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浅谈戏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性作者:赵彬彬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3期【摘要】众所周知,表演既是一门学科,但又与其他学科有较大的不同之处。最大的区别是,表演需要通过演员来最终完成。承担表演工作的演员需要完成“人”饰演“人”的任务。在整个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创作的主体是演员,创作的工具是演员,材料也是演员,最终的创作成品仍然是演员自身——角色形象,这就是表演创作的“三位一体”理论,也是表演艺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本职区别,这是由表演艺术特殊性所决定的。【关键词】特殊性;表演;积累生活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037-02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表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排练、创作,再排练、再创作,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同时,在表演元素的学习中,需要做大量的元素练习,这就需要我们有充沛的体力,如果体力达不到,平时又不做有氧运动,恐怕做这些练习就“吃不消了”。所以,学生们在平时要有意识多做一些运动,来保持和锻炼自己的身体,以便能够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好充沛的睡眠,让人体的生物钟能够在最佳的状态下去学习。在实践的教学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养成吃早饭的习惯,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在表演教学中这个问题是不能够忽视的。举个真实的例子,曾经就有个学生在不吃早饭的情况下去上表演课,在课上做了大量的元素练习,身体处于高强度的运动中,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晕在了课堂上。好在身体素质好,休息一会慢慢醒了,经过检查并无大碍。但这个例子足以提醒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这也给不管是怀揣着梦想即将踏入这个行业的学生还是已经在奔向梦想的学生敲响了一个警钟。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先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二、表演艺术与其它学科的本质区别(一)演员表演创作中“1+1≠2”。在表演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员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今天我认真学习了,在做练习的时候,老师也表扬了我,课下我都偷个懒不排练了。或今天不去上课了,请个假,下节课再去也能跟得上。”事实上这样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在表演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只有在这个氛围中慢慢去学习、积累、熏陶、磨练,才能有收获,而不单单是:“我今天学习了就会了。”我们不是在做数学题,不是在研究历史,不是在学习古文。如数学题,老师教了1+1=2,它的标准答案就应该是“2”,其他的数字答案就都是错误的,同样,我们学会了一个“公式”,不管怎么样的方式去套用它,其答案都是唯一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只要正确掌握了该“公式”,采用哪种方式去套龙源期刊网用它,都能得到标准而且是唯一的答案。而我们所从事的表演专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艺术的本身就是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表演有不同流派,艺术家有各自的风格,只要不违背艺术的规律,创作手段和步骤是可以因人而异的。同一个角色,由不同的演员扮演,只要真实可信,创作的结果观众都能够认可,也都能够获得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的时候,要做到一丝不苟,认真掌握每个表演元素的要求,认真记好每一节课的笔记。在学习中学习老师教的创作方法,不要“死学习”或“死记硬背”,要充分理解、消化老师的意图,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进行练习、创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二)表演艺术的创作规律。表演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他学科的创作结果都是可以有标准答案的,正确或错误,成功与失败,评价的标准非常具体,且答案具有唯一性。比如一名出纳员核对账单,与最终结果一致,这是“对”的标准;厨师做的一道菜,菜名是“番茄炒鸡蛋”,色香味俱全,这是“好”的标准;科学家们研制的宇宙飞船,最终将它送入太空,这是“成功”的标准。唯独表演的创作成果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同样一个角色,由不同的人扮演,所扮演出来的角色形象可以是千人千面的,即使是同一个演员表演同一个角色,他的每一次表演也不可能是完全重合的。就拿曹禺先生的名著《日出》来说,剧中的陈白露,最早的扮演者是白杨,而后,徐帆等演员都曾扮演过。如曹禺先生的另一部名著《雷雨》中的周萍,孙道临演过,濮存昕等演员也演过。其他戏,其他角色都是如此,同一个角色,很多演员都扮演过,诠释也许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演出来的结果符合特定年代的特点,演出规定情境中的人物,观众都是能够认可的。但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磨练、创作,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尤其是前面说到的白杨、孙道临等老前辈扮演的令人喝彩的人物形象,在后人再次扮演时,除了向前辈学习外,还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创作。但是只要演得好,符合艺术创作规律,都能够得到观众认可,这是“准确”的标准。角色塑造的准确与否,或者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往往取决于人们的感觉和对社会的认识。此外,大多数学科的创作结果,一旦投入使用后它的功能将被锁定,标准将是唯一的,是不能改变的。