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9课说“木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及作品2.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的特质,提高古诗歌鉴赏能力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教学难点:1.分清“木”、“树”、“木叶”、“树叶”、“落木”、“落叶”教学重点: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的特质,提高古诗歌鉴赏能力2.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教学方法:串讲法引导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各位同学,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复习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是从哪个故事来的呢?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二、作者简介林庚:清华大学教授,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史家。字静希。作为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点。在唐诗研究方面卓有建树,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三、背景资料作者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发现了诗人极少用“树叶”一词,他对此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欣赏的大门。作者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特征的阐释,让我们发现:“木”在貌似平常的简单用语中饱含诗人的感情,是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作者在“木叶”上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也启发我们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四、基础积累1.字音字形袅(niǎo)袅王褒(bāo)皎(jiǎo)皎灼(zhuò)灼亭皋(gāo)柳恽(yùn)寒砧(zhēn)万应锭(dìng)潜(qián)在门闩(shuān)桅(wéi)杆言筌(quán)窸窣(xīsū)庾(yǔ)信2.词语补释1.一言难尽:一句话很难说完。形容事情曲折复杂,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2.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3.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相去,互相之间存在的距离;无机,没有多少。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头稍微差一点,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差错。差,相差。毫厘,“毫”和“厘”都是很小的计量单位,形容微小。谬,错误。五、整体感知课文(一)题目解说文章以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谈意蕴,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二)课文结构1.段解第一段:说明从屈原的《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有很大的区别。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暗示性)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的气息。(颜色性)第七段:总结全文,“木叶”与“树叶”一字之差,到了艺术领域却差别极大。2.结构发现问题:“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说木叶{分析问题: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暗示性、颜色性)总结全文: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六、问题探究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说,两者没有区别。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像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汉3.树与木又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引1: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引2: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4.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5.结合课文,从上面我们可以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暗示性)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颜色性)6.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六、延伸拓展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A、草木类:⑴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⑵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⑶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君子隐士⑷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隐士⑸草—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达离别羁旅之情⑹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⑺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归,好友相别⑻杨、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⑼梧桐—遇秋先损—悲秋之性—孤独失意者B、动物类(1)大雁(雁、飞鸿)—雁资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2)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3)猿—叫声凄切—悲凉凄凉—忧愁忧思(4)杜鹃—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C、气象地理类(1)夕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2)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今,爱恨情长(3)雨—喜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安静祥和,企望幸福雨—苦雨:历时弥久,造成阻隔;急骤迅猛,造成破坏—孤独愁苦,漂泊沦落(4)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辰七、小结归纳《说“木叶”》解说和阐发了一个文学意象。作者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致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八、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上一首用“水悠悠”既可以象征离别的惆怅,又能够表现出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九、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板书设计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说“木叶”树叶: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等影子,很少想到叶子落叶: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落木:触觉上干燥之感,叶的气息没有了教学后记: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