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性质(一)教育研究的特点教育研究是对教育问题的一种认真、系统、持续的探究活动。这一过程必须遵从一些基本的规范。开展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探究方式有四种:(1)熟悉并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2)将事情分类,形成类别体系;(3)建立变量间的联系,如智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4)找出事物的成因,如一些学生厌学的原因。(二)教育研究的类型教育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研究成果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扩展知识,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按照研究成果是否包含量的关系,可分为定量和定性研究。按照研究的具体方法分,研究有很多类型,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观察和访谈研究、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等。二、教育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一)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的意义1.更深刻地了解教育现状;2.激发问题意识;3.改进教学:教育研究能推动小学的教改实验活动;教育研究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活动;教育研究能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克服不足。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需要。(1)研究给教师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考机会;(2)在参与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之间加强了联系,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得到拓展;(3)研究使教师学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增强观察问题的能力;(4)研究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二)在教师职业发展上的意义研究问题虽然各式各样,但研究过程却是有一定共同的程序的。教育研究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提出课题;(2)查阅文献;(3)设计研究方案;(4)收集和分析数据;(5)形成结论。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一)选题方法(1)教材:教材的适用性问题,教材是否能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2)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学习兴趣,师生互动等问题。(3)班级管理:教师管理班级的方法,不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差生辅导等。(4)学生发展:学习困难的成因,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电视暴力节目对儿童的影响,学生辍学原因等。(5)学科教学:如学生的学习困难,某种教法(可自行设计)的有效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低年级小学生听说训练,愉快作文,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等。四、如何从小学教育实践中寻找课题例如,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男女生学习能力有何差异?为什么会发生遗忘?为什么有的儿童注意力很不集中?一年级学生是怎样写作文的?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二)问题的形成(三)好课题的标准1.有实际或理论价值2.问题具体清楚3.可操作性强4.具有时代特点5.发挥教师特长一、观察法(一)观察法的特点观察法是小学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观”是看;“察”是分析研究。观察法强调应在自然状态下,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二)现察的方法和技术小学教师多采用参与活动的方式进行观察。观察活动经历了从感觉、知觉到了解的过程,及时的记录非常重要。记录类型有以下三种。1.描述记录2.行为检核表3.评定表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问卷的特点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书面调查方法,是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以了解被访者的意见和看法的研究方法。(二)问卷编制问卷调查表要包括标题、介绍词和题目三大部分。标题要简单明了,如“家长教育观念调查”“儿童课外作业负担调查”。介绍词要讲明调查者自己的身份、调查的目的、填答方式以及保密性问题。下面是介绍词的一个实例:二、问卷调查法介绍词:尊敬的家长:您好!我们是××师范学校的学生,正在进行一项家长对子女教育期望的调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花费了许多心血,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特设计了以下问卷了解您对自己子女的期望。问卷结果将反馈给学校和教育行政机构,为学校改进工作提出建议。问卷不用填写姓名,我们在分析结果时,将不涉及任何个人,只希望了解总体情况。谢谢您的支持!1.封闭式题目(1)是非题,列出两种极端情况,从中选择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例如:我每天按时做作业,从不用家长操心是否(2)选择题,从多种选项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例如:你平时做什么户外运动?(可以多选)跑步爬山打球踢球游泳骑车其他1.封闭式题目(3)排序题,问题后列有许多选项,要求按重要性评定次序,次序用数字表示。例如:请将以下课外活动,依你喜欢的程度,由1到8顺序排列:()体育()画画()书法()弹琴()唱歌()跳舞()阅读()游戏2.开放式题目开放式题目,要求自行填写答案例如:“您认为家长有必要在家陪伴孩子做功课吗?”“请谈谈您对教育学课程的看法”等等。在设计选项时,要按照同一个标准划分类别,答案也要全面。措词力求简洁明了,不能有含糊不清以致产生歧义的问题。(三)问卷实施1.提出问题2.查找文献3.设计问卷并进行小范围试测4.分析试测结果并修改问卷5.选择样本并发放问卷三、访谈法(一)访谈的特点访谈是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了解被访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的研究方法。1.访谈较为灵活;2.能深入了解被访者的心理感受;3.可观察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4.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者也是研究的参与者,在双向交流中双方加深了理解;5.回答率高。(二)访谈的类型1.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有明确的访问提纲,提纲中的问题要按照固定顺序提出,就像是在当面回答问卷问题。2.无结构访谈这种情况只有访谈议题,没有访谈提纲,具体怎么谈在访谈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定。3.半结构访谈由于结构式访谈非常死板,而无结构访谈过于发散,于是就有折衷的方法——“半结构访谈”。(三)访谈的过程1.提出所关心的问题;2.设计访谈计划;3.实地生活或进行访谈;4.分析访谈资料。四、实验方法(一)特点实验法就是创设条件、对比新旧教法的过程。通常是选取条件相仿的两组学生实验组和控制组。(二)实施过程1.提出假设;2.选择实验对象;3.控制无关因素;4.推行研究计划;5.对比前、后测成绩,检验假设。五、行动研究法(一)行动研究法的特点行动研究法是由实际教育工作者(通常是教师)担任研究者,以学校或教室内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倡导教师和专业研究者一起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研究的参与者和行动的实施者。(二)实施过程1.发现问题;2.分析并确定问题;3.制定并实施研究计划;4.设计并实施行动方案;5.评价行动方案;6.修正行动方案并再次实施。第三节资料的分析与报告一、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定性资料一般是文字材料,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观察或访谈记录;另一类是教材或文献资料。对于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的方法是,先将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反复阅读,了解其中所涉及的概念和联系,从中找到对问题的一些看法。报告观察和访谈资料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个案报告)的方法。二、定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对于定量研究,统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SPSS软件(社会科学统计处理软件)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数据的工具。描述统计(一)统计表统计表是用表格形式记录各种情形出现的数量,是既实用又方便的统计方法。描述统计(二)平均数和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描述统计(三)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相关可分为三种类型: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正相关表示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即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增加,如智商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负相关表示两个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也就是说,一个变量增加时,另一个变量反而降低,如练习时间和错误率。零相关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变化关系无规律可循,如身高与学业成绩。相关系数用r表示,其值在-1到1之间。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r=0为零相关。三、教育研究报告的写法(一)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1.表述简洁2.观点准确3.突出创新(二)研究报告的结构1.题目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如“学生辍学成因分析”“王小明为什么不上学了”。题目要简明扼要,紧扣研究内容,揭示研究主题。2.序言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结果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