而表演则不然,人物基调与形象一旦确立后,可以通过每一场演出,依据观众的反映、对手的意见、自我的感觉而进行修改、调整、不断完善。同时,可以根据表演时与对手的交流和此时此刻的表演创作状态,“生成”不同的情感交流与情绪体验。三、演员需具备的特殊素质演员的任务是塑造精准的人物形象。表演的最终成果是通过视听渠道展示给观众。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是通过我们自身的语言、声音、肢体、动作、表情、想象、感受等一系列感知器官来完成的。同样,对训练该职业技能的方法也不同,所以我們要对演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训练,这些训练就是我们统称的表演元素。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把表演元素分为若干个小项,而每一个小项中的训练都可以称之为“元素训练”。到目前为止我们系统地将表演元素分为注意力集中元素训练;松弛与控制元素训练;信念感与真实感元素训练;想象力元素训练;感受力龙源期刊网与适应力元素训练;观察与模拟元素训练;组织动作元素训练;规定情景元素训练;综合元素训练。在每一项的元素训练中,我们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我们所训练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一项元素的训练中,有些学生掌握得快,而有些学生掌握得相对慢一些。例如,在松弛与控制元素训练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舞台上达到机体松弛的目的,以运动中节奏的快、慢来训练学生的身体机能。在训练的时候,有的学生因到了舞台上变得紧张,从而导致整个机体“僵硬”。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当中孤独训练,让学生独自一个人站在舞台上,花1分钟时间看着台下的同学。比如数牙签练习,让学生一个人在舞台上数出一盒牙签的具体个数。这些都是根据学生的自身专业素质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便帮助学生能够达到消除“紧张”的状态,最终使学生心理和机体能够放松自如。由于表演专业的特殊性质,演员这个特殊的职业跟其他职业是有所不同的。由于职业不同,对该职业的技能要求也不同。最终我们通过元素的训练,解放学生们的创作天性、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打开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信念感和创作热情,同时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表演元素,掌握其表演中的技巧,既而能够创作出我们身边常见的、活灵活现的、生活中的人物。四、演员的成长需在生活中汲取养分演员要完成的是剧作家剧本中的人物,演员需要将剧本中作家对于人物的文字描述转化为活生生的、鲜明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但塑造好一个角色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谈到这里一定会有人问:“塑造好一个角色有那么难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社会的主体是人,人创造社会财富,人需要衣、食、住、行,人具有其他动物和植物所不具有的思想。因此,人是最聪明、最智慧的。然而,正因为人有思想,所以,人也是最难捉摸、最难研究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塑造好一个角色呢?生活中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面部等身体器官来表达的。人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明白对方想表达的内容,随之做出相应的反应。生活中的这些交流都是不需要剧本的,即使是提前约定的会面,双方的对话也是根据对方的言行而给予即兴回复的。也就是说,演员承担着扮演“他人”的任务——创造角色。这个角色可以是你熟悉的,也可能是你陌生的。可以是现代的也可能是古代的。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是医生还是学者,都是演员这个职业必须完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范围,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一定的生活范围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一个人不可能尝遍各种生活环境,也不可能经历各种生活方式。因此,不同的生活閱历、生活习惯、文化层次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他的特点一定会通过他的举手投足体现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平时对于不熟悉的人,也可以通过其言谈举止、行为动作,捕捉到该人的职业、身份。因此,熟悉身边的人,了解不同的人的特点,是演员必须努力追求的。龙源期刊网所以从生活中吸取养分,在养分的滋润下不断成长,这是每个表演者不可或缺的过程。学会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积累生活。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是演员最好的老师。”综上所述,对于从事表演职业的演员来说,除了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外,还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坚实的基本功。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尝试塑造他人。要想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声乐、台词、形体、表演是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掌握了声、台、形、表各方面技能,拥有了丰富的生活知识,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才有可能塑造出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也是戏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参考文献:[1]梁伯龙,李月编著.戏剧表演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M].林陵,史敏徒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