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工程概预算编制依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工程概预算编制依据本章学习要点:1、了解编制工程概预算文件的各种依据。2、熟悉现行工程定额体系的内容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3、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内容及使用方法。4、理解概算定额、概算指标、企业定额、单位估价表的应用以及各类定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5、了解工程造价指数的基本知识。目录概述31工程定额体系2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33预算定额4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35企业定额6单位估价表37工程造价指数9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383.1概述编制工程概预算文件需要掌握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各种数据、资料和信息,统称为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建设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阶段、承发包方式不同,其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依据也不同。工程概预算编制依据工程概预算编制依据工程技术文件项目建设条件工程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造价信息其他编制依据包括设计图纸、标准、规范等内容,是反映建设工程规模、内容、标准与功能等情况的综合文件。依据其反映的工程内容和尺寸,计算工程实体数量。指项目本身的建设施工条件和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的生产经营条件。环境条件的差异或变化,会导致工程建造费用的变化各种资源消耗的数量标准和建设管理方面的费用标准规定各个分部分项工程实体数量计算的法则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内人工、材料和机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以及反映工程造价变动情况的各种工程造价指数,来源于政府、专业机构和企业。政府或地区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规定及各种税费标准等。3.2工程定额体系本节学习要点:1、理解定额及工程建设定额的含义;2、了解工程定额的特点;3、熟悉工程定额的分类;4、重点掌握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的含义及确定;5、掌握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2.1工程定额的概念1、定额——从字面讲,指规定的额度或限额。在社会生产中,为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这种消耗数量受生产条件的影响,因此会各不相同。所以,根据一定时期的生产水平和产品的质量要求,对资源消耗量的多少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定额。定额就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2、工程建设定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一定计量单位人工工日数各种材料消耗量机械台班数消耗建筑产品质量合格生产劳动组织合理机械运转正常材料储备合理10m3100m210m、t个反映了完成建筑工程中某项合格产品与各种生产消耗之间特定的数量关系。工程建设定额,是指在工程建设中按照国家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施工验收规范、相关质量和安全评定标准,颁发的用于规定某一单位建筑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等的消耗量标准。3、定额水平就是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资源数量的多少,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它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全体技术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有关。4、工程定额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施工企业要节约成本,增加盈利和收入,就必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市场行为的规范化,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投资者可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施工企业可以此作为投标报价决策的依据,有利于完善市场的信息系统。3.2.2工程定额的特点1、真实性和科学性3、权威性和指导性(1)由授权单位经过程序审批颁布。(2)源于其科学性。2、系统性和统一性(1)由各种不同用途而且相互联系的定额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有统一的程序、原则、要求和用途。定额一旦颁布,在其适用范围内是一个统一的标准。(1)制定定额的基础资料来源于实践。(2)定额水平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组成和使用方法简单明了,易被使用者接受4、群众性和实践性5、稳定性和时效性三重含义: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真实的反映建设工程的资源消耗水平;理论基础、测定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其制定、颁布、执行过程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1)稳定性是其权威性的保证。(2)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定额的科学性定额是在认真研究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经长期的观察、测定,广泛(各地均有定额站)搜集和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及有关的资料,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工时分析、作业研究、现场布置、机械设备改革以及施工技术与组织的合理配合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制定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指导性定额是由国家各级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组织编制和颁发的,它是一种具有法令性的指标在规定范围内(地区性),任何单位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对于相对比较活跃的定额,如各项费用取费标准等,可以在一定的变化幅度内参照执行。群众性和实践性定额是在广泛的测定,大量的分析、统计、研究和总结工人生产经验的前提下,按正常施工条件,根据大多数企业或群众水平制定的,不是按个人的先进水平制定的。它具有一定的群众性。定额的组成和使用方法简单明了,具有广泛的实践性。稳定性和时效性定额一旦颁布执行,就应该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一定时期的定额,反映一定时期的构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预制装配化程度以及工艺、材料等建筑技术发展水平。定额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资源的消耗量下降,而劳动劳动生产率会由所提高,导致定额的水平提高。3.2.3工程定额的分类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内容分类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类按主编单位和适用范围分类1、按反映的生产要素分类机械产量定额机械时间定额产量定额时间定额按生产要素分劳动消耗定额机械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在工程造价的构成中,最基本的费用就是直接工程费,它有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台班费组成。所以,建设工程中的人工消耗、材料消耗和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即为建设工程消耗定额。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也称人工定额。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合格建筑产品所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或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合格建筑产品的数量。