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苑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述及分析1、区域位置分析巴人苑位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地滋楼A区,是该区域主要的休闲场地。2、现状分析目前巴人苑地面全部是石材铺装,仅有一个简易羽毛球场地,没有其它绿化及相关规划布置,色彩比较单调。报告厅出口处的大台阶处台阶尺寸不合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整体风格也与现在规划的创意基地不相符合。所以要做出相应的改善。3、周边环境该场地周围是艺术学院所在地,东侧是地滋楼B区公共教学楼,北侧是艺术学院机房和办公楼所在地,西侧是创意基地。同时地滋楼A区还有食品学院和信工学院,人员流动比较集中。4、现状分析根据巴人苑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功能、巴人苑的道路交通分析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巴人苑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二、规划设计依据1.《毕业设计任务书》2.原始平面图3.《校园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4.关于巴人苑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5.《景观设计学》三、规划目标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巴人苑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学院特色、反映校园和满足师生休闲、休息、游览的综合性校园开放空间。四、规划原则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2、功能性原则:满足师生休闲、休息、游览的需求。3、生态原则:强调巴人苑在校园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减少工程量五、总体设计思想1、关联性巴人苑是开放的校园空间,体现了艺术学院特有的气息,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艺术与景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校园、和自然融为一体。2、功能性(1)开放性校园公共空间规划中,在东侧入口处划分了入口景观区,通过草坪的布置来达到引导人员流动和限制人流的作用。(2)满足不同的需求本方案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分析,规划的巴人苑功能有以下几方面:人员流动引导、休闲关景区域、休息区域。绿色能缓解眼睛疲劳,满足艺术学院师生以及创意基地工作者对于绿色的需求3、生态性(1)尊重自然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在场地中部规划阶梯绿地、涌泉和喷泉。力求减少工程量和造价。(2)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经济美观相结合,在环境维护中力求减少维护费用。六、总体布局1、功能结构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根据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巴人苑周边环境及巴人苑主要通行道路等情况,将巴人苑分成五个大的功能区:(1)入口休闲区南侧为学校又新广场,此处区域主要划分四处草坪和一处靠墙绿化带,主要起人员流动引导的作用。由于此处空间有限,采用草坪可以不显得太过拥挤,视线也比较开阔。(2)喷泉水景区位于创意基地门前,设置喷泉水景,与入口景观区相结合,使景观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还可以与创意中心相呼应,显示出创意思维的活跃和跳动性,代表了创意中心的创造性质。(3)休闲观景区位于喷泉水景区台阶上部平台区,地面划分出花坛。可以引导人员流动方向,也可以供人们休闲散步,观赏景观。是师生和创意中心工作人员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良好选择。(4)阶梯绿化区位于A区报告厅出口处,原来的台阶存在相应的不合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大台阶改造成了阶梯绿化区,有两条主要通行道路,道路两侧分别布置层次景观花坛。使人能够身临其境,融入到自然中去。(5)休息区巴人苑周围多是从事跟设计相关学习工作的老师和同学,长时间面对电脑容易使眼睛疲劳,所以对于绿色的需求非常大,在此区域设置了弧形绿化带,坐凳处于绿化带半包围状态,前方有喷泉水景与外界空间相隔,一定程度增加了空间的封闭性,使得空间更为安静。工作或学习疲惫时,烦闷时,坐在这里感悟一下自然,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对于压力是一种很好的释放场所。同时这里也是读书、休息、沉思的良好环境。2、景观和空间格局巴人苑的景观绿化格局可以概括为以直线形和弧线形景观轴贯穿起来的。有对称的草坪和花坛,也有弧形的绿化区域。3、景观视觉分析(1)对外视线的开与合巴人苑四周视线有开有合,入口景观区和喷泉水景区属于开放空间,视线比较开阔,对于心情有很大的影响。休闲观景区和休息区属于半开放空间,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空间的安静氛围。(2)内部视觉体验的多样性景观轴同时也是视线廊道。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场景的不同,动静的不同等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享受。4、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系统主行道: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分析,该区域主道路可以划分为:1).又新广场——地滋楼B区2).又新广场——创意中心——报告厅3).报告厅——地滋楼B区,通过绿化的布置及引导,主行道主要分为以上路线次行道:与主行道相结合,优化细化主行道的不足,使道路通行更加自由随意。6、种植规划植物种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结缕草,主要种植在入口景观区草坪、阶梯绿化带草坪。结缕草是禾本科结缕草属的植物。分布在朝鲜、日本以及中国的河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东北、台湾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5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平原和海滨草地。结缕草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气候,喜阳光。耐高温,抗干旱,耐荫。利用它的枝优势,容易形成单一成片的群落及纯草层。耐瘠薄,耐踩踏,并具有一定的韧度和弹性。除了春、秋季生长茂盛外,炎热的夏季亦能保持优美的绿色草层,冬季休眠越冬。(2)大叶黄杨,种植在入口景观区靠墙绿化带和休息区弧形绿化区,增加空间层次感。大叶黄杨又名冬青,大叶黄杨为温带及亚热带树种,产我国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喜光,亦较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亦较耐寒。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极耐修剪整形。(3)紫叶小檗,可以穿插在阶梯绿化区通行道路两侧花坛。紫叶小檗原产日本,我国秦岭地区也有分布.现我国各大城市有栽培。生态习性:喜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也耐旱,不耐水涝,喜阳也能耐阴,萌蘖强,耐修剪,对各种土壤都能适应,在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4)三叶草,种植在休息区弧形绿化区域中。增加植物配置丰富度。三叶草又名车轴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2种类型,即白花三叶草和红花三叶草。茎叶细软,叶量丰富,生长良好。喜温暖、向阳、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干旱情况下生长缓慢,高温季节有部分枯死现象。耐修剪、耐践踏,再生能力强,修剪后10d内可长出更新小叶。高强度践踏或碾压后,3~5d即可恢复。在强遮荫的情况下易徒长,造成生长不良。抗有害气体污染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结束语:无论是设计授课老师还是毕业指导老师,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一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们一直在坚持,在学习的路上。怎么才能以人为本,怎么才能做到以人为本,设计的精髓,真的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去探索。设计的道路,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参考书籍:《景观设计便携手册》《风景建筑小品设计图集》《现代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景观设计学》外文摘抄:◆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是确定的用途和体验,其次才是对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规划的体验。◆平地规划的限制性最小;◆相对而言水平场地景观趣味较少;◆平地本质上是一种宽阔的基面;◆平地无焦点;◆天穹是关键的景观要素,它孕育着无穷的变化好美感;◆太阳石强有力的设计要素;◆平地具有中性的景观特征;◆场地缺少私密感;◆缺少第三维;◆平地无碍于扩展规划;◆地平线是一条醒目的界限;◆广阔天空下的水平景观通常很沉闷压抑,缺乏人的尺度。------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