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过度劳动研究评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我国过度劳动研究评述摘要:过度劳动问题已经成为由高速发展向结构调整的社会转型期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过劳的概念、定量、成因、国家规制等多方面对我国过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总结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关键词:过劳;劳动时间;劳动强度Abstract:Overlaborhasbecomeanimportantissueintheperiodofsocialtransitionfromhighspeeddevelopmenttostructuraladjustment.Inthispaper,theconcept,thequantitative,thecauseoftheproblem,thestateregulationandsoon,thisarticlecombstheresearchstatusquoofChina'slaborproblems,andsummarizesthelimitationsoftheexistingresearch.Keywords:Overlabor;Workinghours;Workingintensity一、过劳问题研究背景在世界工业化的进程中,伴随着过劳问题的诞生。广泛的过度劳动问题发端于19世纪,在那些处于资本主义初期阶段的国家中,就普遍存在着一种超时、超强度的劳动行为和状态。那个时期的“过劳”主要体现在体力劳动者身上,他们受到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而相关的法律制度又不是很完善,对劳工的保护比较差。过度劳动并非是一个近几十年才出现的全新的概念,资本主义初期的劳动状况正是过度劳动问题的研究起源。进入20世纪以后,一部分国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劳工,劳工的保护得到较大的改善。过劳的群体也不局限于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过劳现象也非常普遍。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石油危机,日本推行减量经营政策,从而加重了日本的过劳问题,使过劳问题在日本大规模爆发,对劳动者、企业、社会三方都产生了许多影响和损失;进入20世纪80年代,过劳问题从日本社会的严重问题升级为全球性的话题。国家在追求发展与企业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状态往往是被忽视的。而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保证,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劳问题,极端情况可能出现过劳死。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今天,关于过劳的规定并不完善,现有的防止过劳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显得很单薄。近年来,过劳等词汇已频繁见诸各类媒体,过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的过劳问题严重。王丹等人在日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劳动者疲劳蓄积度自我诊断量表”的基础上,综合有关疲劳表现、程度、特征等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使用自编量表对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劳动者的过劳情况进行了实证调研,结果显示:处于过劳“红灯危险区”者占27.64%,“深红灯高危区”者占11.52%,两者相加接近40%。①过劳可能引起一系列负面效应,过度劳动会导致效率降低,甚至可能产生生产、交通等事故,过度劳动的挤出效应会挤占就业岗位。二、过劳的概念研究①王丹,杨河清.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劳动者的过劳情况调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9):38-40.21、过劳概念的提出医学上明确过劳概念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中央大学教授齐藤良夫,他认为过劳状态是指由于活动产生的疲劳不能因为包含睡眠在内的休息得到恢复的状态。①日本知名学者上灿铁之丞在1978年的日本产业卫生学会上,首次使用“过劳死”的概念。在其1989年出版的著作《医学のあゆみ》中将“过劳死”定义为被用于与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等循环器疾病的工作内外认定相关联的社会医学用语,过重的劳动成为诱因,使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恶化,使脑出血、蛛网膜下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以及缺血性心脏疾病、急性心力衰竭等急性发病,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最终导致死亡的状态。②。21世纪初期,日本厚生劳动省将“过劳死”定义为因过度的工作负荷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固有疾病恶化,脑、心脏疾病病发,以致永远失去劳动能力或死亡的状态。2、中国学者对过劳的概念界定目前过劳的定义处于尚无定论的局面,在各学者的研究中多以近似关键词的表述出现,过劳这一概念被国内学者解释为诸多不同的涵义。一部分学者认为过劳即是过度劳累。唐和平(2001)认为过劳从辞典上找不到解释,仅从字面上看,简略而又较为准确的解释无非就是过度劳累。③汤啸天(2006)认为过劳是指劳动者因为过度劳累,在身体上呈现的亚健康状态和过度劳累不断积累的过程。过劳是一种积累过程,与其听任过劳现象的蔓延,不如强化监管使得过劳者迅速摆脱过劳的局面。④也有一部分学者解释为过度疲劳。吴日明(2001)提出过劳是疲劳的积累,这时人的大脑皮层机能受到破坏,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发生异常变化,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明显下降。⑤陈锐(2010)认为疲劳状态是在工作中,员工通过持续性的投入来完成各项任务,期间消耗大量精力和能量,造成个体体能下降、精神虚弱的状态。⑥而陈锐(2010)认为过劳即过度疲劳,过度疲劳是一般性工作疲劳未得以及时的休息和恢复,不断累积的结果,也难以通过短暂的休息轻易消除。⑦一部分学者认为过劳是过度劳动。王艾青(2006)较早对过度劳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他认为所谓过度劳动,就是人力资源在较长时期的过度使用,即就业者在较长时期处于一种超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强度的就业状态。狭义的过度劳动,指劳动者在较长时期劳动时间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广义的过度劳动还包括较长时期的工作强度超过该行业的社会平均工作强度。⑧陈晓征、刘永梅(2010)⑨和翟昶明、王利利(2010)⑩也直接引用了王艾青的定义。王丹(2011)则对过度劳动进行了重新定义,从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方面进行了表达,认为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涯当中,在较长时期内,已经感知到肌体或者精神的疲劳且这种长期疲劳已经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或工作生活质量,但①福地保馬.労働者の疲労•過労と健康[M].京都:かもがわ出版,2008:48.