视与家庭合作,成立“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课的设置呈多样化,即同样课程不同阶段的讲授内容不同。例如,美国将历史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途径,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下来要求各类学校必须开设历史课程。但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历史课的侧重点不同,如:小学主要以讲故事,伟人轶事为主;中学系统历史为主,侧重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则以对历史事实的理论分析为主。这样,使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能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既能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增长爱国热情,又不会因长期重复学习而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8、政治化和宗教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表述中可看出,我国的道德教育是和政治教育紧密相关的,意识形态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是显性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对时事政治的考核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毋庸置疑,高校德育教育的政治化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对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讲授,且知识重复,难以和学生平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在西方高校,尽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西方国家长期对学生进行美化资本主义民主和妖魔化的非亲西方国家政权的思想灌输,但由于这种思想灌输是通过多种途径隐性地进行,表面上并没有呈现出政治色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接受了。另外,他们道德教育也体现出较强的宗教色彩,如在美国,宗教势力每时每刻都在以上帝名义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其中包括许多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虽然在政教分离的思想影响下,法律规定大学课堂上不能进行宗教思想教育,但大多数高校都设有教堂,有神职人员对学生进行宗教方面灌输和影响。因此,高校宗教思想灌输和家庭宗教生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且这种教育方式也较贴近美国人的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转二、国外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通过对中西方德育现状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中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但西方高校德育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1、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