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1、复习有关宋词的知识,了解柳永。2、赏析词中的景物描写,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学习目标词的有关知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词大多分章,一章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上下阕为常见。大部分词作所写的内容同词牌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词的题目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的有关知识词的分类按长短短调(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豪放派婉约派宋词的风格及流派•婉约派:内容主要写男欢女爱、离仇别恨、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富于阴柔之美。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豪放派:内容上拓展了词的题材,将日常生活,军情国事入词。形式上境界宏大,气势恢弘、颇具阳刚之美。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唐、五代北宋初婉约艳丽温庭筠韦庄李煜晏殊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唐宋词发展四个时期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因排行第七,也称柳七。他出身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试不第。生活落魄,靠为歌伎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是这种生活境遇,使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其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长调的倡导者。写作风格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时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情长”——柳永“别恨”——晏殊“愁宗”——李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仁宗时,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途经江州,照例流浪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就成了歌妓们的最高愿望:“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谢玉英曾与他拟为夫妻,为他戴重孝,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东京满城妓女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柳永宋词欣赏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背景小组合作•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诗意。•圈出疑难,小组互助解决。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注意以下词语的音、形、义:1.形:2.胜:3.参差:4.云树:5.天堑:6.重湖叠巘:7.清嘉:8.高牙:9.图将:地理形势。优越。形容楼阁高低不齐。茂密如云的林木。云,名词作形容词,像云一样茂密。堑,qiàn。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巘,yǎn,山峰。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图,名词作动词,画图。清嘉,秀丽。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是自古以来很繁华的地方。柳树如烟,桥梁雕饰华丽,帘子帷幕翠绿雅致,楼阁房屋高低不齐,(大约)有十万户人家。(远远望去,钱塘江堤上)林木茂密如云,浪涛如怒,汹涌而起,像卷起的白色霜雪,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市场上陈列着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百姓家里堆满绫罗绸缎,争着过豪奢的生活。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远重叠的山峰,清秀美好,山上有秋季的桂子,夏天湖中有十里荷花。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采菱的歌曲在夜间唱起,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少女都很愉快。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达官贵人乘着酒兴听箫鼓演奏,吟咏、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他日将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廷之日,在同僚中夸示。为展现孙何督管下的杭州景象,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阅读鉴赏上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内容上:点名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结构上:总领全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钱塘风景优美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人口密集繁华富庶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从地理位置上看从历史传统上看从自然景观上看从市井面貌上看下片重湖叠巘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秀丽西湖景色优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笙歌处处老少愉悦玩乐的场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结束语(称赞孙何的执政能力)西湖美丽和人民热闹的生活景象从自然景观上看从百姓生活上看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威风凛凛出行的场景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都市生活图景1、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南形胜——重镇2、从历史传统上看三吴都会、自古繁华3、从自然景观上看著名钱塘、秀丽西湖4、从市井面貌上看建筑设施、人口密集5、从百姓生活上看笙歌处处老少愉悦惊叹赞美艳羡作者的写作目的(主旨):这首词用铺叙的手法展现了杭州城内外的美丽景象,着力描写杭州的繁华、富庶,展现了一派物富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和赞颂之情。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能力提升柳永笔下的杭州美不胜收、仿佛人间天堂,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请找出一处与大家分享。分享示范“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品味语言鉴赏形象能力提升柳永笔下的杭州美不胜搜、仿佛人间天堂,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请找出一处与大家分享。杭州秋天有桂花飘香,夏日有无边的荷花竞艳。(解释)这句词运用白描手法(手法),不加修饰,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把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浓缩于此句中。意境美好,引人遐想。(效果)展现了词人对杭州美景的喜爱之情。(情感)分享示范“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品味语言鉴赏形象品味语言鉴赏形象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能力提升1.工于铺叙,善于白描这首词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起首三句,一说地理,二说都会,三说历史,俯仰古今,洞察全局,统帅全篇,为下文张目。“烟柳”两句,前写环境,后写住宅,继以“参差”一句总括。特别是对钱塘潮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非常具体形象。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写作特色描写杭州的壮丽繁华,景象如画,不着一色,用白描的笔法,层层铺叙,写得淋漓尽致,开阔清新。2.巧用夸张手法本词采用夸张手法描写杭州的繁华,写景壮伟,声调激越。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等,或为实写,或为虚写,均带有夸张的语气,将这一大都市的兴盛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写作特色相传此词不仅让柳永名声大振,更是让一座城市盛名远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据《鹤林玉露》宋代罗大经撰。)看来这词的魅力不可小觑,能够让金主完颜亮起兵南渡,发出“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之狂言。世间文章哪有这般诱惑力?而此时柳永早已作古。可见人形之速朽而文章千古永在。雨霖铃柳永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写作背景《雨霖铃》也写做《雨淋铃》词牌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作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解题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骤雨:初:无绪:催:竟:念:暮霭:沉沉:大雨、阵雨。刚刚。没有心思,心情不好。催促。竟然。想到。傍晚的云气。霭,云气。深沉。上片秋蝉的鸣叫声凄凉急切,面对着暮色中的长亭,一阵大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社帐饮酒饯别,却没有好心情,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行船的人催着要出发。手拉着手泪眼相看,(此时此刻)喉咙梗赛得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想到我这次要一程又一程地离别远去,舟行千里,水上雾霭朦胧,傍晚浓云笼罩着的南方的天空是多么深远辽阔。多情:自:那:堪:那堪:宵:经年:便纵:风情:多情的人。从。何,怎。承担,忍受。哪能忍受。夜。年复一年。即使。情怀,情意。下片从古以来多情的人无不悲伤地离别,(今天我们彼此分手)偏偏又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是泊舟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挂着一轮残月。这一去经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呢?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上阕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下阕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离别难)(思念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