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目前,已发布了六项国际标准(ISO14000)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生命周期评论---原则与程序通用指南》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ISO14040:1997《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概述目的标准实施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起草和实施这一系列标准的根本出发点,也应成为企业实施标准、建立体系的最终目标。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概述有关标准的一些重点:目的是协调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需求之间的关系仅包括可进行审核的要求需要在方针中对遵守法律、法规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允许与健康和安全管理相结合,但未做要求关注股东团体对它自身的要求描述了对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为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提供模式描述了对进行认证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为体系的客观审核提供了国际认可的基础与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遵循共同的原则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概述记住,本标准不:解释如何实施本标准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涉及或包括职业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要求提出特殊的环境行为标准环境管理体系为组织带来许多利益:与法律相符(不受处罚);提供向投资者、公众、雇用者、客户和立法者展示责任的方法;更好的控制活动和环境影响:和,减少环境责任(和将来的费用)。环境管理体系单独的认可(通过ISO14001认证)可证明组织的环境责任。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概述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持续改进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管理评审检查与纠正措施定义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部延伸到全球系统。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大环境因素是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变化。定义环境方针: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绩效的意图和原则的声明,它为建立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环境目标:一个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环境指标: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是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它们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环境绩效: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定义持续改进: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依据组织的环境方针,改进整体环境绩效。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污染预防:采取预防、减少和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环境管理体系: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管理、程序、过程和资源。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已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该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定义相关方:关注组织环境绩效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或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每一个运行单位都可视为一个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整个第4节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理解要点:建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从决定开始到形成一体系,包括体系的策划、设计和体系文件的编写、组织机构的配置和人员、资源的安排等。保持则是体系运转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的改正,在新情况出现时的调整修订,以及必要的支持性活动等。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给全体员工;f)可为公众所获取。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环境方针的制定过程:–起草–反馈–签发环境方针的执行修改:–组织所处的市场状况的改变–组织产品服务等活动的改变–组织规模性质的变化包括法律法规的变化–相关方要求的变化环境管理体系要求CIMC的环境方针坚持污染预防持续改善环境遵守环保法规接受社会监督我们的承诺是:1)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对企业的活动、产品及服务中涉及的环境因素进行全过程控制,坚持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3)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生产管理,节约能源、资源;4)加强环保设施的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噪声、废气和废水达标排放,并逐步减少;5)对供方和合同方的环境行为施加影响,实现良性循环。4.3策划4.3.1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环境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环境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环境因素对于尚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初始环境评审,评审的目的是了解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及环境管理现状。初始环境评审的内容:法律、法规要求;环境因素识别和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对以往事件调查反馈意见的评价。实施初始环境评审后,组织将对自己的活动、环境因素、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及组织环境管理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尤其是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和评价。环境因素三方面要求:识别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更新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应包括:两种类型: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讨论重要环境因素因为每个组织都有许多环境因素,所以不可能平等地对待它们。因此我们使用“重要性”这个概念。可参考以下内容,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现正在造成组织不符合的环境因素:可能造成组织将来不符合的环境因素:可能造成民事纠纷的环境因素:可能造成资金和年收入支出的环境因素;银行家、保险商、公众或客户已将其认定为问题或已收到投诉的环境因素:导致资源、原材料或废物管理混乱的环境因素:限制组织将来战略发展的环境因素:和,造成未经允许的有毒或难降解的物质直接排放的环境因素。一旦确定了环境因素,就需要控制、影响和减少重要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3策划------4.3.2法律与其他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渠道。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也叫环境法,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环境法的任务: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环境法体系1宪法:2基本法3环境保护单行法:1)土地利用规划法:2)污染防治法:3)环境资源法: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6环境标准:7其它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8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环境法律制度环境法律制度时只有调整特定环境社会关系的一系列环境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规则系统。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又叫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排污者征收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由法定机关做出决定,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整套措施。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由排污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其污染物的排放和防治情况,并接受监督管理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的规则系统。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是指从事有害或可能有害环境的活动之前,必须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后,方可进行该活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3策划------4.3.3环境目标和指标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环境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制定目标需考虑下列方面:减少废物并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或消除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控制原材料选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设计产品时,尽可能减少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尽可能减少新开放项目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提高员工和社区的环境意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事例:如一个电冰箱厂经过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认为CFC物质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为此设立了相应的环境目标:到1999年3年内全部完成CFC物质的替代工作。以此目标相配套的指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每年的任务和相应工序的指标:1997年较1996年使用量减少50%,其中发泡工序减少使用20%,制冷剂减少70%;1998年再减少1996年使用量的30%,其中发泡工序减少60%,制冷剂不做大的改变;1999年全面完成替代工作,减少1996年使用量其余的20%,其中发泡工序减少使用20%,制冷剂减少3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3策划------4.3.4环境管理方案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a)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b)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环境管理方案是环境管理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是组织实现环境方针的关键。环境管理方案是按其优先次序确定组织为实现目标和指标的专项活动。环境管理方案有助于改进组织的环境行为。方案应是动态的,定期予以修订以反映组织目标和指标的变化情况。环境管理方案通常应包括: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指标的要求;详细的行动计划、时间表和方法;方案形成过程的评审和方案执行中的控制;项目的文件记录方法。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事例:上述例子中要求减少CFC类物质的使用,其方案必须依照指标设定的要求,进行资源的调配。如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