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工作任务一企业建账学习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手段主要内容来自通过本章学习,熟悉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账户分类和基本结构,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联系与区别;熟悉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并且根据企业经济业务需要设置会计科目,建立账户,设置会计账簿。学习目的来自【重点】会计科目、账户、账簿的分类;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联系与区别;会计账簿的设置原则。【难点】根据企业经济业务需要设置会计科目,建立账户,设置会计账簿。【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来自会计科目的概念(一)含义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为会计核算提供了类别指标,但作为会计数据的归类标准,会计要素仍然就过于笼统、概括,仅使用会计要素来反映经济业务,将难以说明企业的实际情况,是难以满足财务报告使用人的需要。如资产要素反映了企业的经济资源,但这些经济资源又具有各种具体形式,如有的资源是存在于现金形式,而另一些资源则表现为原材料和设备等,而不同形式的资源对管理的意义是不同的,会计核算必须为管理提供具体的资源形式和金额。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详细的说明企业的情况,还必须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类整理,使得核算按一定属性进行,即设置相应具体的会计科目。项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和分类的基本认知来自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按照其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分类反映不同的经济业务,将复杂的经济信息变成有规律、易识别的经济信息,并为其转换为会计信息准备条件,提供一系列具体、分类的指标。例如房屋建筑、机器设备、运输设备都是企业的劳动资料,都是具有单位价值大,使用期限长的特点,应把它们归于一类,即固定资产。这里的固定资产就是会计科目。来自(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3、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来自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为了更好的发挥会计科目在核算中的作用,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所设值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了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的一致,便于不同企业的会计指标的可比性和逐级汇总的需要,提供宏观经济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企业应统一按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设置会计科目。来自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2、相关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会计信息应满足企业各个相关方面和人员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因此在设置会计科目时,不仅要能全面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外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的需要,也应当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的开展。3、实用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企业自身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由于企业的经营特点不同,内部经营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允许企业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的条件下,根据情况自行设置一些科目进行会计核算。来自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对会计科目分类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实收资本”等。按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总分类账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账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账目做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它是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的科目。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二级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简称子目,也属于明细科目,可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有的总分类科目就不设明细科目。来自(二)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的性质分类为进行科学地会计核算、加强资金管理的需要,会计科目还应按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分类。会计科目按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即按其反映的会计对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等。我国财政部2006年制定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的会计科目。来自在会计科目表中,每个会计科目都有确定的号码,作为顺序号,其作用在于了解使用会计科目总数,也是会计科目的代号,便于登记账册和查阅账目,为实现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现代化、实行会计电算化提供了条件。会计科目的编号的第一位数代表会计要素的类别,“1”代表资产类;“2”代表负债类;“3”代表金融企业的共同类;“4”代表所有者权益类;“5”代表成本类;“6”代表损益类。来自项目二账户的设置和分类的基本认知一、账户的含义会计科目仅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但是只有分类的项目,而没有一定格式的记账实体,还不能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下来,以取得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为此,还必须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在账户上记录会计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来自(一)含义所谓账户就是指按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分类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格式的记账实体。账户式按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的,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根据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来自(二)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对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不加严格区别,而且互相混用。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二者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相同名称的科目与账户反应相同的经济内容。来自(二)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二者区别在于,1、会计科目是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前,事先就确定的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账户则是经济业务发生后,进行分类、连续登记的一种手段。2、会计科目是对经济业务分类项目的名称,只能表明某类(某项)经济内容,仅有名称而无具体形式结构;而账户式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有名称)、具有一定格式的可以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具体表现为若干账页。来自二、账户的结构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引起相关的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为了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就需要在有关账户上进行记录。因此必须确定账户的结构,即:确定会计要素的增加数额记录在哪里,减少数额记录在哪里,增减后的结果在哪里。来自(一)账户的基本结构(1)会计科目——账户的名称;(2)日期——登记账户的时间;(3)凭证编号——登记账户的依据;(4)摘要——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5)金额——增加数、减少数和余额。注: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设置“借方栏”和“贷方栏”记录账户金额的增加数和减少数。来自(二)账页格式1、三栏式账户来自(二)账页格式2、“T”字式账户来自(二)账页格式简化的“T”字式账户来自三、账户的分类各个会计主体为了取得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指标,完成会计核算的任务,就需要设置和运用一系列账户。这些账户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账户体系。为了正确的设置和运用账户,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账户的分类。账户分类是对全部账户按照一定的标志和会计核算要求所进行的科学概括和归纳。账户分类是在了解各个账户特性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分出某些账户的共性,探讨账户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类账户在提供核算指标方面的规律性。来自三、账户的分类进行账户分类首先必须确定分类的标志,按不同的标志分类,同一个账户可能会归人不同的类别,表现出不同的意义。账户的分类标志一般有4类:按经济内容分类,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按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按账户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进行分类。来自(一)账产分类的意义1、便于正确地设置和运用账户,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情况正确地设置和运用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各单位的经营活动的特点不同,资金运动的内容不同,所设置的账户体系也应不同。要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各单位就要从本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出发,选择能够反映本单位经营活动的账户体系,使它们能全面、系统地记录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