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的变换技术一、一氧化碳的变换的意义无论以固体、液体或气体原燃料所制取的煤气中均含有CO。CO不是合成氨所需要的直接原料,而且对氨合成催化剂有毒害,因此必须清除。生产中通常分两步法除去。首先,利用CO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和后工序易于脱除的CO2,这一过程称为一氧化碳的变换,变换后的气体称为变换气。因此,一氧化碳的变换,既是原料气的净化过程,又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产生氢气)。第二步,在后工序中采用铜氨液洗涤法、甲烷化或液氮洗涤法脱除变换气残余的微量CO。二、CO变换基本原理和变换工艺条件的选择:1CO变换基本原理1)、变换反应可以用下式表示:催化剂CO+H2O(汽)CO2+H2+Q该反应是可逆、放热、等体积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增加水蒸汽的添加量或者移走生成物中的CO2,都会使反应向正方向移动。只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有较快的反应速度。2)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热随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减少,在227℃时反应热为:9522cal/mol,在423℃时反应热为:9054cal/mol。3)变换反应的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变换反应的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其平衡常数为:Kp=(PCO2*PH2)/(PCO*PH2O)注:PCO2、PH2、PCO、PH2O各组分的平衡分压(或平衡组成)。Kp值越大,说明原料气中CO转化越完全,达到平衡时变换气中残余的CO含量越少。由于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因此平衡常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250℃时为86.51,450℃时为:7.311。在工业生产中,受催化剂装填量、设备投资的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反应不可能也没必要达到平衡,只能尽可能接近平衡。实际的流程组合中,一般利用高温段之后再进行低温变换,就是为了提高反应平衡常数,从而提高变换率,降低变换气CO含量。2、变换工艺条件的选择:变换率定义:反映变换程度,定义为已变换的一氧化碳量与变换前的一氧化碳量的百分比。最适宜温度Tm的概念:在气体组成和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对应最大反应速度时的温度称为在该条件下的最适宜温度。反应开始时,变换率低,最适宜温度高,随着过程的进行,变换率逐渐上升,最适宜温度逐渐下降。最适宜温度一般比平衡温度低几十度。变换过程如果始终能按最适宜温度曲线进行,则反应速度最大,催化剂的生产强度最高,在相同的生产能力下所需催化剂用量最少。但实际上完全按最适宜温度曲线操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反应开始时,最适宜温度最高(以中温变换催化剂为例,要达到620℃),大大超过催化剂的耐热温度,而且热量的来源是个问题。随着反应的进行,要不断地、准确地按照最适宜温度的需要移出反应热是极为困难的。变换过程的温度应综合各个方面因素来确定,主要原则是:1)、反应开始温度应高于催化剂活性温度10~20℃左右。另外必须要高于气体露点温度20℃以上(防止原料气析水,一是使催化剂粉碎结块,二是腐蚀设备)。2)、使整个变换过程都尽可能在接近最适宜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由于最适宜温度随变换率的升高而下降,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需要移出反应热,降低反应温度。工业上通常采用两种办法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是多段中间间接冷却式,用原料气、热水或饱和蒸汽进行间接换热,移出反应热;另一种是直接冷激式,在段间直接加入原料气、水蒸气或冷凝水进行降温。这样在第一段温度高,可以加快反应速度,使大量一氧化碳进行变换反应,最后一段温度低,可以提高一氧化碳变换率。段数愈多,变换反应过程愈接近最适宜温度曲线,但流程也愈复杂。