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王谢古居景区:乌衣巷在南京市东南面,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东晋初,大臣王导住在这里,后来便成为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以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一九九七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广泛收集了一些有关历史资料、文物,目的在于让海内外游客在观赏之余,了解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为代表的王、谢两大家族和古都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历史概况,缅想当年许多杰出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中所创造出的业绩和成就,从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的爱国情志。古居的主体建筑为来燕堂和鉴晋楼,另附有王、谢家族陈列、六朝历史和文化艺术陈列、淝水之战半景画室、东晋起居陈列室、六朝书画、雕塑厅、洛神赋壁画厅等。楼堂外的墙壁上,还有竹林七贤图、对狮图、行乐图等砖印壁画,有史料价值和观赏价值,庭中有建有仿兰亭的小品式水流觞流杯渠.古居内特请诗书界名流撰写了记文,楹联,更增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风格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近代建筑遗存较多且门类齐全,其中大多数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对南京近代优秀建筑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划定保护层次。同时要探索积极保护的方法,让特色建筑为丰富城市景观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发挥作用。就南京的建筑来说主要是江南建筑的特色。南京也有过明故宫。民居主要是江南特色:1、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2.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3.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4.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5.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涤。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水路又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南京城内的民国时期建筑,大部分建成于1929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大兴土木的八年“首都建设”中。据东南大学建筑系等单位自1988年11月至1990年2月进行的“南京近代建筑调查”,共发现民国建筑154处,其中大部分保存完好,内有20处建筑至今仍被建筑界视为中国近代建筑的精品。这20处建筑,除中山陵与“总统府”(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所在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其余18处加上江苏省咨议局大厦等3处民国前的近代建筑,正由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民国建筑出现之前,欧美流行的西方古典建筑与折衷主义建筑形式已经传入南京。在采用法国罗曼式教堂形制设计的“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今石鼓路天主教堂)于1870年建成后,又相继出现了美国殖民期风格的汇文书院钟楼(1888年建成,今金陵中学办公楼)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造型的江苏咨议局大厦(1908年建成,民国时期为国民堂中央党部,今湖南路10号江苏省军区办公楼)、欧洲折衷主义建筑式样,全部用明代城砖建造的扬子饭店(1915年建成,今宝善街2号下关区公安分局办公楼)等西洋式建筑。这几处西洋式建筑除江苏省咨议局大厦是中国留日学生南通人孙支厦设计外,其余均为外国建筑师设计。与此同时,一些外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发生了浓厚兴趣。1917年至1923年间,美国建筑师珀金斯、司马和曾经先后八次来华研究、考察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后受聘担任国民政府建筑顾问的美国著名建筑师茂斐等相继为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设计了一批采用现代建筑结构与技术建造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墨菲等人这一探索,对中国建筑师运用西方建筑理论,创造新的民族形式建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民政府的“首都建设”,使南京建筑业应运而兴。大批建筑师和营造厂纷纷来宁,闻名全国的基泰工程司、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和姚新记、陶馥记营造厂以及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吕彦直、关颂声、庄俊、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赵深、陈植、童隽、范文照、董大酉、李惠伯、徐敬直、奚福泉等著名建筑师荟萃于南京,不但打破了由洋行和外国建筑师垄断南京建筑业的局面,而且为设计、建造民国建筑和探索、创造中国建筑的新民族形式积聚了技术力量。南京的民国时期建筑,具有类型齐全、形式多样、中西兼容、风格各异的特色。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在原两江总督衙门基础上改建的“总统府”。它的大门是西洋古典式(建于1912年),二门是中国衙门式(保留了清代建筑原貌),再住里是一群修建于不同时期的不中不西的建筑,最后是一座西洋摩登式的四层大楼(1937年建成的子超楼)。西花园内既有中国园林的亭台楼榭与小桥流水,又有法国文艺复兴式的花厅。整个府邸成了一座反映不同时期南京建筑风格,东、西方建筑形式混杂的“建筑博览会”。南京现存的154处民国建筑,就其造型而言,大致可分为:采用新结构、新技术建造的中国宫殿式建筑;中西合壁的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现代派建筑三大类。一、采用新结构、新技术建造的中国宫殿式建筑这类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西方现代结构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这是中外建筑师力图建造既能保持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外貌又能克服传统建筑耗工费料和现代功能不足等弊端而进行的尝试。