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好为处便家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董源等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中国山水中国绘画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索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黄山云海(摄影)1、山水画的景色与自然景色有什么不同?“设色山水”刘海粟“水墨山水”亚明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瀑布摄影观瀑图傅报石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色彩?画工?心情?中国山水画不以忠实于自然景物的形似为目的,而是要求在师造化中目识心悟抒发感受,在认识过程中,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精神化,将自然世界消融于自身的精神天地之中,将自然景观烂熟于心,将宇宙装在胸中,变成自身精神世界的组成。所以,自然景观就成了带有生命光辉,赋予了一种内在精神力量的意象。注重形神兼备,强调象外之意,要求作品既含情又寓理,给人以画外联想。唐代画家张璪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证明山水画家是以抒发自我情怀为目的,在艺术表现上强调借物咏志,倾泄胸中逸气的主观情绪。“意术”:浸满画家情思而臆造的“意象”。意在笔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2、什么是意境?意境的表现在山水画中真的很重要吗?林风眠(中国画)暮归(摄影)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意象?意境?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都与宇宙相通。艺术以我之眼,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中国画)白雪石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3、大自然—画家—山水画是怎样的关系?远眺青山李可染雪景寒林图范宽(宋)4、同一景物不同画家的不同表现给我们什么感受?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画品实则是作者品格、学识和精神修养的综合体现。潘天寿说:“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画家在对千山万水的观察写生过程中神与物游,心物交融,经过酝酿、加工,使客观形象变成“不了之形”,“不全之象”,通过意和情再造后的新的艺术景观跃然纸上。这景观实质上是画家的思想感情、处境、地位、才能、阅历、主张、学识和对整个世界、人生及宇宙万物的认识,以及画家对美学观念的认识,探索和对艺术规律的追求。因而,中国山水画的水平不仅是画家心灵的写照,反过来又验证着画家对美的理解程度和审美观念的层次。如,古代逸士的山水画,多以表达“出尘”之意的清高;他们不止歌颂山水之美,重要的还在于以意象的景物之貌表达“不染红尘”的逸人雅士心境,是以景寄意,以毫写心的。每一幅山水画,都是作者综合审美观念的体现。笔随心动: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感悟古代山水画家的创作灵感每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画家以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和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渔夫图吴镇(元)寒江独钓图马远(宋)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洲蓑立翁,独钓寒江雪。渔庄秋霁图倪瓒zàn(元)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踏歌图》马远宋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园齐白石诗、书、画、印堪称“四绝”。这是因为诗、画都是写人绘景;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山水画的语汇是诗化的境界中国画的语汇是诗意的境界。苏东坡云:“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以画为主,在一幅作品中加上诗文、书法、绘画以至印章的等艺术手段,也是中国画极为新颖的一个特色。它的形成过程很漫长,首先是提倡画中有诗,也就是追求画像诗一样的富有抒情味并且带有诗的韵律,也像诗那样的善于创造美妙的意境而做到“画外有意”“意趣无穷”,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余地。同时,这些又是表达作者的个性,体现与众不同的风格的一个很好的阵地。这样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中国画成为了以画为主体并有诗、书、印相辅相成的一门小型的“综合艺术”。溪山行旅图范宽(宋)万山红遍李可染6、不同时代的画风有何差异?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笔墨当随时代:意在象外情在画中近代,山水画又重新发展,新一代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作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尤其是关山月和傅抱石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开创了国画巨幅山水的先河。现代有出现许多表现欣的题材的年轻山水画家,用国画技法描绘黄土高原、秦岭、太行、西北大漠、西藏雪山、热带雨林,甚至境外各国的风景。山水画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六君子图倪瓒元干草车(油画)康斯泰勃尔(英)7、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印象日出莫奈(法国)金霞图贾又福比较:笔下山水与眼中山水写实?写意?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古典的东方哲学和美学思想滋养了它的精神内涵,笔、墨、纸、砚四宝造就了它的表现形态。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这些画中,一定存在并且人物都画的非常小,成为整个自然画面的一小部分,体现了人们敬畏自然,师法自然的思想,同时,以开放的视野囊括大千气象,展现了非同一般的胸襟和气度。搜尽奇峰打草稿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是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核心。中国人认为人的一呼一吸都与宇宙相通。艺术家的精神无处不与寥廓的宇宙相感应,相交游。人与自然是融合为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影响至深,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常常在静寂观照中,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求返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艺术与心理学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表演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1:章法或布白(高远、深远、平远)2:起笔(九朽一罢)3:注意山石结构(笔墨虚实)4:勾、皴、擦、点、染5:题款(诗情画意)6:黔印(调整画面)7:装裱悬挂古代山水画各种皴法古代山水画构图三远法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化,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态浓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是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我们今天应用透视学的观点,即把物象放在视平线上。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由前面往里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画中进深大,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古代山水画的构图的民族形式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景色要画出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平远山水;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平原大地。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笔法:中锋、侧锋、逆顺、点、粗细、顿挫、方圆、疾徐、转折浓、淡、乾、湿、枯、皴、擦、点、染墨法:焦墨、浓墨、破墨、淡墨、积墨、宿墨、泼墨。中国画自古便有很强的线条美感中国画线条由于融汇了书法的线条艺术特点,扩大了线条的媒介范围,成了画家创造艺术美的基本手段运用简洁的线条创造孤傲、清高、苍凉、疏放的一种艺术境界古代山水画技法的程式美各种皴法皴法: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在表现山石的质感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披麻皴斧劈皴米点皴牛毛皴山水画按画法风格分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没骨山水等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南宗:北宗:《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才华横溢,画艺早熟。後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後呕心沥血完成《千里江山图》,不久便去世了,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以一匹整绢创作的青绿山水画长卷,气魄宏大,构图严谨,刻画精细,色彩绚丽,充分展示了中国山水画的风貌。画家在布局上独具匠心,使之“咫尺有千里之趣”。此画用笔精细,既能把握住山水景物的起伏变化大势,对各个局部的刻画又细致入微,画面既显得富丽凝重而又和谐统一。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和尚二跋,钤「缉熙殿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二十八方。经宋代蔡京、内府,元代溥光,清内府等收藏,《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溥光和尚二跋,钤「缉熙殿宝」、「乾隆御览之宝」等印二十八方。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在运笔上,作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点画晕染均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渔舟荡漾,皆一笔一笔画出,画面平添动感。在用色上,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继承了唐以来的青绿画法,用赭色为衬托,于单纯统一的蓝绿色调中求变化。山石以大青绿设色,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虽然不似金碧山水那样勾金线,却依然感觉满幅富丽堂皇,这也就是此图较之前唐的青绿山水更趋成熟之处。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千里江山图》绢本大手卷,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人类的创造: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楫亭桥,村落水碾等等,以及难以计数、各行其是的众人,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置合理。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南方水色+北方山景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置合理历史时空在青铜白玉中凝固,文化古韵在红墙黄瓦间婉转,回首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国古代山水镌刻的美丽画卷传递着经久不衰的艺术之光。江山如此多娇:《千里江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