2、压力压力对变换反应的平衡无影响,但压力高有以下优点:1)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和提高催化剂的生产能力,从而可采用较大空间速度,提高生产强度。2)设备体积小,布置紧凑,投资较少(催化剂装填量也少)。3)湿变换气中水蒸汽的冷凝温度高,有利于热能的回收利于。3、水蒸汽的比例(或用量)增加蒸汽用量,可以提高一氧化碳平衡变换率,加快反应速度,冷弯可以使析碳及甲烷化反应不易发生。三、变换催化剂1)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主要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固体催化剂也叫触媒)。2).工业CO变换催化剂的类型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工业化应用的催化剂主要有Fe-Cr系高(中)温变换催化剂,应用温度300-500℃;Cu-Zn系低温变换催化剂,应用温度190-250℃;Co-Mo系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应用温度180-450℃。在合成氨生产中CO变换最初使用Fe-Cr系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及机械强度,使用寿命也较长。但缺点是活性温度较高,蒸汽消耗量较大,加上热力学平衡的限制,高温变换反应器出口CO浓度很难低于3%。如果采用甲烷化进行气体净化时,工艺要求变换气中CO含量要降低至0.3%以下,显然单独使用Fe-Cr系变换催化剂是很难达标。随后开发的Zn-Cu系低温变换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低,广泛应用于水蒸汽转化法制合成气的CO低温变换。但是Zn-Cu系低温变换催化剂耐硫性能很差,原料气需要精脱硫,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而且其耐热性却极差,且在温度高于250℃后活性急剧下降,因而从工艺的角度,Zn-Cu系低温变换反应器进口的CO浓度不能超过5%,以避免由于热效应造成催化床层超温失控。由于以渣油和煤为原料制氨技术的发展,要求变换催化剂要有高活性和耐硫性。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不但在180-450℃(部分高压催化剂180-550℃)较宽的温度条件下具有高活性,而且活性组分处在硫化状态下才具有活性,因而不存在硫中毒问题。这一优点就、广泛应用于以煤、渣油等为原料制气生成的含硫较高的合成气,且不需要预脱出原料气的硫化物。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主要活性成份是CoO和MoO3,载体为γ-Al2O3或镁铝尖晶石复合材料。低变触媒活性成份为CoS和MoS2,因此必须把CoO和MoO3硫化成CoS和MoS2,(以H2S气体或者CS2气体)硫化过程的反应式:CS2+4H22H2S+CH4+246kJ∕molMoO2+2H2S+H2MoS2+3H2O+48kJ∕molCoO+H2SCoS+H2O+13.4kJ∕mol升温硫化阶段所需要的热量主要靠电加热器提供。3).国内外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现状目前使用较多的工业耐硫变换催化剂主要有:⑴1969年德国BASF公司开发成功的K8-11耐硫变换催化剂(镁铝尖晶石复合材料为载体),1978年首次实现工业化的应用,用于重油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气流程和加压煤气化制合成氨流程的CO变换。它的主要特点是以镁铝尖晶石为载体,硫化后活性高,耐高水蒸汽分压,可在高压下使用,抗毒物能力强,能再生,平均寿命3~5年。钴钼系耐硫催化剂与传统的铁铬、铜锌催化剂相比,具有操作弹性大、活性高、不易中毒、耐硫无上限等优点。目前,使用较多的工业耐硫变换催化剂按其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适用于低压(3.0MPa)的Co-Mo-K/γ-Al2O3低温耐硫变换催化剂;另一类为适用于高压(~8.0MPa)、高水气比(~1.6)条件的以镁铝尖晶石为载体的Co-Mo/MgO-Al2O3耐硫高变催化剂。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混碾法和浸渍法。混碾法是将Co、Mo(Ni、W)和碱金属的盐类水溶液、氧化铝粉、粘结剂等按规定配比混合,再经碾压、造粒、干燥、焙烧、压片而成产品。浸渍法是将成形的γ-Al2O3分步浸渍或共浸Co、Mo(Ni、W)和碱金属的盐类水溶液,经干燥、熔烧而成产品(或将γ-Al2O3粉末浸渍上述盐类水溶液后挤条成形再干燥焙烧而成)。