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时间定额(劳动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产量定额两者呈互为倒数关系。时间定额时间定额也称为人工定额,是指某种专业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如m、m3、10m2、t、块……)的合格建筑产品所需消耗的劳动时间(工日)定义工日,即单位产品的工日。如:工日/m3,工日/t……单位公式产品数量消耗的总工日数时间定额=例题3—1:某砌砖小组由4人组成,砌一砖半砖基础,2天内砌完22.6m3,计算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单位产品时间定额=(4×2)/22.6=0.354(工日/m3)。产量定额产量定额是指某种专业的工人班组或个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单位时间(一个工日)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定义产品数量的计量单位。如:m3/工日、t/工日、m2/工日……单位消耗的总工日数产品数量每一工日的产量定额=公式例题3—2:某砌砖小组由4人组成,砌一砖半砖基础,2天内砌完22.6m3,计算单位产品的产量定额。小组完成产品的产量定额=22.6/(4*2)=2.825(m3/工日)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示例】时间定额:砌1m3砖基础需0.937工日产量定额:每工日综合可砌1/0.937=1.067m3。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产量定额时间定额1=定额表示法定额表采用复式表达法,横线上面数字表示单位产品时间定额,横线下方数字表示单位时间产量定额。表达形式:时间定额产量定额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作用劳动定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生产和按劳分配两个方面:(1)时间定额是单位产品所需时间,以单位产品的工日数表示,便于核算工资;便于计算完成某一分部(项)工程的工日数,即分项工期,进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2)产量定额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便于小组分配任务,考核工人的劳动效率和签发施工任务单。例3-3:某土方工程二类土,挖基槽的工程量为450m3,每天有24名工人负责施工,时间定额为0.205工日/m3,试计算完成该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解:(1)计算完成该分项工程总劳动量总劳动量=450×0.205=92.25(工日)(2)计算施工天数施工天数=92.25/24=3.84(取4天)即该分项工程需4天完成。例3-4:某二砖混水外墙,由11人砌筑负责施工,产量定额为0.862m3/工日,试计算一个月完成的工程量。解:(1)计算小队每日完成的工程量工程量=11×0.862=9.48(m3/工日)(2)计算一个月工程量一个月工程量=9.48×30=284.4(m3)即该小队一个月完成的工程量为284.4m3。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定义简称材料定额,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在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前提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建筑材料的数量标准。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动力资源的统称。材料消耗量标准的组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由两部分组成:材料净用量:是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所消耗材料的数量。材料的损耗量: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不能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消耗量。它包括场内运输的合理损耗、加工制作的合理损耗和施工操作的合理损耗等。■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和材料损耗量之间的关系为: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机械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在合理使用机械和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怕必须消耗的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就称为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也称为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定义产量时间公式表现形式机械时间定额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时间定额1时间产量所谓“台班”,就是一台机械工作一个工作班(即8小时)称为一个台班。如两台机械共同工作一个工作班,或者一台机械工作两个工作班,则称为二个台班。确定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1)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拟定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拟定合理的工人编制(2)确定机械一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就是在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具有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连续正常操纵机械一小时的生产率。对于循环机械,计算如下:对于连续机械,计算如下:(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4)计算施工机械台班定额或例3-5:某出料容量500L的混凝土搅拌机,每一次循环中,装料、搅拌、卸料、中断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3、1、1分钟,机械正常功能利用系数为0.9,求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解:该搅拌机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1+3+1+1=6分钟=0.1小时该搅拌机纯工作1h循环次数=10次该搅拌机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10×500=5000L=5m3该搅拌机台班产量定额=5×8×0.9=36m3/台班2、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预算定额概算指标概算定额施工定额投资估算指标施工定额概念:施工企业直接用于工程施工管理的一种定额。•规定建筑筑安装工人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某一施工过程或工序所需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性质:施工企业生产用定额,是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项目划分最细,定额子目最多,是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组成: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编制原则:平均先进原则、结构形式简明适用原则。•“平均先进”,大多数班组或个人努力可达到;少数班组或个人可接近;个别班组或个人可超过的水平。它低于先进水平,略高于平均水平。作用:(1)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2)衡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标准,计算工人劳动报酬和奖励的依据。(3)它可以确定人工、材料及机械需求量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4)施工单位向工人班(组)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5)企业计划管理的依据。(6)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预算定额概念:确定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数量标准。性质:计价性定额。作用:(1)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合理确定建筑工程预算

1 / 1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