②福地保馬.労働者の疲労•過労と健康[M].京都:かもがわ出版,2008:54.③唐和平.过劳使他们走上不归路[J].劳动保护,2010(1):6-8.④汤啸天.“过劳”现象与公民维权[J].检查风云,2006(20):30-31.⑤吴日明.疲劳积累成过劳[N].健康报,2001-3-16(4).⑥陈锐.员工过度疲劳的演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0(16):46-47.⑦陈锐.员工过度疲劳的演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0(16):46-47.⑧王艾青.过度劳动及其就业挤出效应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8.⑨陈晓征,刘永梅.员工“过度劳动”的文化透视[J].中外企业家,2010(8):82-83.⑩翟昶明,王利利员工“过度劳动”现象的探因与防治[J].商场现代化,2010(27):140-141.3出于各种因素的驱动而仍然提供超时、超强度劳动的行为状态。①孟续铎(2013)对过度劳动的定义也是从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两方面进行表达,认为劳动者在其工作过程中存在超时、超强度的劳动行为,并由此导致疲劳的蓄积,经过少量休息无法回复的状态。②对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愿意工作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就构成了与过度劳动相近似的词——过度就业。一部分学者也将过劳近似定义为过度就业。刘军(2004)认为,过度就业指的是劳动力资源过度使用的状态,不仅包括那些因为源自勤劳的天性,或者源于对事业的追求,而付出比社会平均水平更多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情况。③王丹(2010)则综合了欧美学者和日本学者的观点,认为过度就业是指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意愿工作时间,同时在职者为了减少工作时间愿意放弃相应收入的一种现象。④杨河清(2014)则着眼于与过度劳动相对应的概念——适度劳动。杨河清认为如果将劳动量投入的变化用一条直线给予说明,其两端一边是失业状态,另一边则是过劳致死的状态,而适度劳动在这两种状态中间,从纯理论意义上说可以描述为一个点,但由于现实中这个点处于频繁飘移状态中,因此应该将其描述为一个区域。⑤3、过度劳动衡量标准定量研究的现状我国过劳衡量标准的定量研究方面任然比较薄弱,学者较多使用日本评定量表对我国劳动者的过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日本过劳研究主要有三种使用较多的量表:(1)日本产业卫生学会2002“自觉症状调查”量表;(2)劳动科学研究所CFSI(蓄积疲劳症候指数)调查量表;(3)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疲劳蓄积度诊断量表”。黄河、耿东、丑纪岳(2009)也曾使用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劳动者的疲劳蓄积度自己诊断调查表》在我国企业中进行了应用测试。三、过劳问题的成因研究1、生理角度生理方面的因素是造成过劳问题最极端的结果——过劳死的基础因素。李良进(2002)认为长时期重体力劳动、长时间加班、无休息日的工作等违反生理规律的劳动易导致病理性疲劳,即人体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持续性疲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极度劳累、神经衰弱、关节酸痛、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区疼痛、多尿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必然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诱发或加重各类疾病的发生或加重病情的发展。⑥2、心理角度王丹、汪杰锋(2006)从心理学角度的三个方面分析了过劳的原因。⑦第一,成就动机过高。过劳人群中的一个最大的相似点就是下作负担过重、劳动时间过长。超负荷的工作源自于他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第二,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学①王丹.中国知识工作者过度劳动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7.②孟续铎.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成因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10.③刘军.对过度就业问题的个人看法[J].劳动保障,2004(12):24.④王丹.过度就业形成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⑤杨河清.我国过劳问题严重,亟须加强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4(3):85-88.⑥李良进.警惕“过劳死”现象[J].社会,2002(5):31-33.⑦王丹,汪杰锋.对“过劳死”现象的心理学分析[J].时代文学,2006(6):159-160.4认为压力就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处于心理压力之下,个体的身体会经历一种从高亢奋状态到衰落状态的过程。第三,严重休闲缺失。过劳人群常会出现:不断自诉疲惫、老抱怨工作不顺利、经常埋怨老板、经常表示要辞职、回到家中就懒得再活动、休假日外出也觉得负担、有做不完的工作、假日也忙碌不休息、晚上失眠睡不好等问题。3、管理角度朱静(2005)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了“过劳”问题的成因。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认为为企业更长时间工作就是给企业做贡献,并以此作为员工提职升薪的必备条件,造成员工长时间工作;其次,由于忽视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竞争压力企业轻易裁剪人员,造成员工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增大;再次,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不佳,与员工沟通较少,不能帮助员工缓解工作上、生活上的压力,导致员工身心疲惫,产生“过劳”。①4、劳动异化角度王丹(2010)将过度劳动归因于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当前社会经济形态和制度环境下的显性化。而对于过劳的实质,她认为劳动者原本因为“对劳动是需要”而参与劳动,进入工作场所并与生产资料结合,但却最终“被劳动所驾驭和控制”,发生了劳动异化。②5、经济学角度孟续铎(2014)从经济学出发,建立了劳动时间演变规律的“Z”模型假说。③他们认为,随着经济不断增长、该国发展阶段由低级走向高级,劳动时间会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演变规律。如今,我国正处于在赶超发展和经济转型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属于上述第二个“后增加”的阶段。此阶段内,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雇主处于支配地位,劳动在资本面前议价能力几乎丧失;同时,竞争压力和现代工资制度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以致过劳。6、社会角度王秀云(2006)④认为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迁。一方面,现代化进程得到很大的提高,生活水平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