Co-Mo-K/γ-Al2O3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主要用于中小氮肥厂中串低或全低变流程。这类变换催化剂国内主要生产单位有湖北化学研究所、上海化工研究院、湖南衡阳化工研究所和湖北双雄催化剂厂。国内高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齐鲁石化公司于1992年成功地开发出QCS系列的Co-Mo/MgO-Al2O3(或Co-Mo/MgO-TiO2-Al2O3)耐硫变换催化剂,主要用于以煤或渣油为原料的高压气化生成的含硫原料气制取合成气和制氢的大型装置,目前生产的QCS-01耐硫变换催化剂已部分替代BASF公司的K8-11等国外产品在高压水煤浆气化流程中应用,青岛联信化学的QBD系列,华烁科技开发的EB高压耐硫系列催化剂目前在国内已经取得较好的工业应用。钴钼系催化剂水气比高时,低硫化氢时,会发生反硫化反应:MoO2+2H2S+H2MoS2+3H2O+48kJ∕molCoO+H2SCoS+H2O+13.4kJ∕mol反硫化会使催化剂失活。在水气比低,温度高时(>400℃)时,会发生甲烷化强放热反应。3H2+COCH4+H2O+49.3kcal,甲烷化反应会消耗氢气,生产无用的甲烷,增加后工序的出来麻烦,同时会使催化剂原温度猛升,烧坏催化剂。四、变换工艺流程国内中小型合成氨厂大都采用以煤为原料、间歇制气的生产工艺。与之配套的后续净化工艺主要有铜洗流程和甲烷化两种原料气精制流程。铜洗流程要求变换气中CO含量在1.0%左右,采用的变换工艺主要有中变工艺、中串低工艺、全低变工艺和中低低工艺等。甲烷化流程则要求变换气中CO含量0.3%,采用的变换工艺主要有三种。一是两次脱碳的Fe-Cr中变催化剂串Cu-Zn低变催化剂变换工艺,二是Fe-Cr中变催化剂串二段Co-Mo耐硫低变催化剂的中低低深度变换工艺,三是全部使用Co-Mo耐硫低变催化剂的全低变深度变换工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第二代煤气化技术,采用加压连续气化制取合成氨原料气,气化压力低的有2.8Mpa,高的有6.5MPa。根据原料种类和造气方法的不同,以煤为原料加压气化工艺可大致分为水煤浆加压气化、碎煤加压气化、粉煤加压气化几种煤气化流程。不同的原料所制工艺气中硫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因而选用的变换催化剂和变换工艺也有所不同。加压连续气化制取的工艺气不仅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而且H2S和有机硫含量较高,其中水蒸气可以用来进行变换反应,H2S可以保证Co-Mo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处于活性区,因此这些流程的CO变换大都采用加压耐硫变换工艺。上述流程所采用的变换炉(或反应器)都是绝热变换,气流全部是轴向,根据原料气中CO含量和变换率的要求,催化剂床层一般有两段、三段、四段。在段间将热量移出,一种是多段中间间接冷却式,用原料气、热水或饱和蒸汽进行间接换热,移出反应热;另一种是直接冷激式,在段间直接加入原料气、水蒸气或冷凝水进行降温。或者两者组合使用。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每反应1%CO(湿基),温升9~10℃(干基,温升5~6℃),变换量越多,温升越高。传统的绝热变换反应一段热点温度高达410~470℃,变换后CO含量的控制和产品有关,如果产品是甲醇,变换气CO含量保留18~20%,如果产品是合成氨或者H2,变换气CO含量只能保留0.3~0.4%,如果产品是合成氨,用甲醇化烃化精制,变换气CO含量只能保留1~3%,如果产品是合成氨和甲醇(联醇工艺),变换气CO含量保留3~10%。五、等温变换技术的提出1、等温变换工艺的发展及现状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Linder公司首次使用等温变换炉,内部为盘管,气体走轴向。英国ICI公司采用管壳式变换炉,管内装催化剂,管间为工艺冷凝液。四川泸县化肥厂1993年首次在天然气制氨工艺中使用等温变换炉,等温段内设不锈钢蛇管。上述等温变换炉都是采用Cu基催化剂(应用温度190-250℃),在低CO条件下使用,由于Cu基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温区很窄,CO变换量少,且工艺气体经过深度脱硫净化后进入等温反应器,与现有煤化工的气体变换工艺条件要求截然不同,由于市场需求少,这一技术没有得到推广。等温变换的概念:反应温度恒定,变换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随之移出,移出热量接近放出热量,这种状况下反应温度几乎没有变化,故称为等温变换。最有效的等温反应是以发生相变(沸腾)水为