建设南京,要使南京整个城市的建设要有它的建筑特色,这些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它的文化特色上。建筑的形状,建筑的线条,建筑的色彩,我们都要保持它的文化特点。不是说我们把它盖成一个城市的“水泥森林”,不能弄成这个样子。因为南京这个城市的建筑是很有它的文化特点的。南京因为原来是一个都城,都城的建设就有都城的文化特点,它有它大气的特点,有我们中华民族风格的特点,但是南京又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由于这样一个情况,南京有中国组早的租界,南京也有中国最早的一批外国来的建筑。南京古建筑遗产及其雕饰之艺术特点与生存状况调查分析2009-8-121:19:00摘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大量例证,论述了南京古建筑文化遗产及其雕饰艺术的艺术特色和生存状况,分析了南京古建筑的生成背景,提出了保护南京古建筑的具体建议。一般而言,建筑雕饰指的是建筑构件上的雕刻和彩绘。雕饰分割了建筑块面,抵消了建筑给人的重压感,使建筑的色、形、体、点、线、面变化并且充满情趣。同时,雕饰的部位如照壁、仪门、廊、檐、窗、轩等,又往往处于人们的视觉焦点,雕饰意味着强调,意味着吸引人们注目;雕饰更是一种符号,以方便人们识别各有个性的宅第。通过雕饰,直线的六面体为或松或紧、张驰有度的曲线打破,刚性的建筑具有了柔性美,单调刻板化作了动感和生气,主人的价值观念、时代的审美趣味、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等,也就在雕饰中传递了出来,古建筑及其雕饰,让我们读出了前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时代,读出了前人的生活智慧。南京作为十朝故都,文化积淀深厚,山川形势又极为大气,“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晋]张勃《吴录》记诸葛亮语),“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齐]谢脁《入朝曲》),历代文人对南京多有咏叹。截至2007年底,南京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83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109点,市级文物保护单258处273点,区、县级文物资源点273处,加上未定级的文物资源点,共计2029处之多。其中,古建筑298处。[注:资料来源: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普查,2007年底。]一、南京古建筑的艺术特色归纳南京古建筑的艺术特色,当以南京明清民用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明清街巷和尚存民居是南京原住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智慧的历史见证,是南京作为古城活着的历史。会馆、祠堂、书院、府衙等民用建筑,则是古代民居的精致化扩大化。如果说南京明清民用建筑虽有商贾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的渗入,总体仍然是江南平民本色;南京园林则集中代表了江南士大夫文化;而南京殿式建筑代表的是封建社会后期皇家建筑样式;寺庙又是宫殿、园林和民居艺术的混合。(一)南京明清民用建筑的艺术特色老南京城南,明清街坊已经破碎无序,少见扬州古城那样狭长幽深的高墙窄巷,也并非苏州古城那样三步一桥、五步一水,不像常熟小巷舒适明净,也不像徽州深巷马头墙密集。门东、门西的古巷,顺应城墙和河道分布,长长短短,曲曲折折,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巷内民居高高低低,进进退退,看似无序,于无序中又有某种节律。秦淮河、信府河和上、下浮桥河街的空间布局,集中了苏州、常熟、徽州街巷空间布局的长处:高墙窄巷有之,小桥流水有之,封火墙高大。民居多二至三进,门厅沿街,单层住房沿河或花楼沿河。临河的排窗扩大了视野,沟通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夏日的河风更给沿河居民带来无尽的惬意。每当月轮初上、映照绿波之时,推窗四望,令人有“天地入吾庐”之感。李泽厚说:“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注:参见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80页。],河房的美,不仅在于黑、白、灰调子与自然的谐调,黑、白、灰、点、线、面间蕴藏的形式规律,更在于它给原住居民带来的自然感、亲和感和家园感。可惜秦淮河畔和信府河畔,老河房已是凤毛麟角,新河房取而代之,上、下浮桥一带河街,局部区段还暂时保留着原生态。而在高淳老街,南京明清街坊的原生态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人们惯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格扇窗”形容江南古民居的共性,其实,共性之中,各地古民居各有个性。对江南明清民居整体梳理,不难发现徽派建筑工艺流传江南的两条线索。南线东抵苏州、杭州,北线经南京而达镇江、扬州。南京成为徽派建筑流传扬州、镇江的中转站,由此形成宁、扬、镇三地古民居大致相同的风格:都以北方官式风格与江南民间风格杂糅,都清雅健劲,而以南京古民居徽派痕迹最重。其外观朴素,青砖原色,扁砌到顶,青灰丝缝,蝴蝶瓦覆顶,马头墙或作独立屏风造型,或呈三山屏风、五山屏风样式,给人古朴整饬的美感,不似苏州民居粉墙黛瓦,黑白相间。大宅墙高则从下到上略有收分,嵌铁扒锔以加固墙体。大宅大门之对街,多设磨砖一字或八字须弥座照壁。大门多南向凹入,与两边磨砖鱼鳃墙组合为凹字形或八字形,上设磨砖匾墙,与街坊内青砖高墙混然一色。小型民居有三间两厢的三合院、四合头的四合院、两进对合的对照房,或两面连庑、平面为曲尺形的曲尺房等,大宅则按门厅、轿厅、大厅、花厅、正房为前后次序,布置为多进穿堂式厅房加六间两厢、六间四厢两进对合,甚至左、中、右三路五进按中轴布局,形成数组方正整饬、等级分明、分合自如、内外有别的合院。房屋作三、五、七架梁不等,或前三后五,或前五后七,或七七连进,总取奇数即“天数”。祠堂、书院各进往往地坪步步升高,称之为“步步高”,梁架或多至九架。总体看来,南京明清大宅比徽派民居宽敞朴素大气,终不及扬州盐商高墙大宅肃穆高远,轩敞雄浑。入大门,门厅、头道天井是中介空间。仪门是迎接宾客之门,过仪门,才进入内部空间。大厅抬梁式结构与穿斗式结构并用,往往任大梁结构暴露,称“彻上露明造”。卷棚亦即“轩”,有在格扇之内,有在格扇之外副阶之上,有双轩连设,有前后设轩,轩下弯椽数以百计,极为耗料,往往不用杉木而用柏木,以谐音“百福”。轩与弯椽增加了厅堂雅致含蓄的韵味。水磨方砖合缝,铺作厅堂和堂屋地坪,地坪下用瓦钵支平架空,以防潮湿并使行走无声。拼成地坪之后,砖面用生桐油反复搓擦,使砖吃油透彻,不沾灰尘。各进住房六面钉以木板,保暖、隔音性能良好。两房门朝向堂屋作对子房门,门北板壁下角开猫洞,不似徽州民居房门开在厢房朝向天井。住房以二房一堂屋面阔三间为基本单元,有的次间旁又藏梢间,作“明三暗四”或“明三暗五”样式,称“套房”,用作书房、闺房或密室,其前小天井栽花点石,清幽恬静。堂屋后壁开腰门兼作通道。各进腰门打开,一眼望去,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